![]() ![]() ![]() |
|
|
|
2009/06/11 04:33:32瀏覽1006|回應1|推薦19 | |
1931,九一八,日本強占東北,侵華是日本明治以來既定的大陸政策,我們含垢忍辱、委曲求全早非一日,但偌大東北就這么無聲無息沒了,實在太不像話,行政院長汪兆銘指揮不動氣得辭職,方面大員東北軍政最高負責張學良也作態辭職…… 東北既失,舉國痛憤,張掉進《不抵抗》泥沼,辯誣乏力。謠傳*1當晚他正擁胡蝶起舞,美人在抱,《忙得很》!沒工夫管事。馬君武乃仿李義山《北齊》體作了兩首挖苦詩: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馬君武是同盟會元老,留德學工程,后來做過廣西省主席,新舊皆達,德齒俱尊。連他也在報上開罵*2,誰還懷疑?所以后來連羅家倫的《新人生觀》也採認此說,直指少帥泡舞女丟了江山。而蝴蝶明明可以代為分辯,卻為了緋聞可幫走紅加分而默認這場烏龍,消費張學良!胡后來勾戴笠到重慶到香港到臺灣,1964才有氣無力地喊冤*3,是大街罵人小巷道歉,典型的婊子無情公式。 羅家倫《新人生觀》和李宗吾的《厚黑學》,曾經一度是出版商統計最暢銷的兩本書。羅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五四大會宣言的執筆人,重慶中央大學校長,新人生觀是依據對中大全校師生的周會演講系列所整理,沒人懷疑張玩舞女誤國的指控。張因西安事變而禁,九一八誤國污名變成鐵卷三尺的秦儈跪像,再無人翻案。 這段公案現已大白(見拙著《何東解謗》)見證是第一現場當事人何東爵士,旁證是作陪的英國駐華大使藍浦生(Sir Miles Wedderburn Lampson)夫婦,史界已泰半采認此說*4。這里咬文嚼字要說的是馬君武的這兩首詩: 馬點明是仿李義山《哀北齊》體而作,我們先看看李商隱的原作: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未完待續) *1.這謠言來自日本共同社的報導,是他媽的《謠言“始”於智者》!馬君武是京都帝大化學畢業,后來留東京辦報,看日文通訊已是習慣。 *2 上海《時事新報》,1931年11月20日。 *3 胡蝶自承與張學良沒見過面。 1964年6月,胡蝶赴台灣出席第十一屆影展時,有記者問她要不要見見張學良,胡蝶說:“專程拜訪就不必了,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 *4 當然也還有雜音:像:《史海網》北京王學泰先生的文章:(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5/20/content_2980298.htm)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