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拼音談起--- (3)完結
2008/10/13 05:09:42瀏覽1176|回應1|推薦8

从拼音讲起---(1)汉字音(非英)译 

从拼音讲起--- (2) 汉字简化(繁到简到拉丁化)

從拼音談起---
 3)完結》

剛讀完YST及幾位【天下】早期網友,在2005十月的一系列中文繁簡與拼音的討論文章,抱歉yichun此前在200810月寫《從拼音談起》前沒念過這幾篇好文章,結果重復了很多不必要的口水。把文章重寫前,先交代以下兩段感想:

《一》問征夫以前路:

鄧艾鍾會兩人奉命攻取西蜀,鄧艾標新立異走巧門,以氈裹身滾下絕崖,僥幸未死,出人意外摸進西蜀不設防的大后方,眼看一招斃命,大獲全功在即,但大喜之際,探子報來壞消息:前方有蜀營聚紮,兵氣彌漫……,看來我們高興太早,奇襲其實是掉進口袋,我等休矣!鄧艾一身冷汗令再查,竟是空營,早已廢棄!抓來村民解疑,說是早年諸葛丞相布局,后來人不明所以,覺得《兵力浪費》,就撤了,……鄧乃嘆服曰:孔明真神人也!(改寫自三國演義117回,鄧士載偷度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不止是鄧艾的感嘆:俗人乏慧眼,竟撤了孔明布局。也是我對YST留下四顆飛彈的感嘆(參看2005 Oct 27 YST 的四颗飞弹)。

《二》恨晨光之曦微:

寫拼音一文是因為讀到Pan的好文(台湾将全面放弃通用拼音,改用汉语拼音,Pan既簡明扼要地綜述臺灣採漢語拼音的最后決定,更整理了諸子百家的各種輸入法,歷數心得與隱微,觸動我20幾年來在鍵盤上敲打中文的各種痛處!

但中文在電腦的輸入,跟我們息息相關,輸入法必與鍵盤打交道,得一個一個敲進去,(不用鍵盤的兩個例外:《御筆》已經幾乎停擺,《有聲輸入》尚待研發),《電腦輸入法》與《中文注音拼音》兩者已成《拉鏈式結合》,我們想躲都躲不掉!

但凡觸碰《注音拼音》話題,爭得都只是(1)醜化扭曲(2)宣傳包裝,皆非語言學語音學本體。而本體呢?語言學本質的專業性。對一般人絕對枯燥。上焉者聽聽門道印證常識與邏輯,下焉者大打政治煙霧戰,扯豈有此理之皮,插莫名其妙之花。

談中西文化論戰的有一個說法,這是中國文化界的月經:貫穿《自強》《變法》《革命》《五四》《內戰》……,因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流血一次,論戰之慘烈與文字獄株連,有類《周期性出血》!(1964文星,中西文化大論戰)。個人觀察:邇來《繁簡之爭,拼音注音》之爭,也是周期性出血!

《從拼音講起--(2)》一文一開始就鎖定《不談繁簡》,《不是廢漢字》,交待背景后,趕快進入《電腦輸入法》的本題,但議題仍迅速失控CXZ18: 汉字问题:简化与分工,横与竪,洋与土,巧与拙, yichun 赵元任的《普通话罗马字》绝非废汉字, 慕名已久繁体字、简体字……etc

今晨(
Oct 11)世界日報(北美最大中文報)社論:《臺灣採認漢語拼音有利中國文化傳承》已經將我剛寫完的談拼音第三段全部說完。至此,Yichun覺得再寫等于轉載,不如另寫幾點對《天下論壇》讀者有意義的事,對pan,對雷射兩位致謝也做個交待。翻下絕崖的鄧艾,再次推薦諸葛亮留下的那所營寨:請重讀YST汉字简化的历史(下):宣传与谣言(Yichun按:這是一系列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





以下回拼音本題:臺北經過
10年風暴,最終公布採認漢語拼音。拼音的選擇,是系統不是個案。我們試以《馬路和馬車》模式進一解:

馬車最先是照兩個馬屁股決定寬度,然后輪距準此衍生,等到路面輾出兩道泥溝,用長條石頭首尾相接鋪設石軌,以防止車輪陷入泥沼乃應運而生,等到系統確立,后來的大小車輛就算不是馬拉,也得向石軌看齊以定軸寬。秦滅六國的《車同軌》,統一的也是軸距與石軌路寬,后來出世的汽車上路,為免陷入爛泥,還是得蕭規曹隨,遷就既成道路系統,所以84年太空梭試飛成功,記得當時讀過一篇啟發性的報導,文章開篇就是:《羅馬帝國一輛不起眼的板車,決定了太空梭的艙半徑》。

馬車和路面是同舟一命,除非不打算上路,馬車軸距就無法閉門造車,火車和鐵軌更嚴格,就像今天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明白,電腦鍵盤上決定abcd順序是依據什么邏輯,但key board一統天下,比秦始皇還徹底!拼音不管被哪一個政府哪一個部會設計,就是把長條石鋪進前轍輾成的泥溝,我們只有鋸斷車軸跟著搭配調整,你不服都不行。

漢語拼音被聯合國文教組織採認為中文音譯標準(1986),而漢字的音譯全線改轍,已不可逆,進美國大中小圖書館找資料,我們已可清楚感覺威妥碼(Wade-Gile)與耶魯式(Yale)的淡出和遞變,對此間圖書館里應卯當差的工讀生,他們既不認識紀曉嵐(卧脚榻弄笛声腾/我教他弄得生疼)也不會管趙元任(施氏食虱史),周有光走紅和打翻,對他們都是羅馬帝國那輛不起眼的板車,漢語拼音已不可逆,天何言哉,四時行焉。

 

yichun寫文章是看到pan文的中文電腦輸入而動念(台湾将全面放弃通用拼音,改用汉语拼音,還用這個角度作結:

1.Pan文所提各點,簡單說是大陸以外的所有中文使用者在理性接受漢語拼音做輸入法之后的都有的困難,為什么不能把系統修得更體貼,更完備,更人性化?

宏觀來看,我們都是對《中華民族的完整性》有共識的一群中華兒女,這中間不少人跟yichun一樣已經被這一套系統的方便與合理說服,接受使用,為何還要欺負我們?我們沒有決策權,但不表示我們就沒有好惡,沒有力量!

拼音和注音最嚴重的駁火點,只圍繞在九個音:

  溪(j q x /   ㄒ)
  師(zhi,chi, shi /   ㄕ)
  絲(z, c, s /   ㄙ)

一些具體做法,像:

1.這兩套系統接龍問題不在知而在行,而在習慣。現在電腦程式那么萬能,如鍵入時出現提示小視窗,里面有這9對符號的對照,對于從小沒學過漢語拼音的人,幫助多大!?這個提示視窗可以由使用人再選擇關閉,對不需提示的人也無干擾。

2.重新檢討《同音字合并》(游-遊,制-製,余-餘,準-准 ,醜-丑  etc)的劣政,由大陸自己的語文教學改起,只要納入國民教育10-15年,同音字合并以來的病就能治好。

 

我以為:《大漢聲威九萬里》,應該從終止像《二簡,同音字合并》這樣的劣政出發,而《相逢一笑泯恩仇》應該從《放棄二百五思考,停止為淵驅魚》起步

 

談漢語拼音與注音,經常有不識大體的二百五衝出來自封人民政府的發言人,語氣是:漢語拼音也好,簡體字也罷,老子已經定了,我們人多,你們喜歡不喜歡,都得投降,沒功夫跟你閑扯,討論個屁!

這樣的二百五思想,人民政府自己也已經三令五申嚴禁,(如,1949渡江戰役前毛澤東對國統區廣播講話;1950周恩來對戰犯改造所原國民黨軍官講話,1975317號中央政治局,關于釋放戰犯的指示;另雖無具體文字而精神相同的,還有1979葉九條,1995江八點,和不久前胡錦濤歡迎連戰)這樣《討論個屁》的蠢話,換幾個關鍵詞,就跟臺獨的二百五一模一樣,其實不需要我來掌嘴,極左到極右都有可憐又可惡的愚民,這樣的愚民,海峽兩岸我們所有中華兒女要對他們多幫忙,多教育。

海峽兩岸在分隔的半世紀中,主流群體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基本資訊,交集太有限,等于灌飽了兩組不同data的雙胞胎電腦。這點過去18年來,體會深刻!有時連講笑話都走火,像這幾天YST艦長,在台山群島外海,遭遇80后的舢板圍堵,拿弓箭射他鋼板的小朋友,很多連王羲之和王二麻子都分不清,也來插花,真的非常感慨……Yichun寫完西門豹入聯》請天津來的耿大哥指教,他誇了一頓但問:誰是吳鳳?而寫完《白求恩與馬偕(I)》,LM問誰是白求恩?小柳問誰是馬偕?來自哪里,一《問》了然!……

內戰是什么?我在James McPherson的美國南北戰爭史(The Oxford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Battle cry of freedom—the civil war era)里讀到:The greatest punishment that God could give a country is civil war.為何講拼音竟扯到內戰,因為拼音與注音,從來不是語言學問題,而是胸襟問題說自家內戰太傷感情,我們把鏡頭轉向美國,請看我的一篇舊文:《1865的四月9號》讓我們學習一下什么叫胸襟:

Appomattox Court Housegeneral Robert E. Lee輕騎簡從而來,general Ulyssess Grant相迎,賓主落坐,先講了些在美墨戰爭(1848)兩人並肩作戰的gold sweet time然後Lee主動打住,掏出事先準備好的草稿,只簡單要求:是否能應允讓南軍士兵保有馬匹,以應即將來到的春耕? ……Grant慨然允諾,雙方簽字,Robert E. Lee起身,解下佩刀呈上,算作軍人榮譽的正式認降,Grant慌忙推回,連稱不敢,表示這英雄佩劍只有英雄才配持有,……

北軍士兵眼見南軍投降代表出營,領會苦戰告終,爆出歡呼,Grant立刻制止,因為兄弟之間的屠戮沒有勝家,要讓不幸盡快淡忘
……

這事發生在186549日,今天美國沒有排定任何節慶紀念,
Appomattox Court House也僅維持簡單樸素原樣,沒有任何耀武揚威的勝利紀念館,這天是手足相殘的不幸,任何喜幸都屬荒唐,任何紀念都屬多餘。美國發展成一個偉大的國家,沒有什么淮海戰役勝利紀念碑,也沒有掛滿風箏的
228紀念館……

胸襟和眼光,決定百年基業。


A widely-cited summary of attitudes in the 1930s was published by Max Weinreich, quoting a remark by an auditor of one of his lectures: אַ שפּראַך איז אַ דיאַלעקט מיט אַן אַרמיי און פֿלאָט (a shprakh iz a dialekt mit an armey un flot—"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facsimile excerpt at [3] discussed in detail in a separate article).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mei3&aid=2293991

 回應文章

yich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舉例
2010/03/30 21:05
漢字同音字太多,像我名字一個字查字典有16個,(還不包括陰平上去)。這在語言學上有合理解釋:(1)漢語原始設計就是重形不重音,漢字是“書寫文字”,識字通文是管理階級及知識階層的特權,原始即并未考慮普及,反而希望農民保持無知以便管理,(2)漢字學習需要投入時間心力,人口若投入文化學習勢必排擠生產,所以原始設計識字人口以10%為理想。(3)漢字重形不重音,對發音歧義高容忍,因此得以包容南腔北調多種方言(純粹以語音學細究,使用漢語地區細分方言可達2000種以上)

嘗試以以拼音符號取代漢字,自始即是逆勢操作,這在華洋接壤后,問題格外凸顯。打字排版,對撿字工人,打字小姐,都是挑戰,用字母長大的外國人,始終相信中文可以而且應該“字母化”。1821年馬禮遜之后來華的傳教士(抗議宗)原本雄心勃勃要開發處女地傳福音,等到發現中文吃不下去才慨嘆:“一個人要學會漢語,要有銅鑄的身體,鐵鑄的肺,橡木腦袋,蒼鷹的眼,要有聖徒的心靈,天使的記憶,瑪土撒拉(Methuselah)的長壽。”參見 Barbarians and Mandarins: Thirteen Centuries of Western Travelers in China, By Nigel Camer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316.。

這個感嘆王爾德® (注冊商標)以逆向進行(英文難,難如上青天),但于各種自認高明的拼音喧賓奪主,蹂躪中土,我有切膚之痛!下兩例為親身經歷:

1.大陸文字改革一度拋出拼音化議題,這是官方說帖的一個例句,請翻譯:
nong tang li you ji zhi hua mei niao

2.在圖書館查目錄,發現這本書:請翻譯書名:
cong jing gang shan dao zhong nan hai


(答案:弄堂裡有幾隻畫眉鳥,從井岡山到中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