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與繁體字使用問題的兩極爭論,由來已久,大陸是否恢復使用部分繁體字,最近受到大陸學界的高度議論。據中國社科院語言專家透露,大陸有關方面即將對簡化字進行調整,最新規範的漢字表即將公布。
兩岸使用簡繁體字之爭,因被賦予傳統中華文化傳承等政治意涵,使得這項文字使用問題的討論,蒙上種種陰影。大陸近來就曾針對是否恢復使用繁體字進行討論,社科院日前舉辦的「國學研究論壇」,也曾進行專題研討。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師大教授王寧說,無論是「漢字復繁(恢復繁體)」或「更加簡化」,她都不認同,因恢復繁體字的代價太大,十億多人要重學重寫,不易通行,進一步實現漢字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才是當務之急。
王寧指稱,大陸有關方面即將公布的新漢字表,主要是針對現行簡化字的若干問題作改進。王寧並說,她對三種簡化漢字不認同:
一是「同音替代」,例如:干犯、乾凈、幹部、主幹,都是使用同一個簡化字「干」,這過於簡單,不利於理解。
二是「符號替代」,例如:簡體字中,鄧的「又」部、燈的「丁」部、澄的「登」部,在繁體字都是「登」,簡化後,反而成了三個不同的字,使簡單問題複雜化,也不利於理解。
三是「草書楷化」,一些簡化字用草書代替正楷,而草書與楷書很多是不協調的。
王寧說,這些問題要逐漸改正,新規範的漢字表只作部分糾正,但還沒有大規模地更改。
社科院語言所研究員董琨則說,「識繁寫簡」是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課本仍用簡體字印刷,但課本後面附上繁簡字體對照表,讓學生對兩種字都能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