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05 20:19:01瀏覽532|回應0|推薦4 | |
前陣子和學弟聊天,和他討論到幾篇出自專業經理人的撰稿,也聊到幾本有關科技管理的書。學弟看了文章後跟我說:學姐,這種專業,離我好遠…,尤其,我們學人文學科的人,對這樣的內容,真的無法產生共鳴!不久,我住院開刀,隔壁床則是住了一個小有名氣的壓克力畫家,她們夫婦都是做藝文創作和教學的,她跟我說:創作不能勢利!政府不應該覺得有利可圖,就大肆搞產業,那是踐踏創作的本質!如果透過音樂、藝術的欣賞能沈澱或啟發人心,那麼創作的真義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暢快人心!因此,我們對於即將成形的”創意產業”展開了一場藝術有價/無價與政策有為/有所不為的論辯! 老實說,約莫一個多小時的聊天,我真的十分佩服床前這位病友對於藝術的熱衷與執著,許多抽象的人文精神,用科技管理或企管經濟的言語,總是只能差強人意的表達,好比畫作或音樂的本身不應當被抽離本質,甚或具象地商品化,商品化意謂著某種流行的熱潮與將來的退燒,它是根本地顛覆了藝術追求永恆不朽或餘音繞樑的存在。因此,就在出院後,我回頭上網找了她對畫展的陳述,她在Digging for Burying的展作主題主述:挖掘行動的意義在達到埋葬的目的之後,便即刻被抵消中止。留下的堆堆凸起,在記憶中是被珍視的、或可憎的痕跡。因行動而不得不承載之歷時累積,呈現了如此這般相仿的存在,如繪畫。就像蛇自我吞噬其尾之古老意象,顯現為夢境或60年代風味的電影(黃色潛水艇)片段。之於個人,則是一種被現實吞噬後的存在狀態:…經過一條黑色隧道,一個被其最大恐懼所殘害的小孩,在亡滅後的夢境中,以英雄之姿手持鐵器,一次又一次地打敗一再顯現的恐懼。但這英勇的事蹟,卻以被死亡之膜包裹的方式而顯現。這亡滅之夢的企圖,是超越,是埋葬的挖掘! 文字引述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joehauz_mypaper/3/1311528279/20081216205039/ 這段很有哲理並充滿冥想的語言,可能有些刻意造作地形塑了創作者意欲表達的形象,但即使矯情卻也不是虛幻!此時也喚醒了我,應當檢討趨近(從)的性格,除了硬生生地打破了我長久以來崇拜產業科技,並與之時興時尚的沉淪外,對於揚棄人文忘卻回歸自省的學科精神,也一併做了省視。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卻還未深入人性!科技要的不是高瞻遠矚,而是更切實地貼近人性。因而,我開始有些明白學政治和公共行政的學弟對於同樣硬梆梆的產業、管理科學爾爾,仍舊會感到困惑與不解的苦楚!一種離我很遠的吶喊,有時只是更凸顯了人性對於現實的掙扎-由於流行的唾手可得(可能是某樣商品、文化視野、甚或是主流學科的觀點…),所以即使在精神上顯得離我遙遠,也不能極盡率真地表達自我卻仍需盲從追逐,於是附庸風雅與趨炎附勢的結果漸次而形成了異化。 換作在生活上,這也並不是太難懂的意境與想像。總之,想變成什麼樣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大凡只要有一丁點兒的勉為其難,就是悖離了自我,離自己很遠…!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