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這些日子以來的電影筆記
2016/08/11 17:07:33瀏覽434|回應0|推薦20

 先談朴贊郁《下女的誘惑》,從劇情鋪陳到演員演技都令人目不轉睛,情慾畫面或自然景觀皆美得不可方物,性別權力的消長與嘲諷,非常耐人尋味。兩名女子由相害、相知到相助、相愛,把男人的算計化為自己的機心,將計就計,當中眼神肢體交觸的千言萬語、百轉千折,煞是迷人。雖是改編自西方作品,透過導演的匠心設計,仍擁有朴式變態扭曲美學,懸疑推理融合情色陷阱,利用又顛覆性別宰制的刻版印象,是一部散場後仍難以忘記的作品。

 之前在臉書看到朋友談《功夫熊貓3》,評價頗高,我自己看過後,相當驚豔,寓教於樂,不僅創意十足、構圖細緻,某些畫面融合中國山水潑墨筆觸,典雅優美。而關於如何成為自己、超越自己的情節,也很值得思考,「我不是想把你變成我,而是要把你變成你」,以及「只做能力以內的事,永遠無法超越自己」兩句話,不也適用於教學現場嗎?後來當所有熊貓為解救阿波,而以親人、朋友的立場共同集氣時,那一幕竟讓我感動落淚,只能說有些普世情感,的確是超越各種形式而存在的。

 有關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反思電影不少,可是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謊言迷宮》卻能別出心裁,走出一條不同的路。跳過怵目驚心的殺戮與悲情,導演從德國人的共犯情結切入,篤信正義的年輕律師決定正視國人的歷史罪行,挖掘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犯罪真相,迎來意義深遠的法蘭克福大審判,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話語是:「審判無法改變事實,卻能讓受害者的故事不被湮滅。」處在身不由己的時空裡,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幫凶,但是,唯有面對與承認,才能讓歷史不再重演。

 重返核災後的日本福島,德國女導演多莉絲朵利拍攝了《春風捎來的消息》,以感情受挫的德國女子為敘事視角,描述人們如何面對傷害、失去與罪愆,透過相濡以沫的理解,從誤會到協助,共同迎向重建與新生。之前看過久保田直拍攝主題相近的《家路》,非常沉重,和此片凸顯德日文化的異國風情與文化標籤,完全不同。片中飾演最後藝妓的桃井薰,氣場旺盛,演技張力十足,幸好有她撐起全片的情緒,才不致使災難淪為異國文化的裝飾,而能擁有生命的韌性與信仰,口氣分明。

 《藤田嗣治和乳白色的裸女》是部前後反差極大的作品,表面上似乎是為藤田嗣治這名畫家作傳,紀錄他在巴黎浪漫狂野的藝術生活,刻畫那個時代頹廢與創意並存的氛圍,然後以二戰為分界,轉入返回日本後為政治服務的畫風,從法國時期的乳白唯美變成暗沉血腥的戰爭宣傳。小田切讓用心詮釋藤田由玩世不恭到壓抑低調的生命歷程,影片色調配合情節推進,由明亮到黯沉,象徵藝術家如煙火般的一生。燦爛過後枯槁似灰,控訴國家機器操作下的身不由己,人生從不能自外於政治,是悲哀也是實相,過多跳接讓全片偶有語焉不詳的瑕疵。

 茱麗葉畢諾許很少令我失望,她在《西西里的漫長等待》中亦如是。觀看過程猶如片名,節奏緩慢,不時期待下一幕打破沉悶,是一部必須耐心品味的電影。對白減省,人物少,常定格,風景不語,等待是虛,死亡是實。母親等不到起死回生的兒子,女子苦候久未連絡的未婚夫,絕望者心知肚明,失望者不明就裡。彼此卻在虛掩的對話中逼近真實,意外喪生的男子是橋,接合母者與女友相互陪伴療癒。逝者已矣,生猶可戀,無人說穿的白色謊言,最後化為告別時的擁抱與善解,眼神喧嘩,肢體飽滿,狀似靜寂的分離,有懂有情,還有真心的祝福與珍惜。

 看完《時尚代價》紀錄片後,我為自己起草了「新生活運動」:減塑生活、少買衣服、付現買賣、盡量素食和愛惜物資,希望能逐漸遠離資本主義社會過度消費的惡習。之前看大陸導演周浩紀錄片《棉花》,只感受到農民與勞工在紡織產業中被剝削的辛酸,但《時尚代價》卻在離鄉背井、血汗加班之外,更揭露工廠廢水汙染生態、進而影響居民健康的實相。快速與平價時尚如何可能?
無非建立在環境惡劣、工資低廉的條件上,孟加拉、印度、柬埔寨這些國家,提供相對便宜的勞力,卻也在時尚產業的亮麗舞台上,投射出黑暗傷病的陰影,這不僅是他們的苦痛,更是將來人們要共同承擔的代價。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7000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