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回憶出走
2014/10/20 16:41:45瀏覽225|回應0|推薦15

  「我們在回憶中可以找到一切,它是化學實驗室裡的一方藥劑,在那兒我們時而會碰觸到鎮靜劑,時而會碰觸到危險的毒藥。」(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法國動畫導演西拉維休曼第一部真人電影《音躍花都》,以舉重若輕的方式,談一個人難以言喻的悲傷與記憶,並向法國文豪普魯斯特致敬。
 

 保羅幼時目睹父親欺凌母親的畫面,受盡驚嚇而無法言語,之後父母雙亡的他被阿姨收養,在她們的期待下成為鋼琴家。然而思念母親、排斥父親、不言不語的他,遇上了能夠透視傷痛記憶的鄰居普魯斯特。她以花草茶佐甜點瑪德蓮,讓保羅仿如進入催眠狀態,追憶兒時過往。然後,在時光之流裡載浮載沉、淘洗真相,終於解開謎底,豁然開朗卻又無能為力。這就是命運。
 

 如此沉重的生命論述:關於愛與期待的壓力,關於不能說的秘密,關於誤解、理解與善解的大哉問……,導演穿插輕盈的歌舞與滑稽的舉止,使全片看似流暢愉悅卻又飄浮著淡淡哀傷。生老病死是人人必行之旅: 或是走得明明白白、闊步昂首;或是被迫押送、顛顛簸簸。有懵懂如保羅者,多在他人的安排下亦步亦趨;亦有智者如普魯斯特,縱使能覺察他人的記憶黑洞,依舊難逃死亡魘夢。
 

 人生的起訖相似,但歷程不同,途中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尋幽探祕的可能。所以,揭開親情面紗的保羅,不再被憂傷的回憶綁架,終能放棄鋼琴,以烏克麗麗重拾自主的人生樂音。而普魯斯特雖死猶生,活在眾多被她啟蒙、喚醒的心靈裡,墓碑前的花團錦簇,揭示生命只是暫時故障,仍能以另一種方式繁衍存續。有時候,說與不說,不單單是懂或不懂的問題,更是敢不敢、肯不肯的殺戮戰場。我們可以行如無感的死屍,也能成為痛苦而真切活著的戰士。
 

 生命,無關對錯,只是選擇。追憶似水年華的同時,也開啟當下凝視……。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1833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