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測量世界的溫度
2017/01/01 22:45:27瀏覽531|回應0|推薦21

 有時侯,會希望自己不屬於這裡,因為,我們值得生活在更好的世界。同樣控訴體制殺人,日片《殿下萬萬稅》以諧趣溫暖的方式,凸顯在位者無視民間疾苦,最終以人民自力救濟的方式尋求解套,由下而上改變徵稅的不公不義;英國導演肯洛區的《我是布萊克》,則以平實的手法敘述老木工丹尼爾,如何因病失業卻求助無門,在官僚科層下孤立無援,最終因尊嚴盡失而被迫以塗鴉噴漆的方式抗議。日治時期作家賴和曾在《無聊的回憶》中寫道:「啊!時代進步與人們幸福原來是兩件事,不能放在一起並論的啊!」誠不妄也,當執政者謀求己利,公務員尋求己便,主客易位的情形下,人民的福祉不啻成為天方夜譚。特別諷刺的是,越是循規蹈矩的守法公民,越是深受惡法劣規之害,不管是《殿下萬萬稅》裡傾家蕩產替在位者備馬的庶民,還是從不逃漏稅卻申請不到救助的布萊克,對照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是否亦有似曾相識之感?

 時代進步帶來科技的便利,當所有手續皆須透過網路申請辦理,當都市管理階層建立專業的交談術語,對於資源與能力不足的老者弱者,又該如何尋求援助?《我是布萊克》中的丹尼爾,被繁複的手續與陌生的電腦所擊潰,獨居罹病的他只能飄浮在無能為力的汪洋,讓自己被絕望淹沒;《顛父人生》中的退休鋼琴教師,從鄉間到都會,去關心工作忙碌的女兒,卻不時鬧出雞同鴨講的笑話,他只能以自娛娛人的幽默解嘲。這世界對老人很難友善,時間的腳步看似公平,對日益蹣跚的老者卻特別殘忍。每個人都會老,孔子「老者安之」的境界如何可能?近來年金制度的改革鬧得沸沸揚揚,置身其中的我被迫提早面對老而不安的課題,必須讓自己與時代接軌,努力學習,才能與教學現場的青春學子同步成長,雖充滿挑戰,卻也相當艱難。

 我喜歡教學工作,所以願意為此孜孜矻矻、勤奮不懈,但對《顛父人生》中的女兒伊內絲來說,事業是證明自己的方式。她在片中情緒緊繃之時,唱起惠妮休斯頓的〈The Greatest Love Of All〉:「……每個人都在尋找英雄 / 人們需要景仰的對象 / 我從未找到符合此要求之人 / 孤寂獨處 / 於是我學會獨立自主 // 許久以前我已決定,絕不走進任何人的陰影之下 / 我失敗,我成功 / 至少我依自己的信念而活 / 無論他們從我身上取走什麼 / 他們奪不走我的尊嚴……」是父親給她唱歌的機會,讓她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於是毅然決定離開討好客戶的顧問公司,投入另一個有尊嚴的領域。同樣身為工作狂,當我看到劇中的父親一直以獨特的關心來「干擾」依內絲辦公時,不由得產生移情作用,覺得這樣的父親真是太煩人了,然後又猛然驚覺自己的本位,會不會因此對周遭親友的關愛渾然不覺?誠如依內絲一般。當片尾父親戴上保加利亞的驅邪頭套,扮裝參加依內絲的派對時,老父以其一貫的幽默表達對女兒的關心,依內絲終於被深深打動,與全身穿著毛茸茸的父親真情相擁。那一幕,讓我淚如雨下,告訴自己,要更珍惜親友對自己的關心。

 事業成就是評估自我價值的參考,也可以是衡量一個人的依據,而一個人的執念可以是前進的驅力,亦可淪為傷人損己的利器。電影《夜行動物》中的艾美‧亞當斯追隨世俗的評價,放棄了鬻文維生的窮作家男友,選擇條件優異的追求者走入婚姻,多年後,卻在優渥的空虛生活中接到前男友的作品,開始閱讀並隨之走入一名軟弱男子悲憤自毀的故事。女子一邊讀著,一邊停下回想兩人過去的種種,情節便穿梭於文本與回憶之間,但情感的張力卻冥冥中有所回應。於是,女子想起自己當初的選擇,想起自己對男子的傷害,對照如今的華而不實,她以為還有機會彌補,殊不知這是場文字的復仇,男人以小說引動女子而後拋棄,一如她當初對待他的無情。我不禁想到《樂來越愛你》這部歌舞片,同樣是追求更好的未來,但導演以浪漫的夢想為糖衣,其實骨子裡不也是殘酷的選擇嗎?差別的或許只是諒解與否與手段輕重而已。

 但我始終相信:人與人之間不僅是私利的拉扯,還有溫情的共享。就像《我是布萊克》裡丹尼爾對單親媽媽凱蒂的協助,即便自身難保,依舊顧念這位年輕媽媽想要讀書上進的心,認真為她製作了書架。書架對於三餐不繼的家庭不啻是個諷刺,年少的母親必須兼差伴遊,才能為孩子買鞋,才能不接受食物銀行的施捨,讓孩子免於被同學恥笑。同樣被社會福利制度拒斥的兩個人,說是相濡以沫也好,同一陣線也罷,他們只是想要擁有自尊,被體制認真、公平地對待而已。尊重,不也該存在於政府與人民之間嗎?不僅是政府與人民,不同的族群與階級亦該彼此尊重。在改編自拉馬努金真人真事的《天才無限家》中,我看到種族的不平等,還有菁英的傲慢,對於一個將神對他說的話寫成公式的數學天才來說,這世界用人的方式理解他,卻忽略了去尊重那彷如神蹟般的神秘直覺。透過發掘拉馬努金的哈代的努力,最終在1918年,拉馬努金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士與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拉馬努金雖然英才早逝,至少他的才能得到了肯定,但一介平民丹尼爾‧布萊克始終沒有領到他的失業補助,因心臟病去世的他只能舉行貧民葬禮,在早上九點鐘由單親媽媽凱蒂宣讀他的遺言,「我是人,我的名字是布萊克」。生活或許艱難,但更難的是要求被當個人平等對待。

 制度是堅硬的,沒有辦法同理人的處境;選擇是孤獨的,必須一肩承擔其後的結局;尊嚴是重要的,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當所有的故事透過影像,提醒我們關於溫情之必須,勇敢之必須,尊重之必須,那麼,能否以柔軟的心為量尺,去測出人與人、人與他者,以及人與這世界的溫度?
去看見,去聽見,然後能解能懂,有情有義,讓時代的進步與人們的幸福成為一件事,是可以放在一起並論的……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872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