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處是兒家
2017/03/12 09:16:23瀏覽740|回應0|推薦8

 《漫漫回家路》是一部超乎意料的電影,詩意的攝影構圖、表情豐富的配樂與演技渾然天成的小童星,著實讓此片到結束後,還有許多淚痕猶存的觀眾依依留下,證明了節制卻動人的敘事魅力。

 雖然電影主打強大的google地圖如何幫助主角返家,當中的搜尋與計算如拼圖般,逐一還原作者年幼迷路的記憶,但讓我深感震動的卻是影片前半的印度社會寫真。貧窮的兄弟撿拾火車上的煤炭以換取牛奶,此景一出,立刻讓我聯想到之前看過的《披薩的滋味》,可見這應是印度鐵道旁常見的景象。還有失蹤與流浪孩童的問題,當六歲的薩魯與哥哥走失,一路尋覓的過程中看見許多無家可歸的兒童,或翻找地上的食物,或蜷曲睡在暗夜的地下道旁,年長些的男孩遞來身旁的紙板,讓薩魯可以窩身,這相濡以沫的真情不禁讓我濕了眼眶。但接下來一連串追跑與捕捉的情節,看得我膽戰心驚,想起印度嚴重的童妓、童工、器官買賣現象,甚至在集中管理供吃供住的寓所裡,看似安定卻如不定時炸彈,裡面的孩童不常說話偶爾唱歌,人人臉上是隱隱的陰霾。每到半夜,就有大人來這兒帶走孩子,雖未說明去哪兒做甚麼,已是盡在不言中。薩魯逃跑期間,曾遇到收留他的女子,但在察覺女子與其情人不懷好心的算計後,又毅然逃向未知的流浪。直至負責領養事務的人員將他帶至另一個國度,才開啟新生的可能。

 全片的對話真的不多,縱然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但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作品,故事本身已是引人入勝,導演用影像與音樂取代言語,加上印度小童星會說話的大眼睛,讓我忍不住想要提出抗議:此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與音樂,但為何獨獨遺漏了從未演過戲的六歲Sunny Pawar?結局又是顆催淚彈,薩魯念茲在茲的母與兄,在經歷二十多年後終於相逢,哥哥的遭遇令人心酸,母者的堅持使人動容,相擁而泣的當下,身旁不時聽見此起彼落的窸窣啜泣聲,原來電影都是取自真實的人生。片中,妮可‧基嫚飾演澳洲養母甚為稱職,以表情和眼神取代言說,節制的詮釋頗能配合全片風格,只是人格表現過於完美,或也是真實人事的反映,但總覺得少了點人情之常的刻畫。Dev Patel極力爭取參與此片,飾演成年後的薩魯,相較於小男童的素人表現,我對Dev Patel的用力有一些小小的不適應,不過,當然也比他之前在《貧民百萬富翁》和《金盞花大酒店》的表現內斂多了。

 全片結束後的真人重現是另一波高潮,薩魯和養母一同返回印度與生母擁抱,再度讓在場觀眾的淚水無法遏抑。不同的母親同樣的愛,生養之情都是昊天罔極,孩子何其幸運,有不曾放棄等待的生母;也何其幸福,能遇見寬宏溫柔的養母。但思及還有許多來不及長大的貧童,無家可歸,任人宰割,我忽然間又開始泫然,不是因為感動,而是源於無能為力的傷痛……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9564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