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與教系列一(1)
2010/08/27 12:51:00瀏覽390|回應0|推薦3

   很多年前,美國演技派男星Jack Nicholson曾在一部電影裡面講過一句非常出名的話,他說:「你想要知道真相嗎?你根本沒辦法面對真相!」

   三十歲那年,透過人生角色變換,私塾夫人才明白一個人要誠實的面對自己,對自己承認裡面的許多真相,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那一年,私塾夫人是兩個女兒的母親,老大近兩歲,老二幾個月大。

   從作母親,教養孩子過程中,許多內在真相開始向夫人打開。

   她非常訝異,又感到害怕。

   剛生完老大的時候,夫人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抒發母親私房裡的感受。她說:「成為一個母親,讓我常常在兩個極端裡搖擺:看著孩子,母愛的波濤洶湧,讓我儼然像個巨人; 我相信自己勇敢地為孩子作任何付出和犧牲。可是,當我看著自己,卻又感到不過是個侏儒,那麼渺小無力, 要給孩子的,我做不到,不願意作在孩子身上的,我又常作。」

   那種同時扮演巨人和侏儒的矛盾,對今天成為兩個青少年,一個七歲孩子的媽的夫人,依舊真實。

 

   為了在教會裡對群年輕父母開講管教,夫人讀了不少書。

   讀的過程中,免不了,再被那些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掀開一次自己裡面的真相。

   一本講到該如何和孩子對話的書,刺痛了她。

   才讀幾頁,夫人就被羞愧感籠罩。

   似乎,每一條禁忌,私塾裡,夫人都犯,而且,至今還在犯。

   讀到一半,書本從手中跌落。她挫敗,自問:還開課嗎?怎配?

   但誰是因著配才成為父母的呢?夫人小聲地問校長上帝。

   我們不都因著成為父母才努力學習配上這個角色嗎?夫人更小聲地問自己。

   然後,她拾起書,在另一位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的書裡,讀到一段作者和他孩子的對話。那對話,也犯前一個作者提到的禁忌。

   哦!原來專家成為父母,也在努力配上這個偉大的人生角色!!

   私塾禱告時間,夫人與弟子們分享要教「管教」課的事。

   兩大弟子在教會裡當幼兒班的小老師已有段時日,相當熟悉教會年輕父母的孩子。

   「嗯!他們的爸媽的確需要上上課,你得告訴他們怎樣說話算話!」一弟子立刻反應:「記得請xx的爸媽來上課!」

   雪亮的眼睛!可憐被審視的父母!夫人忍不住告訴弟子們:「所以你們要替媽媽禱告,求上帝使用媽媽,能對他們講出他們最需要的教導。」

   大家點頭。

   「哦!當然,這段時間,你們也要特別聽話,別讓媽媽傷腦筋,才能專心備課。」

   大家低頭,禱告。

   「求上帝保守我們三個孩子最近特別乖,免得媽媽的講章變的有點諷刺,阿們!」二弟子敬虔的聲音在乾淨的空氣裡打轉。

   哦!

   阿們!

    任何管教的方式,都只有在愛的關係裡面,才能收到正面的果效。

    所以,面對那些不太付出時間去和孩子建立愛的關係,只想知道怎麼控制孩子,讓孩子「乖」一點的父母,夫人,真不太願意和他們談管教。

    因為,她親眼見過,許多正確的管教方式,都曾經在這些沒有愛的關係上被濫用,而造成不好的後果。

    所以,她總要先提醒:管教子女和與孩子建立愛的關係,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面,絕對不能夠分離。

    常常聽到「愛的管教」,這話,容易讓人誤以為:有些管教方式比較有愛心,或者,比較能讓孩子在被管教的時候同時感到被愛。

    不否認,管教的過程中,的確有些錯誤的方法,比方說大吼大叫,或者用一些貶低孩子的形容詞,會傷害孩子。

    不過,管教所需要的愛,應該是管教以前就鋪好的大環境。

    愛的管教,指的應當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管教,而不是一種表達愛的管教方式。

    坦白說,沒有一個孩子會在被管教的當頭覺得好被愛。可是,如果他和這個管教的人中間有一個很穩定的愛的關係,這個管教會對他有愛的影響力。

    反過來說,一個常把孩子放在電視機前吃零食,很少花時間相陪的媽,即使學會在管教孩子之後,緊緊的抱著孩子說:「我愛你,我這樣管教你是為了愛你的緣故。」

    這孩子,還是很難從管教中吸允到任何愛的養分。

    該這麼看吧!很少有父母會覺得自己和孩子之間沒有愛的關係。

    父母想到孩子,總覺得情感澎湃,愛意深濃。即使是一些長年在國外工作,極少和兒女相處的父親,他們,還是覺得自己好愛好愛孩子,和孩子之間好親好親。

    可是愛的關係,不是單方面情感上的成份,而是情感,加上時間,和體力的付出。

    時間,體力,與孩子之間愛的關係,得有質,又有量。

    因此,傷腦筋討論孩子的管教問題的時候,別忘了這個常被忽略的基本檢視動作:先討論一下,爸爸媽媽們,給孩子的時間和體力夠不夠呢?和孩子之間愛的關係夠不夠深呢?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aid=435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