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22 23:50:34瀏覽308|回應0|推薦7 | |
在菩提心的攝持下,我們願一切眾生成佛,徹底擺脫痛苦、得到安樂。這種發願稱為四無量心願。你可以願自己先覺悟,之後再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也可以發願與其他眾生一起度過輪回苦海,到達解脫的彼岸;或者像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那樣,除非所有眾生都自由解脫,否則,誓不成正覺。 發心的大小優劣要以八正道為基礎,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因緣發菩提心。只要誠實並且是真心為了自己跟眾生的解脫,發心無論大小都值得讚歎。如果只是為了做一個『標準』的修行人,覺得『應該』要有最大的發心而去發心的話,則沒有必要。初學者的世俗四無量心毫無疑問帶有做作的成份,不過持續的薰習最終能將做作的四無量心轉化為自然流露的四無量心。發四無量心之後,我們還是會自私、愚昧。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會這樣。 『願、行』菩提心統稱為『世俗四無量心。』經過長期修行,不斷積累福、慧資糧,我們最終將見到諸法實相,即『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則是通過發願、受持,而勝義菩提心只有通過修行才能證到,以戒定慧令其日益增上,超越二元對立的狹隘思想,達到豁然開朗的解脫境地。 從生起菩提心到圓滿證悟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用戒、定、慧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以幫助實現願望,這便是行四無量心。 佈施的精髓是捨棄貪、執。我們通過佈施來破除自己的貪愛和執著,所以並不存在施惠於人這回事,也就沒有必要居高臨下、沾沾自喜,或為佈施的結果牽腸掛肚。佈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給予。如果別人需要的東西,我們有,就給他。為了佈施而刻意去爭取、去積累財物,佈施本身便成為一種執著,顯然與佈施的精神相違背。對已擁有的,隨時能放棄;對未擁有的,不再貪求,內心滿足,這便是最好的佈施。上面講的主要是財物佈施,但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法佈施和無畏施。 四無量心在行者的世界裡,菩提心攝持下的一切行為都是方便善巧的。不是因為你是佛教徒,不對弱者表示同情便覺得很沒面子,你才去佈施。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東西送出去,不論東西本身貴重與否,都不算清淨的佈施。出於宗教行為或哲學的動機去行善,是不符合佛陀教法的。 戒不是無中生有,事實本來如此,受戒前後發生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態。受戒意味著我們不再以為自己與眾生是割離的。戒幫助我們放下自欺。如果真的相信輪回中所有眾生在本性上皆與諸佛無別,就該知道:在與眾生的關係上,我們早已別無選擇。這個認識如此鮮明有力,不斷鼓舞著我們尚很脆弱的菩提心。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菩提解脫道一切修為的基礎。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有人把菩提心比喻成一粒種子,戒則是土壤、陽光、雨露,呵護種子生根、發芽、成長。 戒律常被人誤解為束縛。把自己五花大綁,困在條條框架之中動彈不得。這只是跟自己過意不去,佛教徒的持戒不應這樣生硬無趣。戒律指適當的行為,持戒是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其目的是不傷害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眾生。留意觀察言行,我們會發現自己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做錯誤的事,像一隻闖進瓷器店的大象,把周圍弄得一團糟,自己也滿身是傷。佛陀慈悲地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協調起來,不再因為笨拙而受苦。 行為精準意味著我們須保持正念,不輕易對狀況下評斷、做反彈。這正是定的要義。任何情況都能適應,任何可能性都會被接受,修行者的內心始終是開放的。沒有趨避,所以沒有恐懼,也不會不耐煩。他的心柔韌、開闊,可以無憂無懼地包容一切。修忍辱波羅蜜的行者就像大地,因為有承載萬物的能力,才匍匐在萬物的腳下。 通過佈施,我們學習放下貪著,執著減輕,行為便不那麼容易造成傷害,這是持戒;不容易起嗔恚心,這是忍辱。我們對自己的創造力,對自己的變化充滿了興趣,因而想知道得更多。如果生活過於繁複,妨礙了這種求知,我們便歡歡喜喜地讓生活簡單;如果這種求知需要一輩子,我們便一輩子歡歡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為旅途艱辛漫長、看不到終點也似乎沒有終點而著急、沮喪。這就是精進。生活中由此而來的變化令人歡欣鼓舞,歡喜、持續修行的階段,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的事,於是我們的六度之行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禪定指捨棄散亂。一般未經過禪修訓練的人很難把握自己的心念,總會不由自主地攀緣外境。沒有定力而企圖在喧鬧之中不散亂,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初學者而言,寂靜處遠離誘惑和嘈雜,是幫助生起禪定的理想環境。佛陀也一再讚歎寂靜之地的殊勝功德。如果能安住,不離清醒的覺知,則一切行動都可以是禪定。 以清淨心去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將體會到無所不在的空。從空性來說,它比較接近於內心的極度開放狀態,清明,遼闊,不固著,不僵化,不拒絕,不期求,不留戀,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很真誠地發了菩提心,願意從此走上菩提解脫道,可心底還是偷偷希望情況一旦變糟,自己有路可退。這毫不奇怪,總想開溜是我們的一貫反應。如果不是假設有路可退,我們恐怕什麼事都不敢做。然而,在我們的世界裡時間是單向的,人生根本就是一條單行道。任何事情發生了就無法重來,我們也無路可退。 本來是證道或者精通經論的修行人才有資格著書立說,闡釋佛法,而我只是個凡夫,只因看到身邊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陷入文字語言的迷惑,我才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學佛修行經歷和感受講出來,希望能有所幫助。其中難免有失漏,也請大家看在我真誠心的份上,勿多怪咎。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