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25 16:20:54瀏覽241|回應0|推薦6 | |
雜阿含1132經:時,波斯匿王為首,并七國王及諸大臣悉共集會,作如是論議:「五欲之中,何者第一?」有一人言:「色最第一。」又復有稱聲、香、味、觸為第一者。中有人言:「我等人人各說第一,竟無定判,當詣世尊!問如此義。如世尊說,當共憶持。」 爾時,波斯匿王為首,與七國王、大臣、眷屬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七王與諸大臣如是論議:『五欲功德,何者為勝?』其中有言色勝、有言聲勝、有言香勝、有言味勝、有言觸勝,竟無決定。來問世尊,竟何者勝?」 佛告諸王:「各隨意適,我悉有餘說,以是因緣,我說五欲功德。然自有人於色適意,止愛一色,滿其志願,正使過上有諸勝色,非其所愛,不觸不視,言己所愛最為第一,無過其上。如愛色者。聲、香、味、觸亦皆如是。當其所愛,輒言最勝,歡喜樂著,雖更有勝過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觸不視,唯我愛者最勝最妙,無比無上。」 這一段就是說色、聲、香、味、觸等 外境之中,哪一種才是最好、最優秀、最重要的呢?大家「竟無決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喜歡都不一樣,於是他們就來問佛陀:「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呢?」 佛陀就告訴諸王:隨個人的喜好啊!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這些我都講過了,都各有優缺點。 「正使過上有勝諸勝色,非其所愛,不觸不視」,只要他不要的,「言己所愛最為第一,無過其上」;在善知識方面也是一樣,如果你一直抓住某一個善知識,覺得這個善知識才是最好的,當有另外更好的出現,就很難超越、很難放下這個框框,去接納更好的,所以「言己所愛最為第一,無過其上」。 「當其所愛,輒言最勝,歡喜樂著,雖更有勝過其上者,非其所欲,不觸不視,唯我所愛者最勝最妙,無比無上」,這也是我們很容易犯的毛病,因此要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這一種框架。 情人眼中出西施。「美」沒有絕對的標準。當內心生起某方面的欲求,那方面的人就會成為你現在的「善知識」。「賭神」是賭鬼的至尊,拳王是拳迷的偶像,歌星是追星族的偶像,財神爺是追錢族的最愛,物以類聚啊!修行方面同樣是五花八門,你內心生起什麼樣的欲求,就會去找能講出一套符合你內心欲求的善知識。 每一個眾生當下的善知識,是因為他內心有這方面的欲求。然後去找一個能夠符合他這個框框架構的人,認為 「喔!這就是我現在的善知識」,如果你想投機取巧,想走旁門左道,快速不勞而獲,或想用金錢換取,或是想抓取一些偶像來依靠,就會去找那些能夠滿足你內心欲求的,能夠講出一套符合你的,你就很高興。所以,我們學佛,要深層去看到內心有一個框框、有一個架構存在。於是就會形成一種物以類聚。 「物以類聚」就是你內心生起什麼樣的欲求,就會去找這方面的善知識,我們要自己去看到內心的動機。如果你要的是智慧,你就會去找有智慧的人。如果現在是在追名求利,就會去找這方面的人。但是,「物以類聚」,不是說每個人都一定固定不變,智慧會隨著一個人的成長而轉變。因此,十年前認定善知識的標準,跟現在所認定的標準不一樣,因為會隨著智慧的成長而變化。所以,如果要的是智慧,就會去找有智慧的人。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