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6/11 09:06:41瀏覽745|回應0|推薦8 | |
菩提解脫道在聞、思、修、證上是以《阿含經》之《雜阿含》相當於《相應阿含》『七事修多羅』__『因緣相應』、『食相應』、『聖諦相應』、『界相應』、『五蘊)相應』、『六處相應』、『四念處等道品相應』為主,「阿含」為梵語的譯音,原意是「來」、「傳來之聖教」的意思。佛陀在世時代,佛陀的諸弟子以佛陀親口所說,傳承於弟子間的教授、教誡,稱之謂「阿含」。 佛陀般涅槃後的第一個夏季,由大迦葉發起聚會,大約有五百阿羅漢聚會在王舍城外的七葉巖,以大迦葉為座首,由阿難尊者誦出,經過大家公開確認而成「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阿含經」乃很多小經集結而成,為佛教「聖教集」、「聖典」的同義語。佛陀的弟子及信眾,為了方便記憶,將佛陀親口宣說的教法,用簡要式的詩偈及散文的形式,以口傳心誦的方式記誦下來。 佛典的流傳,是由不斷的結集而逐漸形成。結集是為了消除「法、律」的歧見與幫助憶持。由佛滅後最初的口口傳誦而至之後的多次文字的編纂結集,過程中經過無數大德的審定、整理,呈現出多樣化的內容。佛教經典的結集工作,隨著思想的演化發展不斷在進行著,部派分裂以前,有兩次公認的結集---王舍城結集與毗舍離結集,部派分化以後,不同部派各有不被公認的結集傳說。從另一個角度言,佛陀所教導的法,因教團的分裂而有不同的傳承,使致各部派所誦持傳承的聖典,呈現了文句上、組織上等等的種種差別。而這些差別,則是在進行教史乃至教理的研究工作時所不能忽視的環節。有關結集之種種問題研究,印順法師有專文探討,參見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佛世時,教團傳布佛法的狀況即有分化傾向,這種情形於佛陀入滅後更是趨於表面化,加上見解上的歧異,終而形成教團的分裂。佛陀般涅槃後一百年左右,根本的佛教開始分裂成為大眾部和上座部,然後又再分出許多部,依據「異部宗輪論」的記述,學說不全一致的大概有二十部,根據資料的顯示,當時至少有南方上座部、有部、化地部、法藏部、大眾部、飲光部、經量部等所傳的經典存在。有關佛教教團的分化,非是我們今天傳法所要探討的重點,於此不作進一步討論,相關資料大家可參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到了今天,只有南方上座部的經典完全保存下來,共計有五部,它們是用巴利文書寫的,就是「南傳五部」。北傳的阿含則匯集了其他諸部的經典,係以梵文書寫,成立了「北傳四阿含」。在四部阿含當中,北傳的「雜阿含」相當於南傳的「相應部」。佛法不斷的流變分裂,到大乘經典大量出現後,大眾部為排斥上座部,因此,將上座部所信受而代代傳承之聖典稱為「小乘經」,而將自己所信奉、新編的經典稱為「大乘經」。 漢傳後因隋唐佛教之天台、華嚴宗之思想,受其判教的影響,從此更形貶低。之後,不明實相者竟然誤將「阿含」看輕為不了義的「小乘經典」。事實上,「阿含」是最趨近佛陀在世時之「教法」,是佛陀入滅後所結集之「聖教集」,師生之間代代相傳承,為原始佛法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印順長老的妙雲集之「以佛法研究佛法」中曾提到:「大乘佛經是藝術化的,小乘佛經是科學化的」。事實上大、小乘的名稱是歷史上出現的,佛陀時代並無此分別,一切佛經均是歷史上形成的,即佛入滅後,佛弟子編集而成。 佛法流變時代久遠,後來有些求法者,因為缺少「阿含」及「大乘經」集成的流變過程資料,且在接觸佛法時,正好是大乘經發揚的時代,因而將「阿含」判做「小乘教」,致使此後就少人重視「阿含經」。由於近代各國學者的研究,發現「阿含經」原來不是什麼小乘經典,而是現存最接近佛陀原始教說的典籍,是探究佛陀根本思想所不可缺少的教材,因此,「阿含經」很幸運的又被重視了。 雖然「阿含經」有被重視的現象,但「阿含經」是用簡要的詩及散文方式寫成,因此,沒有耐心的人就有看不下去的感覺,加上現代人追求速食文化,推行所謂的「易行道」,並且,相似佛法非佛法的文章在網路鋪天蓋地傳遞,研究「四部阿含」就變成難事了,要將修行次第內容一 一釐清也不簡單。 「道元」一心為正法,經過長期的實修及探究「根本佛法」,深入的心得,發心將「根本佛法」內容整理出次第,對真正有心修行者,是一件難得的寶藏,也是永續正法的明燈,人人只要依次第修行必獲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也祈願眾生證悟涅槃、脫離眾苦、安詳自在。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