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20 22:05:20瀏覽324|回應0|推薦4 | |
就東西文化而言:東方是屬於精神的文化,故重視人文;重視人性的文化,更重視人的心靈發揚,當以佛教為主要。西方是屬於物質文化,故重視物質。 我們都知道中國與印度,都屬東方文化的領域,中國文化,是以儒家孔孟學說為傳統。雖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但文化光芒,仍以中華領域為主,韓、日,及中南諸邦,雖曾受中華文化洗禮,但仍屬有限度的化育。 早期的印度文化,以婆羅門教為主流,但其影響所及,仍未越出印度大門。唯有後起之佛教,雖起源於喜馬拉雅山麓的王國──尼泊爾,但在印度阿育王時代,派遣九師分向國外傳教,西至地中海,南至錫蘭島,北越罽(ㄐㄧˋ)賓,經葱嶺東傳中國,輾轉傳至韓、日。 於是整個亞洲地區,都有僧侶傳播佛法的足跡。至此,佛教成為亞洲民族信仰的中心。今日亞洲信仰佛教的人數,至少在五億人以上。因此,佛教在東方,猶如基督教、回教在西方,故以佛教代表東方文化,最為適當,此其一。 就民族文化而言:所謂中國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佛教文化經過魏晉南北朝之融合儒、道兩家思想而成為中國文化之總體。 以傳播而言:魏晉以後,道家文化,早經附屬於佛家和儒家。而儒家文化,其化育所及,僅限於內陸漢族地帶及部分同化的滿族。而佛教文化,其化導所及,遍及中國內陸漢族及邊疆滿、蒙、藏、苗等廣大地區。尤以蒙、藏兩族,元、明以後,不僅以佛教為文化,並以佛教為治國的正道。 因此,佛教於邊疆地區,其化育地區之大,超過內陸地區數倍。邊疆地區民族的複雜,多達數百種,語言不同,風俗各異,文字發展又遲,其強暴好鬪的性格,猶如上古的蠻人。千年來,邊疆民族,其所以能和平順乎自然的程序,歸化而成今日中國之大者,並非軍事力量的征服,亦非金錢財力的收買,更非政治勢力的擴張,全賴佛教慈悲、平等、和平、同化力所感召。 所以佛教與邊疆民族悠久密切之關係,尤甚於儒家與漢族之關係。所以佛教不僅代表漢、滿、蒙、藏、回(在新疆發掘回文佛經,足以證明回族中亦有信奉佛教者)五族文化,並可代表亞洲多數民族的信仰,故以佛教為東方文化代表,最為適當。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