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養的人生系列-- 談修行的成見
2019/04/19 17:01:19瀏覽345|回應0|推薦5

      修行最怕有成見,一有成見便會是非不分,容易造成過分的迷信與許多的障礙。比如對過去祖師所講的話當作金科玉律,完全照單全收,這樣容易造成過分的迷信與許多的修行障礙。修行是要求真求證,了透人生宇宙的真理實相,才能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現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解脫成佛只有過去才可能有,佛已不在,現代是末法時代,眾生不但生性愚昧、頑劣剛強,而且業障又重,根本沒有修行得道的可能,真是這樣嗎 ?!

      急功近利是這個時代,重享受、談身分、地位、權利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因此佛教才有所謂末法,基督教才有所謂末世之說。但是這個說法對正法修行來說是不適用的。宗教界所說的末法或末世,是不明瞭正法永在,而且是真修行者少,證果者更少,因為不瞭解修行的真義,所以常會有互相毀謗的事發生,這些人往往標榜自己為正,他教為邪為異.其實我們不管他們自說自話,從他們的信徒的表現,和是否真正修行中就可以了解這個宗派的傳法是否正法。

  事實上,人之修行所以進步很慢,往往都是因為受到成見的影響,宗教信仰往往阻礙真理的發現,在科學界中有一個例證就是當愛因思坦發表相對論後,一些擁護牛頓慣性定律的學者便群起而攻之,甚至在相對論經過許多事實的印證下,他們仍然不相信;不過就在愛因思坦在其理論獲得別人證實後,有人問他:『現在大家已經證明你的理論是正確的,你很高興吧!』愛因思坦很詫異的說:『我並不需要證明,需要證明的是他們啊!』

      不錯!這個才是科學與佛法的精神!您要去求真求證啊!修行亦是如此啊!或許您會懷疑為什麼我會用這麼多的篇幅來談成見這個問題;其實所謂的真正的修行,便是要具有一種慧眼看透而去除成見的過程,或許這和您所熟知的所謂修行不太一樣.不!其實是一樣的,只是您被誤導了。

      人從過去的經驗中歸納出一套可以應付日常生活中一切大小事情的看法與準則,而這一套的看法與準則也確實發揮了功用,使我們行事有個依歸。

      但是縱然他是我們為人處事的依歸,但是卻也常常造成種種制約,讓我們畫地自限,也讓我們習慣於以管窺天,讓我們無法突破這個瓶頸,也讓我們擺脫不了過去的理論與思想,而緊緊的被所謂的社會流行風俗與習慣所擺佈;沒有一點點自己的想法與理想,就是有也只是不斷的重複著一些傳統不知其所以然的作法與方式;殊不知所謂的優良的傳統風,往往造成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甚至慘絕人寰的悲劇產生.

  例如早期人類認為地球不是圓的,所以當伽力略提出地球是圓的,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理論觀察報告時;竟然不為當時的社會所接受,甚至還被宗教以妖言惑眾為由被迫認錯及定罪。這固然是科學界的一大冤獄,更是人類執著於既有的成見而誤失真理的典型範例。

      在我們古老的中國社會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例如婦女裹小腳的習俗,過去的男人們為了喜歡女士們柳腰輕擺,欲扶無力的嬌態,竟然要她們的妻女們也跟著綁小腳;因此上至皇宮,下至平民百姓,無不群起仿效,而這股戕害人民身心的歪風一直到近代才銷聲匿跡。

      對現代人來說,裹小腳真是再笨不過的事,可是過去的人們為了所謂的美感,卻願意承受如此不近人情的風俗;也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在裹小腳這個風俗中,不只讓我們瞭解人性的盲目,而且我們更應該時時引以為戒,對我們所處的時代中的種種事務都要有清楚的認識與辨別,也就是要明覺;對於祖先所流傳下來的種種風俗也要有一番的省思,否則我們也可能會有一樣不明智的行為產生而不自知.

  當然我也知道想要明辨事情的真像不是那麼容易,除非我們具有慧眼的洞察力,否則我們往往會受限於自己所經歷的經驗、知識而喪失洞悉全盤真相的機會。

  因為我們認為物質生活還不夠好,擁有的不夠多,所以我們才不斷的想像如果有更多的錢,二、三十年前襲捲港台而造成重大社會問題的大家樂的迷惘,以及鴻源投資案便是很好的例子。更大的事業,更高的學位,更高的職位,更漂亮的伴侶,我們才會更快樂,我們才會更滿足;不錯!擁有了上面這些東西固然會帶給我們某種程度的快樂滿足,但是相對的卻也會帶給我們某些的煩惱,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無他,這是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什麼才是真正快樂的緣故。

  講一個寓言故事很有趣,希望能給各位啟發;寓言故事很有趣,是描寫一匹住在廣大草原中的馬,牠每天自由自在的馳騁於廣大的草原中,肚子餓了有鮮嫩的青草可以吃,口渴了有清澈的河水可以喝;想睡覺的時候大地就是牠的床,每天就如此這般的快樂過日。但是有一天牠突然感覺:這樣的日子實在太單調而無聊,所以牠就想到曾經看到有一部牛車,因此牠也學老牛拉車一樣的將牛車套到脖子上,每天拉著車到處跑,剛開始時,牠覺得有這部車可以玩,生活似乎比較快樂而有意義了,可是不久以後牠又發現自己又不快樂了,牠想或許是拉的東西不夠多的原因吧?因此牠就拼命的將許多的東西往車上面裝;所以牠又再度的快樂了,雖然牠慢慢的感受到這些沉重的壓力,將牠壓得快喘不過氣來了;可是牠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啊!

      牠自己安慰著自己;不過有一天牠走不了跑不動了,牠才回過頭來反問自己:『這就是我所要的快樂嗎?』突然間牠看到遠處自由自在的同伴正快樂的在嬉戲著,這時的牠才猛然醒悟:『以前我也是這麼快樂的呀!』所以牠放下了這些人類你爭我奪的重擔,從那個時候開始,牠才真正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而那種的快樂卻是牠原來就有的,只是牠不自覺而已!』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不知道您有什麼感想?或許您會以為這只是一個寓言故事,但是仔細想一想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像故事中的那匹馬一樣?不管我們擁有多少,我們都不會感覺到滿足,更糟糕的是我們卻以為我們之所以會不快樂,是因為我們還擁有的不夠多.因此我們就會和那匹馬採取一樣的行動,而一再的增加自己的許多負荷。這是不是明智之舉,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清楚。

說了這麼多,主要的目的是要使大家對信仰和修行有一個較正確的瞭解;所有修行法的要點,都在於付諸行動、用在實修,否則,佛法只是一門無用的哲學與學術。所謂行住坐臥都是禪,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中,善巧實踐佛法,佛法才能成為一門有用、活用的教導。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s8899&aid=12578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