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03 21:52:07瀏覽203|回應0|推薦0 | |
雜阿含578經:「常習慚愧心,此人實稀有;能遠離諸惡,如顧鞭良馬」。 慚愧心會讓我們遠離諸惡,然後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如果一個人沒有慚愧心,便不可能去恭敬一個真正的善知識,因為跟他原來所要抓取的,是背道而馳,所以跟他講「出世間法」,他聽不進,不喜歡這些。 原始佛法是要去體證「無常」,要去體證「無我」,要放下。但是,如果一個人一直要緊緊抓著名、要抓著利,然後一直要追逐他所要的名利,跟他講這些他是聽不進的。所以,如果慚愧心沒有生起來,跟他講正法方面,他不相信。他認為這是自了漢的,這是自私自利的。 中阿含四五: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無慚無愧,便害愛恭敬;若無愛恭敬,便害其信;若無其信,便害正思惟;若無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當因緣慢慢成熟,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一個修行人「有慚有愧」,便會「愛恭敬」,因為他的身心已經柔軟下來,「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會慢慢建立正知正見,於是信心就會漸漸產生。 當有信心之後,再進一步講深一層的「出世間法」,更具體去深入探討「三法印」跟「四聖諦」,就會進一步去正思惟。「正思惟」是在聞思之後,再進一步深度的去思惟、去求證。「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 經過正思惟之後,就會建立正知正見。 如果沒有深厚的法義聞思基礎,縱使再怎麼用功修行,很容易走偏差而不知道,盲修瞎練也不知道,因此我們要「解行合一」!以個人而言,我是覺得「解」要在「行」之先,先了解之後,然後再行,也就是先有了清楚的方向,這樣才不會走錯。況且了解了都並不一定做得到啊! 「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為什麼?「護諸根」就是守護六根。但是「守護六根」不是把身體的身、口、意,包裹得很緊不觸外塵;而是我們本來習以為常的六根,我們身、口、意的衝動,原來習慣性的一直衝動,都向外抓取、向外衝動。 現在經過聞思、深觀法義之後,身、口、意必須要能夠靜下來,「守護六根」就是要漸漸減少向外攀緣,如果外緣太多,就沒辦法靜下來修行。修行是不會跟正常工作有所衝突,該做的、一樣去做,真正走在修行之路,對工作是不會怠忽職守,當下該做什麼工作,就會去做,而且是認真負責去做。 每一個當下都是認真負責,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眾生,絕對不是投機取巧,而且會篩選過濾掉不必要的應酬,不必要的攀緣就會漸漸減少。本來我們的心靜不下來,就會想去找人聊天,或是找人喝酒、打牌,那些都是在殺時間,事實上就是殺自己的生命,生命一直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今天聞思佛法之後,覺得真的要找尋出解脫道,把生死大事弄清楚,這樣才能夠真正出離苦海。當具有這樣的認知之後,就會放下很多的外緣,有必要的會去做,不必要的外緣也會過濾掉。經過這樣的篩選,一半以上的外緣都可以去除掉。 「守護諸根」就是過濾掉很多的外緣,不必要的攀緣就會因此減少,身心漸漸地澄靜下來,有時間就以放在法上的聞、思、修為主軸,除了工作、上班之外,就是以聞、思、修,以走上修行解脫之道,為第一順位,這樣的成就會很快。能夠護諸根,再來就會進入戒、定、慧的實修實證,於是「護戒、不悔」,「不悔」就是因為有持戒的基本原則,把握住「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一個重要原則。 記得!不管有幾百條的戒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從慈悲心發露出來,能夠掌握到這兩句戒律的精神,才不會執著在戒條上,被戒條束縳得死死的。所以,就能夠「護戒、不悔」,然後「歡悅、喜、止、樂、定」, 進入實修,因為在不斷「止觀」下來,都是已經進入實修,能夠進入「止觀雙運」,就能夠「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再來就能夠照見到往昔的顛倒夢想,看到過去的愚癡無知之後,就會厭離過去的愚癡無知,厭離過去的顛倒夢想。 所謂的「厭、無欲」,有很多人錯誤解讀,造成誤解成消極悲觀的人生觀;絕對不是消極悲觀,就是照見到過去的顛倒夢想,於是會放下,當一個人的智慧漸漸成長,對於過去的很多抓取,他就會漸漸地放下。所以,「厭、無欲」都是積極的,而且正確而深入體悟之後,才能夠真正做出來,這樣就能夠逐漸解脫,到最後趨向究竟涅槃。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