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視不缺錢就是缺績效!
2009/01/15 14:48:04瀏覽4780|回應22|推薦21

  

公視不缺錢就是缺績效!

公視不溝通就會扣帽子!

公視勿恃寵而驕、挾民意、搞民粹!

一、小而美」變成「大而霸」?所謂「公廣集團」根本無法源依據!

    公視法自86年5月底三讀,距倡議公視以以拖了7、8年,由於當時有線電視已如雨後春筍林立,成立公視的時空環境已變,當時對於是否還需要公視已有爭議,後來立院以國家財力拮据,通過公視法以每年12億元,並要求逐年遞減到每年6億元,目的希望公視能強化對外募款之能力,將公視定位在一「小而美」的公視(但公視募款不順、故90年修正公視法第2條、改為政府每年定額捐贈公視9億元)。但民進黨執政毫無評估與計畫,以2年92億特別預算宣稱組成「公廣集團」(將華視、客家台、原民台和宏觀均納入所謂的公廣集團),但近年來財政惡化,且未來數位化後所謂的公廣集團將達十幾個頻道,是否造成政府財力負擔?是否對其他媒體造成壓縮?所謂「公廣」究竟是錢坑或幻影?但公視董事長鄭同僚竟還投書(中時98.1.5.)認為公視只有九億定額政府捐款,未隨物價波動而增加投資,此種「謬論」實凸顯其對公視法立法過程欠缺了解。

    公廣集團何去何從?台灣需不需要一個超大公廣集團?成立公廣集團的目的何在?台灣需要幾個公視頻道?可擴充到多大規模、需多少經費?究竟要花多少錢?有何具體計畫與效益?老百姓同意支持否?現有公視條件(文化、人力、品質、能力)能否支撐?否則光喊口號、亂砸錢、只是浪費納稅人之錢!

二、請問公視缺的是錢還是績效?立院從未刪過公視一毛錢!

   目前公視一年經費政府捐助與募款總計約20億元公視9億、客家4.5億、原民3.5億、宏觀1.45億),和其他須仰賴廣告營收的商業電台相比,公視既無收視更無營運之壓力,尤其適逢經濟不景氣之際,公視可謂媒體「寵兒」、無需憂慮金融風暴對媒體經營之衝擊,但請問成立10年花納稅人200多億、交出何種成績單?

1.經費飽飽、未刪半毛--然而,公視10年了,花了納稅人200多億,公視表現如何?除了光喊資源不足,但公視本身問題:人事管理、經營績效、公視採購、內部文化…不該好好檢討嗎?

2.所用器材、設備最好、浪費之聲不絕於耳---

公視大搬風、花6千萬搞大新聞平台

    95年7月華視正式公共化、8月公視新聞部搬到華視以示公廣集團新聞平台正式成立,當時花了2、300萬打造「大新聞平台」,96.5. 新聞平台停止運作、各自獨立,才過1年2個月公視新聞部又要搬回東湖,(招致媒改社批評有違公廣整合之要求,還列出10大質疑)為何公視叫窮但又大興土木,浪費納稅人之辛苦錢?誠如媒改社質疑:「公視董事會重大決策反覆、缺乏延續性,是否平白增加營運成本?如何對納稅人交代?」又是否代表「公廣集團失敗」?又請問:有哪一電視台二年搬來搬去?公視說沒錢拍戲、沒錢給員工錄影叫便當卻有錢敲牆打屋頂?難怪員工們不服氣!

2台OB轉播車、攝影器材最貴最新(是否為消化預算?)

為了HiHD(高畫質)測試花1千多萬買攝影機(之前攝影機未達報廢、實過於浪費),又為了做HD,新聞部門全面整修攝影棚、大手筆添購設備。(新聞首先要求準確、快速,而非畫質第一;例如:外國從未拿新聞節目做HD)看在員工眼裡心疼不已,頻頻質疑:公視怎麼燒錢真的無人可管嗎

◎籌建數位電視共同傳輸平台、95年度2.5億、96年度1.9億、但執行率皆為零、直到97年8月執行率也只有30%及15%,公視不該檢討嗎?

◎董事長、總經理高薪職位、所為何事?

立法院預算中心統計,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相關預算,部分董事長坐領高薪、甚至超過部會首長,如公視董事長月薪23萬多、名列這些機構的「肥貓」第三名(總經理21萬多),請公視董事長捫心自問:其對公視的「貢獻」與所支領的高薪符合比例嗎?

三、公視不要像被寵壞的孩子、只會唱「公共媒體」的高調、不檢討、不反省、不溝通,只會大動作登廣告、大搞民粹、預算問題政治化!

1.公視是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所有經費來自納稅人和社會捐款,立院行使憲法賦予之預算審核和監督之責,何錯之有?難道「凍結預算」就可醜化為政治黑手干預?難道打著「媒體獨立」就可拒絕監督、為所欲為?難道刊登廣告、大搞民粹、把事情鬧開、向立院反撲、控訴「政治力介入」,就可得到社會的同情與支持,就可掩飾所有管理無方、經營不力、內部離心離德的種種錯誤?

2.花200萬廣告費由誰支付?名義「公視之友會贊助」真否?「公視之友」公款或私款?捐款希望公視做好節目而非污名化立院,登廣告「公視之友」們都同意嗎?有無挪用款項、侵占之嫌?

三、公視高層自己信守公共價值嗎?

1.員工評鑑主管考評差、內部士氣低落、怨聲載道,請問公視領導出了什麼問題?

    最近公視員工對新主管做整體評鑑,評鑑結果如何?董事長和總經理能不汗顏嗎?願不願意將去留交由公視全體員工公投決定呢?

2.9710月公視總經理馮賢賢出席「國際公共電視會

議」發言不實、詆毀馬政府「威脅公視、破壞公視獨立性」,此種近乎栽贓的說法不僅自毀其媒體信念與公共價值,更嚴重傷害國家形象!

3.總統大選前新開政論節目「有話好說」(史英主持、民進黨前立委劉進興掛名顧問)請問符合公共價值嗎?(另觀眾檢舉)公視97.3.7.11:53中午新聞:(馬早已在三宣佈不開放陸勞)播報大學新鮮人有9萬多人失業、竟然說「『將來』開放大陸勞工10萬人來台後,畢業的大學生失業率會更高」請問是刻意抹黑?還是新聞專業有問題?有無違反公視製播公約之原則不得歪曲或隱飾重要事實,不得以暗示方法影響收視者判斷。」)

3.再舉例、某觀眾97.12.10.上午於公視留言板的留言記錄

發表於: 2008-05-28     

文章主題: 我越來越少看公視了

前幾年,公視有不少好節目讓我駐留,無論是連續劇、單元劇、演講轉播、電視新聞、國際新聞解析、歌唱節目、觀點360

但是這半年來,戲劇類的,都沒有我喜歡的,這或許是個人因素,但是演講轉播取消了、一般商業新聞台不重視的國際新聞解析也取消了。
同時段,換上了政論節目,不僅僅沒有打開國人的國際視野,其中主持人的觀點,還有明顯的色盲。表面上好像是平衡了商業台政論節目的觀點,但是實際上更讓之前每年都捐款贊助公視的我,決定先暫停我對公視的贊助,因為我幾乎都沒有收看公視的節目了

四、客家、原民、宏觀的節目製播交由公視基金會辦理、預算仍編在客委會、原委會和僑委會,這些單位不能過問其預算執行以及有無效率嗎?不能選擇要何種內容節目嗎?有約依約、何錯之有?

   公視97年度預算被凍結以來,其高層從不深自檢討、警惕改進,並循正常管道與立院溝通協調,反而刊登大幅廣告並利用自家頻道和公開網站,散佈錯誤訊息,誤導社會大眾,甚至聯合特定團體,對國會依憲法行使之預算監督一再詆毀、胡亂指控,大肆操弄民粹,惡言攻訐國會。凍結預算無非是督促公視改進內部管理之手段,而黨團之提案就是過去公視和託播部會間的契約內容(事實上,過去政府機關委託公視製作客家台、原民台和宏觀頻道之節目,契約中就有節目送審之內容),但公視卻誣指為「對節目審查干預」,倘若決議有窒礙難行,公視可於朝野協商中協調,但其高層卻誤導社會,利用民粹的方式要脅立院,製造社會無謂紛擾,公視之種種謬誤實為十年來所未見,更立下藉蠱惑群眾要脅國會之惡例!

五、華視公共化成效如何?收視如何?無人聞問!誰負責?黑洞愈大要不要繼續陷下去?

    華視從94年迄今已虧損30億、等於三個「巴紐案」,然而華視經營績效公視要不要負責、說明?華視董事如何產生?黑箱作業、一人主導、標準何在?立委曾質詢要求公視提供董事會紀錄,但是公視的董事會紀錄完全看不出任何討論、經過!一份名單由鄭同僚董事長提出就無異議通過,試問主導者該不該負責?

    95.12.一場有關「公廣集團」之公聽會中,小野批評公視把華視搞得四不像,因為華視在沒有政府預算編列下,又要賺錢,又要顧及公益,實在是難以兩全,而面對華視這樣的情況,公視高層似乎「束手無策」,學者用十六個字形容華視公共化:「公婆變多,成本緊縮,政策缺位,飽受折磨」。如今華視虧損止血否?又為何兩台新聞合併被公視視為喜事後來卻變成一場惡夢,這全因需要更多有關公廣集團合併的細節的規劃與執行,這當然包括華視預算哪裡來、華視到底要怎麼製作商業與公共理念同時相符的節目,以及兩家新聞部要怎麼同時合併運作等等的細節規劃,而非只是高層經理的圓夢畫大餅比賽。同樣問題發生在公視與華視的整合?不同的體質與文化如何克服整合的難題?連新聞平台的合作都破裂,更懷疑公廣集團如何整合內部、資源共享、發揮效益?(新聞整合)連這一步都跨不出去,請問華視公共化還有明天嗎?

六、公視只要回歸正軌、正常化,應敞開心胸、歡迎全民監督、內部資訊公開透明、建議「營運及財務」上網供全民檢視

    公視需要全民支持,也需要監督。為達公共化之理想,公視應建立公共問責制度:主管機關對公視之營運管理、內容製作等造成社會疑慮者,應邀社會公正人士(包含學者、專家及民意代表等)組成評議小組,進行公開、公正、專業之檢討,以落實公共參與精神。其次,強化組織內部民主:未來董事會增設員工董事,副總經理以上管理階層之任命,應廣納員工意見,以促進團隊互信與和諧關係。同時加強依法論事精神:全面檢視公視相關法規、章程與各項作業要點,修訂其中扞格或不合時宜處,依法論事。再者,強化資訊公開:落實公視法第29、30、32及34條之精神,確保公視基金會營運及財務之公開,比照公開發行之公司,於其公開網站中,闢一公開資訊專區,將其執行業務情形及其財務報告,按季公布,並將董事會議紀錄、經理級以上人事變動,重大業務增減等事項,隨時公布,以接受全民檢視。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m079&aid=2566845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吳育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完全贊同
2009/01/20 10:52

我是一名從新聞圈退伍的老兵,讀了這篇文章後,完全贊同文中的論述。任意指責立院打擊公視的人應該去看看美國 PBS(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在民眾心目中的評價,民眾為何那麼熱心支持PBS。

台灣當然也需要PBS來提升民眾的素質,促進社會的和諧,但若總由一些有政治立場的人把持公視,即使給它再多錢也不會像美國PBS 或英國  BBC那麼好。

謹此致敬


胡宗駒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提供一些論點......
2009/01/18 21:24
1、 有人說HDTV是奢侈品、是有錢人的玩具,但知不知道政黨輪替後全國電器產業都在等這個訊號來救命?因為有消費能力的人沒有花錢的誘因和對象,商家及民眾哪來銷售和就業機會?況且現在HDTV電器也不再高不可攀,一般民眾大都可消費得起,面對全球的不景氣,有美美電視畫面可觀賞也是消除人民鬱悶的管道之一。
2、 2000年5月20日阿扁的就職典禮,台視用HDTV在台北作測試轉播,當時全國電器產業肖想在"台灣第一"、"全民為先"的口號下,台灣有可能是亞洲地區第一個實現數位HDTV的國家,但是8年過去了,2008年5月20日馬總統就任的時候,公視還只是HDTV的試播,所以台灣就這樣被虛耗8年,全國電器產業及人民的需求也因而被冷凍了8年。政府再不積極開播HDTV民眾及產業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3、 在台灣冷凍的幾年,亞洲世界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日本在2000年12月1日首先開播衛星數位HDTV(以立即達到全國的訊號普及),南韓也在2002年3月跟進(也是普及全國的衛星訊號)、新加坡是2006年6月(地面)、中國大陸:2006年9月(衛星)、香港:2007年9月(地面)、泰國:2007年10月(衛星)、澳門:2007年12月(地面)。現在就連越南也在2008年12月相繼開播衛星HDTV頻道,所以台灣現在不但遠落後日、韓,在華人世界中也趕不上新加坡、大陸、香港、澳門,現在連東南亞的泰國、越南也超越我們了。所以為了國家的榮譽請支持HDTV儘快在台灣普及。
4、 對於一個HDTV頻道來說,新聞節目也是節目中的一環,所以HD化也是必然要做的。況且HDTV節目拍攝費時、製作經費也十分龐大,而談話性質的攝影棚節目是所有節目中”花費最少”、也”最容易取得”的時段節目,所以投資HD攝影棚並不只是為新聞節目所作的投資。這還請明察!
5、 目前全國電器產業及人民都在等待HDTV節目來拯救商機和提升生活品質(讓美美的畫質來解鬱悶),政黨若支持相關產業必可得到更多的支持,不明就裡只會讓人民失望、唾棄,認為兩黨都是一群不知民間疾苦的混蛋!
6、 在上一任政府中,公廣集團政黨化確實令人失望,但不可諱言的也製作很多好的節目,在不喜歡灑狗血節目的民眾中它還是一個需求,而一般這些民眾大部分都是理性的選民,請不要因噎廢食讓他們失望。
7、 更多民眾的心聲,請進入:http://www.tvrobbs.com/forumdisplay.php?s=&forumid=2
http://www.tvrobbs.com/forumdisplay.php?s=&forumid=3
http://www.myav.com.tw/forum/forumdisplay.php?s=&forumid=571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公視成立的目的是什麼?
2009/01/18 18:11

公視成立的目的是什麼?

最主要的應該是在文化和資訊上補足商業電視台的不足!

但就是從史英主持"有話好說"後,我就停了對公視的捐助,

在有話好說之前有謝震武所主持的公民會議,

那才叫做是真的公民會議,因為主持人的任務只是串場而已,

不可以有自已的立場,

但史英呢?

就好像是第二個鄭宏儀,

只能有符合他立場的聲音,

在這裡再說一個有關史英的事,

有次他到所謂的基層昤聽聲音,

就在當場讓一個教師凸他嘈,

說:

你的人本基金會所附屬的森林小學不是義務教育,只是一種貴族化的服務,

所以當然是"顧客永遠是對的",

但國民中小學是義務教育,所以相對的有些權利要受到限制,

要國民中小學做到如同森林小學一般的一對一或一對二,

國家要付出多大的力量?

還有你的基金會對教育制度說起來只有破壞而已,

建設呢?

難怪現在的國民教育是一塌爛!

還有他也對史提出挑戰,

讓史英在他們學校任選一班教一個星期而且用他的所謂"理念",

如果還能保持"微笑而對"他就認輸!

你知道我們史大教授的回答是什麼?

他說我是大學教授我不教中小學!

有點離題了,

現任的有話好說的主持人在十二月二十七、八號的的節目上就被許多扣應的人,

罵到爆!

這還是第一次,

因為以前只要有點不順他們的意思的扣應人根本無法出聲,

大概是想多募款吧,所以假也要假一下,

沒想到是得到這樣的下場!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提供某些論點請參考......
2009/01/18 10:0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委員
2009/01/18 00:39
說的好極了,難怪選民 支持妳,加油!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期盼「小而美」的公視...
2009/01/17 19:39

謝謝您提供的寶貴資訊,讓人感覺還是有工作認真負責的立委。

小小台灣有個「小而美」的公視,可能比龐大組織的公廣集團適合。



韋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公視利用民粹的手法與民進黨竟然一模一樣
2009/01/16 15:12

公視自從加上了新聞和政論節目,儼然就是民視二台,中午十二點播的還是閩南語新聞,實在沒有當初設立公視的精神,照顧弱勢,令人失望,立法院應該不要向不入流的民粹手段低頭。

公視如果認為預算遭到凍結不合理,應該依法治內管道申訴,可是高層卻假公濟私,大搞民粹,以媒體假超然的立場行逃避監督之實,更利用公器在電視台不停的以跑馬燈中傷立法院,實在是不智,不只是公視,連中央社,現在的新聞報導立場都明顯偏綠,我覺得乾脆都裁掉好了,馬英九不要再被他偽君子的個性給害了!


tyu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怪難怪 ... 1
2009/01/16 10:53

因為超過 2000字不能 po 文,我把文章給切成兩段,下面是第一段內容。

這一次公視的議題炒出來後,我沒再像以前一樣地支持。最主要的原因是過去十年我看到各個公部門忽視自己角色責任,沒規劃、沒落實的策略、執行、沒有危機處理機制、沒有回饋系統、沒收集數據、沒詮釋數據的規劃、甚至沒有稽核、沒檢討,外加秘密不公開。大家做事都只要一句為民服務,連誰是民?民在哪?預計目標?落日條款?一概闕如就可無限上綱,就要拿大筆錢買設備、拿人民開刀除了營私搞績效外實在看不出成效。

我就列一下剛開始這議題被炒熱的時候,我跟別人談公視部份的話,跟大家分享就好了。(黑體字)

我依稀記得公視曾經得到很多的行政支援及金錢過,甚至超過上次我們也是這樣的支持他們行為所得到的期待後。況且公視還做一堆我覺得似乎跟他們目標無關的職業球賽的轉播。我個人想法是請公視先公佈他們過去三年如何善用上一次給的資源成效等等甚至公開他們上次拿到大餅前後的績效是否依其角色責任目標落實。

做很多事不能說他本質很有意義或是還可以多做什麼有意義的所以就要挺!如果不計成效無限上綱,那很多錢財人力會花在虛無飄渺的地方。

這次要是沒看到公視拿出實力來,為什麼要支持呢?!

-------------------------------------------------------

其實務實不是壞事。公開透明是必要的。弄清楚自己是誰,做事做人依著自己角色責任往利害關係人等的共識的目標前進是主要的。常常反思我是誰?為甚麼有我現在的工作?為甚麼有我現在的職位?為甚麼有我現在經營工作的部門?為甚麼有我工作的機構?...... 重點是這樣的生活才是知死知活誠實向前。

古人有云:「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一個機構要能中立活下去,或是說建立,一定是有人需要他。如果需要一個中立的新聞機構,應該不需大費周章去弄公視即可達到,長遠來看大學新聞社可能都比公視有骨氣。更不要妄圖公視有某種情操上的典範,因為這是矛盾的。

再來談花錢、資源配置等等經營管理議題,當自己沒有生存壓力時(亦即誠實面對自己生死),當有壓力時,不做 review 不做 reorganization,馬上就哭活不下去時,要是一個機構又覺得自己很重要時,要是一個機構最後能被支持的 #1 原因只剩「因為你們需要我」、「因為我可能有什麼用途」、「因為我很道德正義」 ~~~ 那我們這些利害關係人要怎麼救助呢?

可有看到公視很認份地公開透明的自己的過去、未來、現在的種種嗎?如果不行的話?!為甚麼我還要支持她呢?我不能因為他可能可以除去這世界的不潔我就要支持她。

如果我是公視,我會砍掉 60% 以上的業務,只接受個人小額捐款,而且沒錢就收工不做。如果因為這樣,但是台灣的人不痛不癢的話,那也許是我該裁撤的機緣到了。


tyu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怪難怪 ... 2
2009/01/16 10:39

因為超過2000字不能 po文,我把文章給切成兩段,下面是第二段內容。

其實只是一切可憐了那些熱心做事的第一線員工罷了。他們因為上面沒扮演好角色責任,無法跟利害關係人共謀目標策略方向,如實做事。每個人都是靠想像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此自然利害關係人不滿意了。人才是用出來的,這原則應該是沒錯的。能力是需求激盪出來的,這原則應該也是沒錯的。台灣這一切就是官不官兵不兵的一團糊的地方,叫兵怎麼實現利害關係人的共識呢。

既然說到這,我就再提一段事,記得當年馬要連任市長時,在北市府網站還有各局處的施政白皮書公佈。沒記錯這應該算是創舉了,不過對我們這種常常要為預算浴血的人來看實在有點無力。各位代議士委員呀,拿那麼高薪扮演那麼重要的職位的人,竟然不清楚自己角色責任目標,寫出來的東西虛無飄渺真讓人擔心他們的本職學能是不是有問題呀。那我們小老百姓該怎麼祈求上天保佑台灣讓其他連這種基本挑戰都不必面對的長官,他們怎麼帶領同仁做事呢?難怪難怪 ~~~一堆政策都是嘴說得,難怪難怪 ~~~ 一句愛台灣就可凡事無限上綱。難怪難怪 ~~~ 一句為民服務就可以動用各種公共資源。難怪難怪 ~~~ 這種社會教育已經糟蹋了台灣未來子孫的文化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宏觀節目太偏 民視 三立
2009/01/16 07:41
我在海外看宏觀

520總統就職 公視轉播一蹋糊塗 氣死人

宏觀節目太偏民視 三立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