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05 22:03:57瀏覽2451|回應0|推薦33 | |
「花開堪折只須折」,最深刻的體會居然在衣服上。 多麼美麗的衣裳,它美感的顛峰常只在一個季節。省著穿、捨不得穿,過了那個季節,明年再拾掇起來,鏡子前望望,就是不對。走樣了?過時了?眼光變了?自己身形沒大變化啊,難道衣服也會在時間裡自動脹大縮小? 搬一個地方,近的像香港與台灣,穿衣服的情緒(情調)也變了。衣服是最有在地性的:當地買的衣服,材質與式樣才適合當地的氣候;衣料的明暗色系,也最能夠折射出當地的陽光與水氣。即以台灣與香港來說,台灣氣候比較潮熱,而香港的室內溫度低,台灣可以穿明豔的絲或紗,香港則適合純色棉毛。 想通了就輕鬆了:搬家,其實是不用搬回衣服的。 帶著走也佔地方,防潮防蛀,還要抗拒時間的敗壞。裝在箱子裡是不行的,抖開舊時的真絲衣裳,在針痕的地方,竟然碎成了點點粉屑,真像張愛玲寫過的句子:「陳絲如爛草」。除了絲,皮料也需要常穿,少了體溫,少了空氣進出,皮衣會截截斷開,成為一片片飄零的膚屑。 美麗,存在於針尖上的一點,就算危顫顫小心捧著,那只是一個季節的美麗。過了,就過了,留下的只是記憶。此後,望著舊時的漂亮衣服只會心生悵然----怎麼都走樣了,我,或者衣裳,或者我與衣裳一起走樣了? * 「花開堪折只須折」,寫出這一個傳唱的句子的杜秋娘年紀很輕,那年才十五歲。荳蔻年華的少女,何等樣的敏感心思,讓她預知…未來時間的殘酷? 過了許多年,杜秋娘碰到杜牧,男詩人見了這位歷盡滄桑的婦人,是因為「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詩中提及杜秋娘年輕時寫的『金縷衣』,這「花開堪折只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句子才得以流傳後世。 美人遲暮,到了「窮且老」,那是不堪的處境了。 早慧如杜秋娘,一世的浮沈之後,那時候,她更看清楚了時光在變怎麼樣的魔術嗎? 說起來,堪折的花朵或者心愛的衣服原是警示,好像是驚幻仙子的偈語,提醒人們好景只有一瞬,而喜歡的衣服別放著,在最好看的時候就盡量穿它,千萬別省著,下一季,摸著曾經喜歡的衣裳,很可能景物全非,已經是追懷的心情了。就像突然湧過來的花香,那一瞬,香氣瀰漫鼻尖,嗅覺中似有還無的那種顫動,堪稱感官經驗的極致,就在下一瞬,香氣飄過去了,留下的只是迷惘。 所以只有須臾,針尖上的一點,「須臾便堪笑,萬事風雨散」,體驗過這美好的須臾就可以放懷笑了嗎?畢竟,那是蘇東坡的豁達,不屬於女性詩人的纖細心情。 (原刊於2010年10月 明報月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