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06 10:32:55瀏覽13608|回應23|推薦319 | |
續上篇《晚秋の日光》 奧日光 所謂「奧日光」,其範圍是以中禅寺湖為中心,然後往北方的日光連峰西麓延伸,一直到金精峠附近為止,主要景勝地包括:華嚴瀑布、半月山、男体山、菖蒲ヶ浜、竜頭滝、戦場ヶ原、湯ノ湖、光徳牧場等地。 交通:JR日光駅or 東武日光駅前,搭乘往中禅寺温泉・湯元行的東武バス,在中禅寺温泉駅下車。 我們自霧降高原回到日光市街已經下午快四點了,沒時間閒逛便搭上巴士,目標位於中禪寺湖畔、我們欲下塌的旅館前去。 我們在「男體」身上纏繞、緩緩的爬升,這條著名的「いろは坂」,由男體山的東麓爬升到西南側的山腹,其實就是前往奧日光必經的道路。 什麼是「いろは坂」? 日光市街是以男體山(2484m)為信仰中心而發展起來的市鎮,其地理位置就在男體山的東南麓、海拔約500m的細長地帶。 中禪寺湖則位於男體山的西南側、海拔約1269m,是男體山噴火時,岩漿阻擋了大尻川(大谷川源流部)所形成的,為日本最高的大湖。 「いろは坂」是日光市街與中禪寺湖之間的一段道路,屬於正式名稱為国道120号線的一段。因為兩地的標高差達 700多公尺,必須以曲折盤繞的方式進行,而又為避免壅塞或事故,所以道路又分為上、下兩條坡道。下坡向的「第一いろは坂」有28個彎道、上坡向的「第二いろは坂」有20個彎道,加起來總共有48個彎道。因為日文字母有一種「いろは順」的繞舌讀法,其讀音正好也是48個字母,所以這條路就稱為「いろは坂」。 大約是55分鐘的車程,我們在中禅寺温泉駅下車,因為天黑前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決定再去趕一個距離最近的景點。 華厳の滝距離中禅寺温泉駅只有徒步五分鐘路程,是奧日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傳說此瀑布為勝道上人所發現,並且以佛教経典之華厳経來命名。 華嚴瀑布主要是因為中禪寺湖(深達163m)的水壓太大造成湖底的漏水,再經由岩層滲出的地下水所匯集而成的,是中禪寺湖唯一的出口,而其下游便形成流經日光市中心的大谷川。 奇怪的是,因為水深的對流現象、加上強烈的西風,使得中禪寺湖從未出現全面結冰的情形,反倒是氣勢滂薄的華厳の滝,在冬天竟會被結成滝柱(我們第一次造訪時看到的景觀)。 ↓華厳の滝落下口之幅寬約9m、落差97m,由大岩壁上一氣落下。此瀑特殊之處在大岩壁的中段,另有寬50m、落差26m的12滝由岩縫滲出,為日本3名瀑之一 【日本三名瀑】那智の滝(和歌山県)、華厳の滝(栃木県)、袋田の滝(茨城県) 。 中禪寺湖畔の散策 打從明治・大正時代起,中禪寺湖一帶即是歐美外交官的度假勝地,各國紛在湖畔築居別莊或大使館。我們住宿的「ホテル湖上苑」,就是由舊外國大使別荘於1923年所改經營的旅館。 ↓ホテル湖上苑位於男體山側的中禪寺湖畔(北岸),所有的客室(10間)都擁有美麗的湖光山色 湖上苑是一家小而美,而且最貼近湖面的旅館,尤其是當你在泡湯的時候最能體會。 ↓湖上苑的溫泉引自湯元源泉,泉質為乳白色天然硫黄泉的「美肌の湯」、採100%完全放流 行程第二天,晴朗得叫人意外,泡過晨湯後,我們穿著浴衣在湖畔散步,享受優閒的湖光秋色。 ↓中禪寺湖畔仍然有艷麗的色彩,在這秋天的尾巴 ↓國道120号線公路沿中禪寺湖北岸一景 因見山頭已枯黃,預估再往北走也不會有更精彩的楓紅,於是退房後,我們便順著120号線公路往回走。所以嚴格來說,我們並未真正進入奧日光,頂多只到奧日光的起點。 這一天的行程大概是:先去探訪中禪寺,接著要登一座小山到明智平觀景台,然後再從明智平搭車回到日光市區,晚上的落腳處在鬼怒川溫泉鄉的飯店。 中禅寺温泉~ 立木観音前有區間巴士可搭(所要時間 約7分)。如果徒步也只需20分鐘,順便可逛逛參道商店街。 ↓中禪寺的山門(仁王門) 中禅寺是日光山的開祖、勝道上人在成功登上男體山頂後,西元784年於登山口附近(中禪寺湖北岸)所建立的修行道場,同時作為天台宗輪王寺(世界遺産)的別院。 ↓前方正面的低矮建築為中禅寺本堂,後方建於高台上的是中禅寺五大堂 中禅寺本堂內安置本尊「十一面千手観音像」、像高約5m,據說為勝道上人親手刻作之立木佛像,中禅寺因此也被通稱為「立木観音」。 (堂内禁止攝影) ↓「立木観音」(十一面千手観音像)為平安時期的作品,被指定為国の重要文化財。隨侍左右之四天王像為源頼朝所晉供的(本圖轉貼自日光觀光協會網站) 明治時代(1902年)在一次暴風雨中,男體山發生土石流現象將整座寺院沖流到中禪寺湖中。三天後,「立木観音」佛像奇蹟似的出現在中禪寺湖東南岸、正對男體山的位置,中禪寺也因此才遷移至現址。 五大堂是為紀念勝道上人開山1200年而起建,並於昭和44(1969)年完成,建築風格是參考京都的清水寺。堂内安置以不動明王為中心,其他還有降三世明王、軍荼利王、大威徳明王、金剛夜叉明王等五大明王像,為江戶時代的作品。五大堂的天井有一幅壯觀的「大雲龍」畫作(14m×6m),作者為文化勲章受章者的日本画家-堅山南風。(堂内禁止攝影)↓「五大堂」外迴廊是絕佳的觀景台,男体山近在眼前、此外中禅寺湖、日光連峰都盡覽眼底 在中禪寺的高台賞景已經如此了得,中禪寺後山上的觀景台想必更加不得了,不過那還得耗費一番勞動才能到達,這麼辛苦的事......就交給我們吧。 中禪寺溫泉(1269m) ⇒ 45分 ⇒ 茶ノ木平(1625m) ⇒ 2時間 ⇒ 明智平展望台(1373m) ⇒ 5分(纜車) ⇒ 明智平(1274m) 中禪寺溫泉(1269m) ~ 茶ノ木平(1625m)以前,這段路至少有纜車可搭到「茶ノ木平」,不過現在纜車已經廢止了。 ↓「茶ノ木平展望台」標高約 1600m,正好位於在中禪寺的後山上,是眺望中禪寺湖、日光連峰的最佳地點,遠處的日光白根山為關東地方最高峰茶ノ木平(1625m) ~ 明智平展望台(1373m) 茶ノ木平是一個高原台地,這裡擁有廣闊的自然落葉林,所以接下來便是要穿越這片起伏不大的森林,基本上路還滿好走的。↓茶ノ木平是一片廣闊的自然落葉林 ↓茶ノ木平~明智平間的觀景台,此處為眺望男體山的最佳地點 ↓明智平展望台是由華厳の滝的正面眺望整個奧日光的著名觀景台。由遠而近:日光連峰、中禪寺湖、男體山(右)、中禪寺湖溫泉鄉、華厳の滝、白雲の滝(右下) ↓「明智平展望台」往東眺望,下方為明智平及纜車站,遠方為筑波山(877m),甚至更遠的太平洋 明智平是位於上坡向「第二いろは坂」結束處的一個小平原,也就說國道120号線公路有經過此處,不喜登山者可搭巴士在此下車,再搭纜車上展望台。 「明智平」是由振興輪王寺的天海大僧正所命名,因此傳說當年在京都本能寺刺殺織田信長 謀反的明智光秀,事發後雖被追殺但並未死,而是逃到此地並化名為天海大僧正。更有甚言,明智光秀的謀反事件,根本就是德川家康 所策動的。 ↓由「明智平展望台」眺望下坡向的「第一いろは坂」、著名的28個彎道 ↓明智平展望台(左,1373m) ⇒ 明智平(右, 1274m),搭纜車約 5分鐘
下山後,我們便搭巴士回到東武日光駅,然後再轉搭鐵道到鬼怒川溫泉鄉。 鬼怒川溫泉鄉 鬼怒川發源於關東北部的鬼怒沼,全長176.7km由北而南貫流整個關東平野,因上游部為火山地帯、所以沿河川形成有奥鬼怒温泉郷、女夫渕温泉、川俣温泉、湯西川温泉、川治温泉、鬼怒川温泉、日光湯元温泉等溫泉地。 其中,位於最下游的鬼怒川温泉,因佔交通地利之優勢、又有日光風景區當靠山,自然博得東京人短假休憩的最愛,也因此發展成關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大溫泉鄉。 交通:搭乘東武鐵道日光線,在下今駅換乘鬼怒川線,在鬼怒川溫泉駅下車,約30分鐘 ↓鬼怒川溫泉駅前的紅葉火樹 ↓鬼怒川南岸為鬼怒川溫泉駅,北岸為鬼怒川公園駅,而溫泉旅館就紛紛矗立在之間的河谷兩岸 ↓鬼怒川温泉的名物「鬼怒川ライン下り」,是由鬼怒川温泉駅附近的乗船場起,乘舟順流而下約 6公里(40分鐘)的溪谷之旅(営業期間 : 4月中旬~11月下旬 ) 不過,鬼怒川温泉應該是Rinka印象中最差的溫泉鄉。主要原因還是在"假日造訪"惹的禍,因為當天到處旅館都人滿為患,我們只得住到一家最差旅館的最爛房間。 鬼怒川・龍王峽 龍王峽位於鬼怒川温泉與川治温泉的中間,由白龍峽、青龍峽以及紫龍峽三部份所組成,是眺望由鬼怒川所創作的大自然藝術品之景觀地,在日本「全国観光地百選渓谷」之中,名列第五。 交通:由鬼怒川溫泉搭東武鐵道巴士往川治溫泉行,十五鐘在龍王峡入口駅下車 。此道路為著名紅葉道路(日塩有料道路もみじライン)的起點。 ↓龍王峡入口處有商店及寬廣的停車場 龍王峡的主要景點集中在白龍峽區段,沿河兩岸設有完善的自然研究步行道,往返 3公里約需1.5小時,可讓遊人輕鬆的在森林、奇岩、青淵溪谷、瀑布聲之間散步,尤其在楓紅時節造訪更是景色滿點。 むささび橋巡回路線:五龍王神社→虹見の滝→虹見橋→対岸散策→むささび橋→ミズバショウ群落(初夏)→竪琴の滝【約3km・1.5時間】 ↓由入口的鳥居順溪谷曲折小道而下,首先當然是去拜訪在岩頭上擔任鬼怒川、川治温泉守護神的「五龍王神社」 ↓虹見の滝在接近步道起點處,匯集野沢之清流而落入鬼怒川中,在陽光照射時常有一道彩虹出現,背後的虹見橋為鬼怒川的最佳賞景點 我們決定與遊客反向(逆時針)行走步道,這樣至少前半段路不必跟人擠。 ↓竪琴の滝 ↓遊步道通過水芭蕉(ミズバショウ)群落 ↓白龍ガ淵可見青潭與白岩的對比色彩,這是觀察含有海底火山流出礦物質的流紋岩,淡白色的石基是石英結晶所釋放的光澤 ↓むささび橋(鼯鼠橋)為白龍峽區段的終點,我們由此巡迴到左岸 ↓由左岸眺望虹見橋 我們很輕鬆的走完遊步道,繞了一圈又回到虹見橋,據說只有從此橋中央往鬼怒川上游的峽谷眺望,才能顯現出「龍王」的威容。 ↓龍王峽是因二千二百多萬年前,海底水山的活動所噴出的火山岩、然後經年累月被鬼怒川所侵蝕而形成今日壯麗的溪谷景觀。由於其兩岸岩石分佈形狀,使得鬼怒川看起來酷似一條正在峽谷穿梭的龍,故此而得名 ↓由虹見橋往龍王峽下游眺望,景觀也不俗 延伸閱讀: 相關連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