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01 10:49:24瀏覽1624|回應0|推薦4 | |
常不輕菩薩與四眾行者心靈的共鳴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聚。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對此段經文,末學有兩點心得: 第一,從佛陀說其本生,自善慧行者被然燈佛授記起,至各道輪迴學習止。都具備一個共同特性。佛陀極其聰慧且有高於常人的覺性,所以在各道扮演各種角色均能「諸法如義」,而非糊理糊塗。 所以解讀這段經文需要有親身體會,『是比丘凡有所見』此見不是眼見,而是四眾在行住坐臥當中,如一句安慰激勵的言語,扶起心靈的跌倒者。剎那間展現出生命的光輝時(行菩薩道),常不輕菩薩見到了此生命的展現,對其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這句話是說:哦!仁者,這就是!就是這樣用您本具之覺性,如是作,您一定能成為大覺悟者。 卻不要以為常不輕菩薩看到人就亂拜,法華經說明諸佛出世因緣,唯一大事爾,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慧能大師解釋的最好,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所以常不輕菩薩為了引發眾生之覺性,當眾生覺性發動時予以頂禮肯定。但是又為什麼被四眾行者當成瘋子呢? 因為四眾行者有時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了自然的覺性,常不輕菩薩能『領慧』,四眾行者卻不能『領慧』。何以故?因為四眾行者認為神通才是覺,說法如天花亂墜才是覺,佈施予人珠寶才是覺,或大放光明才是覺,就無法領慧,見自己小過能改之就是覺,扶人一把就是覺,陪人走一程就是覺,止步談話亦是覺,日常小事都是佛事。所以當自己在日常小事上有覺,而常不輕菩薩予以肯定時,四眾行者個個卻對常不輕菩薩是『嗤之以鼻』,因為不信成佛之道竟在日常小事。 第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聚。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句話要與四十二章經配合了解,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有人以為道在文字般若裏,佛卻說,要從文字中得,難矣!那要在哪裡得?在生活中對一切人事物『感受、領悟、覺醒』。當對方有感受、領悟、覺醒時,常不輕菩薩即刻予以頂禮肯定。 所以,這段是要叫人離開文字相,落實到生活面。若一直如未見性之時的法達比丘,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若強調讀誦經典即可,如是鼓勵人鑽研佛典,卻無法引人進入生活,有何益處?難怪佛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如惠能大師說: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誦經不明己,與義做仇家。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