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09 09:50:42瀏覽538|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43) 盡無盡解脫法門(九)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生命成長都是在「生命整體」中得以發生並成就,相互成就中無有施與受的分別。生命學習者隨時觀照自己,發現當眾生帶著煩惱或疑惑來求解時,不只是來求者受益,生命學習者自己更是從中得到大利益。當這種經驗多次累積之後,生命學習者肯定「教學相長」這個理念,因此不認為來求者是「來求者」,而是認定來求者是「我的好老師」。釋迦牟尼佛提醒我們,當我們遇到「來求者」時,我們當下能生如是念否? 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生命學習者不斷的提醒自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認為自己是全知的,也不被自己的「所有」綁住,不論是外在的成就,或是內在的觀念見地,生命學習者皆能捨,如此不著「邊」而能入「摩訶」,當能如是方具「一切智」想。一切智是佛智,是大覺悟者的智慧,大覺悟者不被所有所拘,故能成就「一切智」。生命學習者當常觀照:我們是否還執著某些?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凡夫常落淨妄,見毀戒人常起懲戒之念,恨不得壞人馬上得報應。釋迦牟尼佛認為,生命學習者不該如此,反而要體會上天的仁慈,讓毀戒之人有悔改學習的機會。因此勉勵生命學習者見到毀戒人,第一要起救護的念頭,至於因果業報自有因果律的執行。 請延伸閱讀:愛能遮蓋許多的罪(一)至(四) 諸波羅密,為父母想;波羅蜜是到彼岸,是「成了」之意。不管是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十度(六度加上方便、願、力、智)這些都是成就生命成為覺悟者的外在根源,所以說: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三十七道品(四念處: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法如法)(四正勤:四種精進,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菩提分,是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念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八正道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生命學習者不離這些道品之法,因此說這些道品之法是眷屬。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