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華前加行--開示悟入佛知見(十五)菩薩行--布施(二)布施非布施是布施
2016/01/27 18:48:38瀏覽447|回應0|推薦0

法華前加行--開示悟入佛知見(十五)菩薩行--布施()布施非布施是布施也

2.古今中外社會的問題所在

 

(1)   民以食為天: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因為食是色身生存的首要條件;在現代社會的分工制度下,必須個人有所得,以交換養生的食物。

 

(2)   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所得分配上,因個人因緣條件不同,才能有高低之別,技能是否配合時代需求,皆產生所得分配的不均,有的富可敵國,有的貧無立錐之地,貧富的不均會引起各種問題。

 

 

(3)   獲取所得的方式:理論上有各取所需與各取所值兩種方式,在非市場經濟的社會,透過政府強力的分配,大家有工作,但上下不會差很大,屬於各取所需。但在市場經濟的社會,一個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以及該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貢獻度、替代度的不同,個別要素產生不同的價值,透過市場供需的自然調整,個人依所值獲取所得。

註:簡單的說生產要素有土地、資本、勞動、知識;土地泛指陸地、海洋、空間及其中所生產的原料;資本包括資金與設備;勞動是提供勞務者的技術、經驗與品格;知識是最具競爭力核心的資源,指的是不讓競爭對手超越的專業領域,是無法用金錢買賣的。

 

(4)   各取所需窒礙難行的原因:當一個社會實行各取所需的方式時,因著人性的軟弱,對生命的無明,眾生常現慳貪、毀犯、嗔恚、懈怠、散亂、愚痴六病,努力與不努力的都得一樣多時,無明眾生選擇了不努力,以致整體的生產反而不足了。因此各取所需在眾生生命不成熟時窒礙難行,很難達到《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5)   各取所值的原因:因著各取所需的窒礙難行,亦因眾生無明貪慳,因此絕大多數依循各取所值的方式,但也種下不均的因,甚而可能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果。

 

3.布施是各取所值的補救,亦是各取所需繞道而行

(1) 分配不平該如何解?家庭是天然的生命一體,兄弟姊妹互相幫忙,是天經地義。大家可閱讀《王鳳儀言行錄》中的的故事,王鳳儀在窮困時盡孝道奉養爺爺與父親;在弟弟賭輸財產時,三次將自己的財產分與弟弟,只因他是弟弟這麼一個簡單的理由而已。

      超越家庭之上的是親族,例如范仲淹的「義田」。范仲淹尚未富貴顯達時,他曾經立志設置義田,照顧貧困的鄉親,但他為官三十年一直無力完成,直到後來他當了招討使,參與朝廷大政,才有足夠的俸祿和賞賜,來達成願望:他在家鄉附近購置一千畝的良田,然後選擇族中年長且賢能的人,掌管財物收付及資金的調配,以救濟貧困及親族的人。且鄉親遇嫁娶婚葬,都有補助;曾當官而今退職在家,或等待新職的人,也給予救助;如果當官任職了,就停止補助。他去世後,後代子孫也都能繼承他這項濟助族人的遺願。

      超越親族之上的是社會,第一是政府的保護,第二是大眾的布施。有時政府的補助受到法令限制而顯得緩不濟急,此時社會大眾的布施,透過慈善團體的運作,就是及時雨。透過這三種布施都能彌補分配不平所造成的困苦。誠如聖賢言「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因此說布施是各取所值的補救,是各取所需的繞道而行。

 

(2)   布施的次序與時機:色身是載道器,所以在娑婆世間財施是優先被執行;當一時之窮被解決時,緊跟著有法布施,令受施者增長智慧與福德,以種下善因,能出老病死三畏。

 

(3)   布施的原則:三輪體空:施者、受者、所施之物是布施的三輪,不存於心稱為三輪體空。三輪體空也表現出菩薩對所作福德不應貪著。如《金剛經》「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4)   為何要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符合「生命一體、相互依存」生命準則。若真能體會生命一體,布施不是布施,布施是生命的共享。因為大家都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一切都是摩訶空中的流動,外相中的布施,只是大我中右手的東西轉交左手而已。若生命學習者將自己融入生命大海,就體會無施者、無受者、亦無所施之物。若無法三輪體空,那是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不名菩薩。

 

(5)   我們是施者?是受者?從出生到現在,從生命一體看我是受者,感恩一切布施主,所以當我們有多餘時,我們學習布施與群體共享。我是生命乞士()

 

(6)   布施的方便:不食嗟來食的啟示,訴說人性中對尊嚴的渴求,因此布施時必須「感恩、尊重、愛」,有適當時候若以工代賑則更能彼此圓滿。

《禮記》不食嗟來食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ㄇㄟˋ)輯屨(ㄐㄩˋ),貿貿然來,黔敖左奉(ㄆㄥˇ)食,右執飲曰:「嗟!來食 !」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註:生命的乞士

咦!應該是「生命的啟示」吧?

不!真的是「生命的乞士」。

  昨天傍晚到家,看見一掛號信通知單。因為離晚飯時間還早,所以想先到夜間郵局拿信。內人交代,剛買鳳梨時忘了向老闆拿梅子粉,等會到公園邊跟賣鳳梨的要梅子粉,女兒要沾著吃。

  很快的,到了公園邊,一輛小發財車賣鳳梨,老闆卻說:我們是農民自產自銷,沒準備梅子粉。顯然地,這個重要任務要另想方法解決。

  夜間郵局在文化路總局,記憶裏文化路上不就有水果攤嗎!看來!直奔文化路,二件事一併解決。

  到了郵局,順利地拿到掛號信,出來順路找記憶裏的水果攤。哇!不見了!怎麼辦呢?沒關係,回家的路上,有熟悉的冰果店,買一包吧!

  到了冰果店,熟識的老闆拿出梅子粉,說:「我們現在不用了,這一堆十包都送給你。」末學這時若掏錢出來,老闆一定不高興。那麼就當一次「生命的乞士」吧。

  回到家,菜都煮好了,但是糙米飯還沒好。內人要趕著去上課,催著末學到附近幫她買全麥饅頭,末學拿著20元買了兩個饅頭回來。

  邊走邊想:一個10元,好像是非常公平地買回來的。但是真的只有10元時,能請農夫幫我種地、鋤草、收割、磨成麵粉、和成麵團、做成一個饅頭嗎?看來是不行的。所以今日以10元換回一個饅頭,這中間末學獲取了許多額外的利益。而這些額外的利益,其實是社會許多人的布施奉獻。

  所以當我手心朝下拿著10元交給老闆的當時,這件事的真實面,末學的手心是向上的,接受了許多人的布施。所以不是末學買饅頭!而是末學得布施。所以末學是「生命的乞士」。

  每個人都是「生命的乞士」,同時在某一方面又都是「生命的布施主」。原來生命是一體的,沒有一個是可以缺少的。您幫我,我幫您。誠如《金剛經》的概念:布施非布施是布施也

  佛陀在《佛遺教經》,教比丘們常常摸摸自己的頭,因為「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就這麼能看見生命的一體觀。不驕傲、但能謙卑和睦的一起生活,煩惱就少掉一大半了。(2006.10.12)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4497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