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22)寫在香積佛品之前—從小轉大(五)
2010/09/15 13:46:11瀏覽748|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22)寫在香積佛品之前從小轉大(五) 

通達佛道必先入不二。【佛道品第八】維摩詰大士以偈答覆「普現色身」菩薩,菩薩不拘於相,或以正面「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或以反面「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甚至亦可「一切國土中, 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更能下心「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看過這首偈,有人只取自己要的「正面的」,那是小。願行全部者,方是大。大者,視可佈的下三途亦為天堂。 

那首長偈說後,令人震撼,令人不禁思惟「如何能作得到」?【入不二法門品第九】這時維摩詰大士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原來「不二」是通達佛道之門。 

生命之道在於共說。有法自在等三十一位菩薩樂意宣說自己如何入「不二法門」,而三十一位菩薩各各說已,亦請教文殊師利菩薩是如何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菩薩樂意往上加,文殊說已,請維摩詰大士再往上加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若由維摩詰大士獨說,那是小。現由三十二位菩薩共說,與大眾分享自己的經歷,令自己的經歷成為整體的果實,是大。我們仍習慣等著大師開講嗎?還是貼來貼去都是上師的文章? 

入不二前必落於二。三十一位樂意宣說自己經歷的菩薩們,在入「不二法門」之前,不論是哪一高度的生命層次,皆曾落於二境,在二中艱難的學習,不論是:生滅為二;我、我所為二;受、不受為二;垢、淨為二;一相、無相為二;菩薩心、聲聞心為二;善、不善為二;罪、福為二;有漏、無漏為二有為、無為為二;世間、出世間為二;生死、涅槃為二;盡、不盡為二;我、無我為二;明、無明為二;色、色空為二;四種異、空種異為二;眼色為二;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佛、法、眾為二;身、身滅為二;身口意善為二;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從我起二為二;有所得相為二;闇與明為二;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正道、邪道為二;實、不實為二。 

門曰不二,路是多條。聽了三十一位菩薩的分享,對於執著某種二的生命學習者,我們學習能等待,能等待者為大。因為在生命成長過程中,生命學習者自然先偏一邊,並且努力的往自己認為對的一邊移動。然而同時卻看到,站在對面的生命學習者,也沒像想像中的那麼錯誤不堪,這時生命學習者開始有「疑情」。有疑情的存在,就有機會突破,而找到不二法門。雖說是「不二」法門,但入處還真的很多,各種層次,各種角度,處處可入「不二」方是大。 

在自悟而不是完全的依賴。這三十一位菩薩自述突破二境的經歷,不是聽文殊師利與維摩詰大士對談之後而得,而是菩薩在生命成長過程中,在人事物當中慢慢體悟揣摩而得。因此生命的成長雖有善知識的幫忙,但如《六祖壇經》云: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由此知依賴者是小,能肯自己學習為大。看了這三十一位菩薩的例子,讓我們由小轉大。

請延伸閱讀: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86-217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441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