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42人生長流石無數
2018/12/21 13:42:22瀏覽304|回應0|推薦1

人生長流石無數

江中一石毀千舟,舟子遠望生畏心

若逢老手心已定,朝前撐篙旋轉安

人生長流石無數,毀舟遍佈岸邊塚

持般若波羅密多,輕舟已過萬重難

 

(五十九)

空舟本自性,載物何其多

若遇急險灘,舟人調度活

本諳識流水,奈何暗礁縮

棄物保舟體,慈行終善果

    癸未年十二月初一日

 

  人生長流石無數,毀舟遍佈岸邊塚。生命學習者無法一次即能成就,因此分段生死再次來學習。以人世的觀點看,從生至死乃順流而下無法逆行,其中苦難無數,許多人無法度過,故云:人生長流石無數,毀舟遍佈岸邊塚。

 

  持般若波羅密多,輕舟已過萬重難。觀自在菩薩與舍利弗尊者分享自己的心得,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故偈云:持般若波羅密多,輕舟已過萬重難。

 

  如何是「輕舟已過萬重難」?何謂「輕舟」?棄物保舟體是為輕舟,要言之「無物」「無我所」。所謂無物是有物而不被物所執。何謂「萬重難」?豈不是「江中一石毀千舟」。又云:「人生長流石無數」。表面看來石是苦難、是障礙,若仔細推究,「於眼識色已。愛念.深著。貪樂身.口.意業。」是石。如《雜216》。因此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聲香味觸法時,能不生愛念、深著,不貪樂身口意業,即是輕舟已過萬重難。

 

  如何是「持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是智慧解脫,寫偈的行者以畫面來描述,面對江中一石,《雜216》如是描述「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沈沒。」那老手就不同了「若逢老手心已定,朝前撐篙旋轉安」,何謂心定?是六根與六塵當觸之時,修行老手持根本作意,以「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照見五蘊皆空,對六塵當一其心,心不起苦、樂兩邊。是名律儀。而「無偏愛,心不受」,是「應無所住而生心」。即是「不生愛念.深著。不貪樂身.口.意業。」

 

  般若波羅密多的善巧。慧能大師言:「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波羅蜜。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般若波羅密多是智慧解脫,簡言「應無所住而生心」,這句話是很好,但缺實踐的路。佛陀建議的是「賢聖法.律無上修根」來達到。《雜282》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若逢老手心已定,朝前撐篙旋轉安。老手心定是因為識途老馬,故老手的特色是對六根、六塵「如實知」。當行者能在六根六塵中如是鍛鍊,如世尊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樂更住。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疑惑已。不由他誤。常安樂住。」對一切法如實知,則面對「愛念.深著。貪樂身.口.意業」欲起之時,生命行者自性起念,照見五蘊皆空而不染,當下轉識成智,旋轉而過。

 

《雜2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小水耳。云何聖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深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沈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此世.他世絞結纏鏁。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身.口.意業。如是貪.恚.癡.老.病.死。亦如是說。如五根三經.六根三經。亦如是說

 

 

《雜阿含250

  ……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

  ……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若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雜23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

若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

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2211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