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41芒草隨風飄四方
2018/11/22 22:47:06瀏覽227|回應0|推薦1

 

人生無由似芒草,結穗隨風飄四方

輕輕落下無定點,三川九嶽皆有形

若入溪邊平舍屋,明日蒼茫又一片

 

  三川九嶽皆有形。這句是解開此偈的關鍵,未領悟生命本來面目無相者,有「我、我所」,因被有形外相所執也。因此不論歷經了無數次的分段生死,凡夫始終為四相 (外相的生住異滅) 所遷,芒草再世依舊仍是芒草。因此偈云:若入溪邊平舍屋,明日蒼茫又一片

 

  飄與定。這首偈,文詞表面寫「飄」,字裡行間卻說「定」,若為小棉丸或是芒草則隨風而飄,輕落無定點。但若是石柱入地,四方風吹不能令動。無智慧者隨他人起舞者是隨風芒草。能自己思惟而能生眼、智、明、覺者是入地石柱。

 

  風從何來?《雜阿含398》描述「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當我們缺智慧,自己少正思惟,習慣從他人聽聞又不加思索地接受,他人的言語就成為風,而這風決定了我們的方向。這種行者是輕若鴻毛。

 

  八風?「利衰、苦樂、稱譏、毀譽」這四組八種狀態,是當生命學習者未能體悟生命本來面目時,有「我、我所」,因此六根接觸六塵時,難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而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不能將之為空,專思酬害。念念之中,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因此被八風所吹。綜上兩段所說,人生之所以被風所吹,實由自己無智慧也

 

  因陀羅柱不隨風動。《雜阿含398》說,「如因陀羅柱。銅鐵作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若於四聖諦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為何如實知四聖諦就是智慧堅固?因為四聖諦是正思惟的成果,生「眼、智、明、覺」是正思惟的過程。能生「眼、智、明、覺」者,即生命本身的智慧作用。故說:能如實知四聖諦即智慧堅固,智慧堅固者重如泰山。

 

  葛拉瑪經的啟示。世尊說法強調聞法者不要盲從,一定要自我思惟。生「眼、智、明、覺」,世尊如是正思惟生眼、智、明、覺,而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吾等亦當效法世尊,當對一切人事物正思惟,生「眼、智、明、覺」,雖未能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益趨近智慧堅固是必然。

 

《雜阿含398如實知四聖諦就不會人云亦云,如因陀羅柱不隨風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小綿丸.小劫貝華丸。置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於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

 譬如因陀羅柱。銅鐵作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399如實知四聖諦就不會被外道動搖,如石柱不隨風動。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石柱。長十六肘。八肘入地。四方風吹。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斯等沙門.婆羅門至諸論處。無能屈。其心解脫.慧解脫者。能使餘沙門.婆羅門反生憂苦。如是如實知.如實見。皆是先世宿習故。使智慧不可傾動。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葛拉瑪經(KALAMASUTTA) 取自巴利<增支部>

 

 當時,葛拉瑪人們來見世尊。一些頂禮世尊後坐到一旁,一些葛拉瑪人頂禮世尊跟世尊談一些話後才坐到一旁,一些報告他們的姓名、字號後才坐到一旁。

 

   有卡莎佈塌區的人坐在一旁跟佛陀世尊說:「我畢恭畢敬地頂禮世尊,請問世尊:有一些婆羅門和出家人,來到卡莎佈塌區,他們說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別人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但別的出家人和婆羅門當他們來到卡莎佈塌區,也是說自己的法是好的,讚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別人說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我禮敬世尊,我們很懷疑在他們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誰的法是謊言呢?」

 

 修行信任的規則

 世尊說:葛拉瑪人們!

  你們的懷疑是對的,你們是應該懷疑的,是應該的。

  葛拉瑪人們!你們要:

 一、不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2035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