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26 22:53:04瀏覽1940|回應0|推薦1 | |
五蘊熾熱與五蘊皆空
五蘊熾熱與五蘊皆空。四聖諦苦集滅道,首先得知苦諦。梵文(Dukkha),漢傳佛教一般譯為「苦」,或者「苦諦」,從梵文語義學上來說,是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寧」的意思。可對應為現代描述的「痛苦」、「悲傷」、「焦慮」、「不滿」、「沮喪」等感情。《增一阿含》「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五盛陰苦又稱五蘊熾熱,而五蘊之所以生苦,是往外取、貪愛、攀緣,而不清淨故。五蘊皆空是五蘊不取而清淨,是故:《心經》觀自在菩薩行身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蘊與五取蘊。「五蘊」,是五類不同的要素,同類相聚。每一類都包括很多次級要素,所以叫蘊,蘊就是聚集的意思。五蘊與五取蘊不同,一清淨,一染著。最大的差別在於五取蘊是從煩惱而招感,認為是可取、可得、可住、可著的,有觸、受、愛、取、有在作用;而五蘊僅有觸、受在作用。稱為五取蘊的是凡夫,稱為五蘊的是覺悟聖者。由於聖者未入涅槃前,其五蘊依然在世間運作,此時,觸、受也就亦在作用。因此對生命學習者來說,令自己從染著的凡夫,提升至覺醒者,如何「不取」是關鍵。
取是染著。取不是忽然形成的,是一步步薰染累進而來,愛與欲相應,心恒染著。在《雜阿含58》「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而凡夫五蘊正是有此特性,所以五蘊熾熱是為必然。
取的過程與結果。取 = 愛、貪、喜俱 = 《金剛經》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 = 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果位想 = 《無量義經》眾生四相所遷 = 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
取之根本在於不見自己本來面目。當未覺醒的眾生,不見「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的本來面目。外認四大五蘊為己,不知有三世,執著人死如燈滅,故生我相、我所,以利益自己為生命原則,就自然認為是可取、可得、可住、可著的,如《無量義經》「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
佛說故事。我們若從佛本生的故事來看,善慧行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然燈佛授記,再經六佛,十萬劫,歷經各道,在不同時空,時而演王子,時而演隊商主,又演賢者,也演國王。亦不棄演大象、牛、馬、鹿、甚或演樹神、亦演帝釋天,但都演得諸法如義(宜),外相或有不同,但是「本來面目」何曾改變!在不同時空,以不同的面貌來經歷生命,成熟自己的生命,導引他人的生命。但都是同一個祂,成佛時號釋迦牟尼的那個生命。
上界開個窗口。雖然佛說了三世輪迴、分段學習的真理,但是眾生剛彊,口說要眼見為實方符科學,因此上界憐憫眾生,用許多瀕死經驗告訴眾生,是有一個不生滅的存在,而台灣的靈異事件:朱秀華借屍還魂,亦是一個生命的窗口,能讓吾等藉此窗口,印證自性的本無生滅。若吾等肯藉由這些窗口信入生命的本來面目,則對吾等的色身需要多少財富、名聲、享樂的標準,自會往下調整。而對於自身在此分段生死中,該如何展現使生命有意義,這個議題我們會深思。當如是轉變之時,吾等較易離「取」。
以七處善對治取。當生命學習者領悟「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的本來面目,他會珍惜這一段生死,通過生活來成熟生命、展現生命。然而光有智慧仍然不夠,還須善巧方便來輔助。佛陀提供七處善、三種觀義來幫助我們如實知,如實知後能離,離則不取,轉五取蘊為五蘊矣。如是轉五蘊熾熱為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請延伸閱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九)照見五蘊皆空(小結於七處善)
參考經典: 相應部48.6《蘊經》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會你們解說五蘊及五取蘊,你們要仔細地諦聽。」 五蘊 「比丘們,什麼是『五蘊』呢?」 「一切所有的色,無論它們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身內的、身外的,粗大的、微細的,美好的、醜陋的,遠處的、近邊的,都稱之為『色蘊』。」 ……… 「一切所有的識,無論它們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身內的、身外的,粗大的、微細的,美好的、醜陋的,遠處的、近邊的,都稱之為『識蘊』。」 「比丘們,這些稱之為『五蘊』。」
五取蘊 「比丘們,什麼是『五取蘊』呢?」 「一切所有的色,無論它們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身內的、身外的,粗大的、微細的,美好的、醜陋的,遠處的、近邊的,從煩惱而招感,認為是可取、可得、可住、可著的,都稱之為『色取蘊』。」 ……… 「一切所有的識,無論它們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身內的、身外的,粗大的、微細的,美好的、醜陋的,遠處的、近邊的,從煩惱而招感,認為是可取、可得、可住、可著的,都稱之為『識取蘊』。」 「比丘們,這些稱之為『五取蘊』。」
《雜阿含46》對待五取蘊:「滅而不增。寂滅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58》時。彼比丘為佛作禮。還復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 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 更有所問。世尊。云何名陰。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是名為陰 …… 佛告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若緣受.想.行.識生喜樂。是名識味。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於受.想.行.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
《增一阿含》 「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 「彼云何名為苦習諦?所謂習諦者,愛與欲相應,心恒染著,是謂名為苦習諦。 「彼云何名為苦盡諦?所謂盡諦者,欲愛永盡無餘,不復更造,是謂名為苦盡諦。 「彼云何名為苦出要諦?所謂苦出要諦者,謂賢聖八品道,所謂正見、正志、正語、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名為苦出要諦。 「如是,比丘!有此四諦,實有不虛,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諦。諸有眾生,二足、三足、四足,欲者、色者、無色者,有想、無想者,如來最上。然成此四諦,故名為四諦。是謂,比丘!有此四諦。然不覺知,長處生死,輪轉五道。我今以得此四諦,從此岸至彼岸,成就此義,斷生死根本,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無量義經》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
……善男子。以是義故。故知說同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雜阿含4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 觸集是受集……觸集是想集……觸集是行集……名色集是識集 ……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觸時當如何?如何明觸?根本做意;如理作意,以「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觀一切
《雜阿含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