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含偶得(2)正見的察覺基礎
2020/06/25 21:35:02瀏覽328|回應0|推薦0

阿含偶得(2)正見的察覺基礎

 

  佛法的關鍵在於明。尊者摩訶拘絺羅與尊者舍利弗的對談總結於:「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輪迴的解脫始於當下對無明的對治。累世的輪迴學習有如讀書不及格導致的重修。為何不及格?是因未能遵守生命準則,以致外顯身口意三行產生偏差。為何未能遵守準則?是因不知準則。對準則的不知是為「無明」。因此,「知」準則而後「遵行」是為明。故解脫輪迴始於當下對準則的理解並遵行,這也是對無明的對治。(十二緣起的修行(五)解說(4)當下對無明的對治)

 

    眾生為何無明?因為眾生觀照時取角不當,因此無法如實覺知生命的本質。眾生落在對於外相的執著、計算得失,故多起「我、我所」之惡念。如《無量義經》「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又云: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眾生四相所遷,不見本性。眾生六根隨六塵,眼見三理四相「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而生「受、想、行、識」,自然落入一切「有相」的思惟邏輯中,而無法進入「無相」(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的層次。故《無量義經》說諸眾生虛妄橫計,但菩薩就不是如此,菩薩是確認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如六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覺覺不知覺不覺,悟悟空悟道中道。「不知」者即無明,眾生無明肇因於四相所遷,眾生四相所遷肇因於不悟無相自性。世尊說《轉法輪經》,聞者未入,世尊再說《無我經》。其中都讓聞法者思惟:所有外相皆是虛妄,那黠慧者會思惟「那真實的何在?」如希臘文化時期哲學家自問的:「那首動者是誰?」

 

  站在無相的制高點。那首動者無形無相,無法用文字說明與形容,因此六祖慧能大師曾如是告訴弟子:「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無相的特點如《無量義經》「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既然如此,生命從無死亡,那麼分段生死的目的是甚麼?該如何達成目標。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3982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