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10誰釘了石獅公的屁股?──透過複雜的族群關係,看見六堆客家文化的變遷
2012/09/05 22:44:33瀏覽2272|回應0|推薦2
★這是一個收費性的活動,為方便統計人數,若您不想參加,請不要隨便按參加,謝謝您。
★報名表在本文之最後,參加過活動的老朋友,想參加只需按參加便可,沒有參加過活動的新朋友,務請將報名表填妥並且回傳給我,才算完成報名手續,謝謝每一位支持的朋友們!

在台灣,大多把客家人的分布,分為北、中、南、東四個主要的區域,因此有:北部客、中部客、南部客以及東部客之類的稱呼,其中歷史最悠久、保留最多傳統的,莫過於以屏東和高雄等地為主的南部客家庄。
更因為歷史的因素,這些分佈在南台灣的客家庄,從清代起就被稱為「六堆」,這個名字來自於客家話中的「六隊」,起源自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起事時,分佈在下淡水溪畔的客家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乃以「保家衛土」之名召募了一些地方青年,組成「義軍」協助清廷平「亂」,由於客家人呈南北分佈,乃依所在位置分成中、左、右、前、後、先鋒…等六隊,客家話的六隊和「六堆」同音,在他者所留下的歷史紀錄下,義勇抗敵的「六隊」也就成了代表不同鄉鎮的「六堆」了。
代表南部不同客家鄉鎮的「六堆」,每一堆有一或兩個客家鄉鎮,分別是:中堆:竹田;左堆:佳冬、新埤;右堆:美濃、高樹;前堆:麟洛、長治;先鋒堆:萬巒;後堆:內埔。
要認識南台灣的客家人,非得從認識「六堆」不可,只是「六堆」並不是指一個行政區域,而是橫跨高雄、屏東兩縣市的八、九個鄉鎮,不僅幅員廣大,所遺留的史蹟、文物…相當的多,每個地方都值得好好去看看,而劉還月的人文旅行都只有兩天一夜的時間,就只能去找尋最風味的鄉土,讓朋友們看見南台灣的客家,跟許多朋友熟悉的北台灣客家庄,到底有那些不一樣呢?
這一回我們走訪六堆,當然不希望只是看一些客家伙房,或者只關注在客家的文物、信仰、小吃、建築…等方面而已,而是能夠看見「六堆」形成的真正因素,無論是從客家人初墾以降,不同族群間從來不曾停止過的紛爭,或者是為了生存不惜扛起民族大義的「福客械鬥」,最後換得了皇帝褒封的「忠義之士」…,這一頁頁鮮活的客家歷史,對於這個民族的子民而言,難道真的只是個吸引大多數觀光客們的「觀光景點」而已嗎?
我們真正在乎的六堆,必然是土地、人民與歷史交疊的家園,而不會只是觀光客們心目中可玩可遊的地方而已,於是,我們將循著六堆族群關係的變遷,重新走訪這塊用不同血淚寫過歷史的土地,透過歷史的重建,我們希望可以引領每一位朋友們,透過族群關係的角度,重新來看看這塊土地上,最令人深思的面貌!
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
07:00 高雄後火車站集合報到
旅行的隊伍立刻就要出發了,遲到的人,是誰放棄了你?
08:40 八八快速道路潮州端下
我們將取道國道一號往南,再轉八八快速道路往東,在潮州端下,再沿1號省道往北,直接進入內埔鄉,這裡是六堆的後堆,更是一個古老的客家聚落,保有許多文物史蹟。
屏東內埔圍龍屋
在客家民族漫長的生成過程中,為了自保而建的圍龍屋,主要分佈在中國的廣東、福建山區,由於規模宏大、結構特殊,早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遺產。
在台灣,雖然墾拓的環境依舊艱困,但還不至於必須尋求「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地方以求自保,因此並不曾到土樓或方樓之類的圍龍屋出現,但在屏東的內埔,竟然也有一座以圍龍屋概念所建的圍屋伙房,充份顯露出客家人對於居住空間的自保需求。
這些年來,內埔的圍龍屋也因不斷的修膳或改建,而逐漸失去了風味,但仍是相當值得一觀的客家建築!
六堆議事的媽祖廟
屏東的內埔,在客家六堆的配置中被列為「後堆」,主因這裡早在朱一貴起事時,客家藉的杜君英也在龍泉附近的小中林唱合,並且相約進攻府城,最後甚至是杜君英先拿下了府城,清廷才派福康安前來平叛,六堆地方的客家人怕受到杜君英牽連,於是邀集地方人士協議出兵對抗朱一貴,最初議定軍計的地點,就在內埔的市集中,也就是現今媽祖廟附近,也因為如此,內埔一直被認為是南部客家的中心。
被稱為六堆天后宮的內埔媽祖廟,始建於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道光二十八年首度修建,日本時代雖曾遭到破壞,但仍為六堆地方重要的國家古蹟,所奉祀的紅面媽祖,更是全台少見的媽祖崇祀。
屏東內埔昌黎祠
客家人向來以敬重文明為本,因此在信仰中主要崇祀的對象,就有「敬文明、崇自然」之俗,曾經被流放到中國嶺南的唐代大儒韓愈,在嶺南任官期間,致力於推動地方文化,並教當地人讀書識字,且流放中國嶺南的際遇又和客家人頗為類似,客家人乃因為這段淵源,將之奉為文明之神,並且隨先祖渡海來台,與六堆天后宮同在清嘉慶八年同址興建,而成為全台唯主祀韓愈的昌黎祠。
民國六十八年因私自改建後而古蹟價值失去的昌黎祠,建築的主體仍以廣東式的寺廟為主,廟中供奉韓昌黎的內殿格局,乃是以傳統祠院的形式為主,保有相當多嶺南的風格和特色,可說是台灣少數沒受到閩南風格影響的客家寺院,相當難得珍貴,可惜我們的建築審議單位,只會以建築的材料和裝飾,做為判定古蹟的唯一標準。
封禁古令埔碑
昌黎祠三川步口右壁上,有一方複刻的〈奉憲封禁古令埔碑〉,古碑原被立於「古令埔」,也就是隘寮溪與東港溪上游間的荒地,事件起於清嘉慶20年前後,鳳山縣居民伍和裕獲得官方墾照,沿著隘寮溪進入山邊,計畫要開荒墾地,卻引起居住在內埔的客家人不滿,認為侵犯他們的勢力範圍,於是放火燒了草寮,後經伍和裕告官,官府判定客家人放火燒工寮,應賠償伍和裕五百銀元。
事件平息後,官方為絕後患,下令古令埔即禁止移民開墾,保留做為平埔族人最後的根據地,於是才在古令埔立了一方〈奉憲封禁古令埔碑〉,告示民人大眾不得私入,為平埔族人最後的生存權,多少延續了幾年…。
內埔老埤的老祖祠
內埔雖然屬於六堆的後堆,但並不是每個聚落都屬於客家庄,清代名為古令埔,今稱為老埤的聚落,便是一個典型的馬卡道平埔族聚落,客家人入墾內埔時,還曾和馬卡道族人發生過幾次的大戰役,天主敎為了保護平埔族人,甚至連建在這裡的敎堂都被毀了,最後族人被迫西散,許多人就跟著天主教搬遷到萬金庄,並且新建了萬金天主堂。
如今,留在老埤的馬卡道族遺物,就只有散落在民宅中的祀壺,以及老埤老祖祠中的祀壼崇祀了,有趣的是,和老祖祠併立的共有三間小祠,中間為馬卡道族人的老祖祠,右為客家人敬祀的伯公廟,左後還有一間則是福佬人的土地公廟,小小的空間卻讓三廟併立,最能說明這裡複雜的族群關係。
內埔小中林的杜君英伯公
龍泉附近的小中林,也是一個馬卡道族人和六堆客家人接壤的邊緣地帶,朱一貴事件時,當地的客家人杜君英更召募了許多客家人和馬卡道族人,一同起事北上附應朱一貴,不久後戰敗逃回下淡水溪,卻遭到客家人所組成的「義軍」攻擊,最後杜君英的部眾終被剿滅,自此以後,被清廷褒封為義軍的六堆客家人成了「忠義」的表徵,被清廷判為逆匪的杜君英,也就成了永世的叛逆者。
歷史雖然依照統治者的觀點,判定了「忠義」和「奸逆」之士,但在民間卻不一定持有同樣的看法,至少在小中林聚落,在地人都將杜君英奉為忠義之神來奉祀,善信們不只建有慈鳳廟供奉,更將當地的地名就稱為杜君英庄,同時也立杜君英為在地伯公,但為了符合清廷的「政治正確」,只能以「逆杜君英庒界」為名。
舊隘寮與新隘寮
內埔相當近山,沿山地帶向來是排灣族人傳統的勢力範圍,入墾的客家人早期都以馬卡道族人,做為原漢衝突的緩衝,但隨著客家移民漸多,拓墾的需求愈大,迫使得許多墾民只得向山腳下挺進,甚至早就越過清廷所劃定的土牛紅線,排灣族人的土地受到侵犯,當然也以出草示警,族群間的衝突也就日益頻繁而複雜。
漢人為了自保,於是在沿山地帶設置隘勇線,更在出入山口設置隘寮,做為監視、控制原住民的哨站,在鹽埔鄉有舊隘寮,今改稱為久愛村,內埔的新隘寮,如今仍保有古老的地方,為這段歷史留下珍貴的見證。
新舊大路關之別
離開後堆之後,我們將跨過隘寮溪,借道沿山公路(185號縣道),來到屬於右堆的高樹鄉。
六堆之中屬於右堆的,包括屏東縣的高樹鄉以及高雄市的美濃區,這兩個地方也是六堆之中,文風最為鼎盛的地區。
進入高樹的第一站就是大路關庄,大路關庄有新舊之分,兩地以口社溪為界,口社溪以南,腹地狹小、較靠近山豬毛社(今山地門社)的聚落,是清代末葉以降,官方較有能力治理近山的原住民之後,客家人才次第前往開發出來的新客庄,因此稱為新大路關庄,行政區域則名為廣興村,口社溪之北的聚落是清代拓墾而成的古老聚落,以大路關為名,代表漢人拓墾的最後路關,也就是現今所稱的舊大路關庄,行政區域則劃為廣福村
大路關庄吃粄條
我們來到大路關庄的第一站,就是要解決午餐問題。
從內埔、水門到大路關,沿途有許多餐廳,但這個午餐我們卻安排在舊大路關庄,甚至因早上的行程豐富,來到這裡都已經是十二點多了,我們還是相信在這裡吃一餐是相當有價值的。
午餐的地方叫大路關老麵店,這是一家經營二代人,歷經過半世紀風霜的鄉下麵店,因第二代繼承人的堅持,使得這家小店成了這個小小客家聚落,最常上媒體的焦點。
小小的麵店已經換了營業店面,原本因路衝被當作停車場的小空間,改建成仿古式的小店,從桌、椅到屋瓦,由於有整體的考量和設計,並不會出現強賦的鄉愁,更不是虛有其表的念舊.而是繼承古老的生活經驗,傳襲下來的生活品味。
小麵店中最特殊的莫過於燒柴火的單口三連灶,這是早期台灣農村常可見到的大灶作法,同一個灶口和同一根煙囪,卻同時設計三個大小不一的灶窩,每個灶窩上能放的鍋鼎大小不同,用途當然也不同,傳統的農家中,最接近灶口的大鍋,由於能源效率最高,因此都用來煮東西,第二鍋的熱效應也還不錯,因此常用來煮熱水,第三鍋則是將冷菜冷飯放入保溫用的,如此一頓飯煮好,非但把上一餐的剩菜飯同時加了熱,飯後家人也同時有了熱水可以洗澡,可說是最省能源,又時時的家庭萬用灶。
傳統的大灶大體上可分為單灶口或雙灶口兩種形式,如果是雙灶口的,表示雙灶之間沒有關連,每個灶都要獨立燒柴,才有熱效能煮熟鍋中的東西,如果是單口雙連灶或三連灶,表示同一灶口,雙連灶或三連灶的下方留有火路,第一個灶所燃燒的熱源,可以借由火路連通到第二個灶和第三個灶之間,最後再由煙囪將剩餘的熱氣和煙排出,如此自然能達到節能、省時又便利的目的,只是隨著時代的改變,每家每戶的爐灶大都被一一拆除了,新遷建的大路關老麵店非但重新找師傅來砌「紅磚灶」,而且還是最符合時代節能省炭需求的單口三連灶,怎能不敬佩經營者的用心呢?
鍾理和故居
大路關也是鍾理和的故鄉,這位台灣前行代的鄉土作家的出生地及十八歲之前所居住的房子,就在新大路關庄的一棟雙橫屋格局三合院,曾經屋傾牆倒、殘破不堪多年,近年經屏東縣政府整修,並委託民間團體經營,成為新舊大路關庄重要的文化地標。
鍾理和故居是一間雙橫屋格局的三合院,前院的圍牆是用一尺立方的大紅磚組砌而成,橫屋之間種有夜合和桂花,以寓閤室芬芳,橫屋走廊的牆上則是用磚燒的柳條,合拼成壽字形,以祈居此屋中之人都能平安長壽;廳下則是供奉歷代祖先之所,大大的壽字更增顯這個祭祀空間的莊嚴性,前庭還有一個連通到屋內的蓄水池,每隔幾日家中男丁必須去挑水,以供全家人使用,顯見大路關鍾家乃是地方上的大富人家,文才與錢財都不缺,才能蓋出如此規模不算大,卻內涵豐富、生活機能完備的客家伙房。
新舊大路關的不同信仰
新大路關庄主要的角頭廟乃是三山國王廟,但在舊大路關庄,居民的信仰中心卻是媽祖廟,何以同樣是客家人,甚至是相同的移民,只因拓墾的地方不同,信仰也產生如此大的差異呢?
媽祖信仰在客家社會中並不普遍,且跟著客家人渡海來台的媽祖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是施琅攻台後,為了彰顯福、客族群間的不同,更為了傳達這個民族的「政治正確」,於是才有了媽祖的崇祀,因此許多客家庄的媽祖廟,和行船渡海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開庄後表達對執政者擁護的一種方式。
三山國王雖然來自潮汕地方的信仰,傳到台灣之後成了客家人唯一有能力逐退敵人的武神,因此往往客家人挺進山區拓墾時,面對隨時可能遭遇的原住民出草事件,唯一的後盾就是神話中能協助退敵的三山國王,因此,客家人往往會在族群衝突激烈的地方奉祀三山國王。
舊大路關庄早在清代便開庄,且歷經過多次早期的民變事件,奉祀媽祖正符合清廷的「政治正確」,新大路關庄拓墾的時代較晚,且鄰近排灣族人的傳統勢力範圍,族群的衝突經常發生,信仰三山國王成了墾民內心中最殷實的依靠。
舊大路關的石獅公
進入大路關庄拓墾的人最早,可能是在清乾隆初年,來自中國廣東梅縣、蕉嶺一帶的客家人來台後輾轉來到大路關,初期拓墾並不順利,每逢稻穀秋熟便有自口社山谷之強風侵襲,加上又屢有原住民出草情事,造成生命及財產的巨大損失,後經地理師指導,乃議建大石獅鎮壓,於是有了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建成的第一尊石獅;到了清咸豐7年(西元1857年),口社溪泛濫成災,洪水淹村,石獅公也被土石所掩埋而遍尋不著,自此後聚落連年遭受水患,村人乃倡提議再造一尊,沒想到第二尊石獅公建完之後,卻因和鄰庄的水源爭執,致使第二尊石獅公的屁股被人釘入一根大鐵釘,致使石獅失去靈性;戰後的民國五十四年,又再製作了第三尊石獅公;過沒有幾年,村民挖池塘時無意挖到第一座石獅公,村人請示神意後於民國七十三年9月7日 ,正式挖出第一尊石獅公並予以修復,自此大路關庄就有三座石獅公鎮守在聚落中,成為地方上充滿神話與先民情感的信仰地標。
儘管長久以來,大路關庄的三尊石獅公都被各種神話包裹著,但透過大路關的地理位置以及鄰近的族群關係,不難發現這裡本就是口社溪的沖積平原,加上入秋之後因口社溪形成山的缺口,使得中央山脈的季風從缺口撲面而下,而被客家人拓墾成大路關庄的土地,原本屬於排灣族拉瓦爾族群的社地,也難怪這塊小小的土地,不只有風害水災,更有排灣族人隨時盤算著如何要回土地…,無可奈何才入山開墾的客家人,唯一能依靠的力量,也就只有那一建再建的「石獅公」了。
高樹市街的老聚落與舊煙樓
和美濃同被劃為右堆的高樹,是一個知名度不高的客家鄉鎮,鄉村型態的市街就如許多的偏鄉一般,都是些二、三層樓高的騎樓式透天厝,加上沒有其他知名的地景或特產,使得高樹從來都不曾是個吸引人的客家鄉鎮。
雖然是由常見的騎樓式透天厝所構成的鄉村小市街,但高樹街市中還是會有一些驚奇的,十幾年前為了拓寬道路,將煙樓拆掉了一半,烤煙室中的支架仍存,站在馬路上就可以將煙樓的結構看得清清楚楚,十幾年前我初看到時就說這裡是最好的煙樓解剖室,沒想到十幾年後,這座赤裸的煙樓依舊在。
被剖開一半的煙樓旁,就是古老的高樹聚落,僅剩的長長巷子卻擁有數十間的不同伙房,我們不妨仔細流連一番,看看這個被遺忘的客家庄,還保有多少令人迷戀的風景?
高樹的客家菜
許多人想到吃客家菜,首選的大概就是美濃了,但真的只有美濃的客家菜才道地嗎?其實也未必,在高樹就有一家在地鄉親力薦的客家菜餐廳,也就是位於高華商場的新珍真餐廳。
算得上是高樹鄉老字號餐廳的新珍真,料理大多採用自產或嚴選當地食材,提供正宗客家菜、山產料理、野菜等,再加上他們的招牌菜「蘿蔔絲餅」,保證讓品嘗過的朋友都回味再三。
夜宿美濃廣善堂
晚餐之後,我們還要搭乘遊覽車夜渡荖濃溪,來到美濃的廣善堂,這裡才是我們的夜宿之地點。
2012年10月21日(星期日)
06:00 晨訪美濃廣善堂
位於瀰濃里福美路的美濃廣善堂,主祀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等三恩主,為客家庄中常見的鸞堂。
所謂的「鸞堂」,乃是透過扶鸞(起乩的一種方式)問事、著書立說的方式,借著神的旨意,大力宣化忠孝節義,仁愛孝順的精神與情操,進而推廣忠君愛國、除強扶弱、勸人為善、熱心公益…的中心思想,這些正是當政者最需要推動的東西,因此在日本時代非但沒有遭到日人的查禁,反而在當局的沒許下,成為台灣發展迅速的民間信仰之一。
由於鸞堂主要的施法是以「扶鸞著書」為主,而在日本時代之前,客家人的識字程度較高,因此又被客家人稱為「善堂」的鸞堂,在客家社會中大為風行,光是美濃一地,就有美濃廣善堂、南隆輔天五穀宮、廣興善化堂、祿興里石橋仔善誘堂…等四大善堂,而他們所做之事除了以勸人為善為本外,還擴及許多慈善公益,社會救濟…的工作,美濃的廣善堂則以提倡敬惜字紙為主,每年的 正月初九 ,更要舉行送字紙的盛大活動,為客家社會保留了珍貴的古俗。
河中的洗衣婦
依美濃溪而形成的美濃聚落,自古和河的關係就相當緊密,人們不只建水圳以取水,用來灌溉、飲用,更直接到河中去洗衣服。
早期的台灣社會,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其實是常見的場景,但一般人都是面對著水流,蹲在河邊洗衣服,但美濃的洗衣婦,卻是人捲起褲管,立於水中,面對著河岸洗衣服,這種特殊的洗衣方式,乃為了因應墾拓之初,一方面必須防備各種野獸的偷襲,更必須逃過原住民的武裝挑戰,因此有了這種獨一無二的洗衣方式。
直到晚近,仍有美濃的婦人以這種雙腳浸泡水中,背對水流,臉朝岸上方向的方式洗衣服,這一趟我們難得住在美濃,趕一大早出門就是想到東柵門外的美濃溪中,看看能否遇見以這種方式洗衣服客家婦人否?
東門樓與開基伯公
清朝時期為東柵門的美濃東門,從客家人在此開庄開始,便是引領美濃歷史的重要地點,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在這裡建了一座約 十公尺 高的東柵門,全要的功用是作為眺望敵蹤與防禦之用;到了清同治年間,竹頭背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於是在門樓上題了「大啟文明」四字。
清光緒年間,又有地方人士有感於客家民族精神的式微,為了撥亂匡正民風,於是立了「端風正俗」石碑,後來卻被棄置為排水溝蓋多年,後來才在鎮公所的協助下,重新豎立於門樓右側。
東門樓旁的美濃溪畔,還有一座開基伯公,這是美濃客家人最早建立的伯公壇之一,乃依天圓地方的觀念而建,外圍呈圓形的化胎,代表化育胎息,也像徵背有靠),裡面的祭祀空間成方形,正中央立「福德正神香座位」,以示正神正道。
美濃傳統市場的早餐
趕完了美濃河畔的洗衣婦以及東門城樓後,我們要先回到美濃大街的傳統市場中,主要是解決每位朋友們的早餐需求啊!
晨起的市集,當然找得到西式的餐點,但我們的重點則在這個古老的客家庄,還可以找到多少傳統的早餐呢?
美濃敬字亭
台灣社會對於客家庄出現的敬字亭,最普遍的解釋都是:「客家人重視教育、崇尚知識。」,美濃共有四座敬字亭之多,自然成了「文風鼎盛」的表徵。
自古以來,都被視為「敬重文明」代表的敬字亭,嚴格說來,乃是封建社會透過識字→讀書→科舉→入仕→高官→厚祿…的歷程,告訴人民想要出人頭弟,甚至要光宗耀祖,唯有透過讀書一途,但並非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讀書人,既然那些讀書人都人人敬重文明,一般人豈能不敬惜字紙?
位於美濃下庄的瀰濃庄敬字亭,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西元1779年),古老的敬字亭最上層,原本設有倉頡、至聖先師及文昌帝君神位,但在二十世紀末佚失;近代重修的敬字亭,則在亭前另設有魁斗星君、大成至聖孔子、制字倉頡聖人、梓童文昌帝君、朱衣星君的神位,以強化敬字亭所代表的文明象徵。
美濃獨有的里社真官
美濃還保有非常傳統的土地祭壇,名叫里社真官,且共有三座之多,分別在瀰濃庄、龍肚庄、九芎林庄。
里社真官乃出自於「古者二十五家為里,里各立社」的觀念而來,是美濃客家人守護庄里的土地神,以守護村庄的社地、往來交通、水源(圳)…等,因此在進出的交通要道,橋樑、水源(圳)…,乃有村人奉祀的里社真官,一方面祈求土神與水神的庇佑,同時也展現出人們對天、地、水感恩的之心。
瀰濃庄美濃溪畔的里社真官、龍肚庄龍闕的龍庄水口里社真官以及九芎林雙溪口的水土里社真官,都建在水口位置,依民間流行的風水之說,乃象徵把守才丁興旺、庇佑庄社平安,以強化其「保境安民」的功能,而這三座「里社真官」更點出了美濃最早開發的三個聚落。
美濃永安老街
美濃開發至今保留最多歷史的地方,恐怕就是歷史悠久的永安老街,這條沿著美濃河而建的街坊,不僅是美濃開庄歷史的建構者,更承載著美濃所有繁榮與發展的印記,直到今天,更是許多外地人追尋客家文化的地標,值得我們好好走一回這條歷史的大街。
婉延的美濃老街,如今繁華的舊夢已不再現,但舊時的光景依稀可見,一棟棟大小、格局、裝飾不一的伙房,把這條老街裝點得古色古味,更重要的是,透過不同的客家建築,我們可以完整認識客家人對於空間的特別需求,所謂的「神在廟、祖在廳•人在廊、畜在欄」並不是一種規範,而是一個民族透過不同的空間概念,建構出不同的位階關係。
同樣走過美濃的老街,因為認知和視野不同,你所看到的就不會只是紅磚門樓,或者是化胎龍神而已,而是一套完整的客家人居住哲學。
最後的藍衫店
永安路上最出名的店家,就屬謝景來老師傅所留下來的「錦興」藍衫店了,這家毫不起眼的小店舖,由於老師傅的堅持,只做客家傳統服飾,因而成為全台唯一製作傳統藍衫的店家,也成了許多人造訪美濃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
堅持一甲子製作藍衫的老人家雖然走了,但他的手藝和理念幸好有傳到下一代的媳婦手上,如今他們不只是製作傳統的藍衫,更製作縮小版的藍衫模形,且將婦女一生所穿的四種藍衫製成一套,裝裱在一起就如一幅圖畫,更是客家婦人一生的縮影,值得對客家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好好收藏一套。
劉公聖君是誰?
美濃東門里的上庄,有一間俗稱雷公壇或劉公壇的聖君廟,依廟誌的說法,廟中供奉的四位聖君「緣於唐朝末年,兵荒馬亂的年代,四位聖君以張蕭劉連四姓義士效仿桃園三結義成為生死至交,濟弱扶貧、積功善行,居民得以安居樂業,眾人感激崇祀,史冊留芳,千秋永祀。」
依照在地美濃耆老的口傳故事,上庄的劉聖君,其實是斬白蛇起義的劉邦,或說是助劉邦起義的千年蛇精,而在客家人的世系中,有一支姓劉的客家人,相傳便是劉邦的後裔,漢朝覆亡之後,劉氏後裔乃以祭祀蛇神的名義,用來祭祀始祖劉邦。
罕見的功德主與祿位牌
美濃的劉公聖君廟,無論供奉的是四位聖君,或是千年蛇精,這座典型客家人信仰的廟, 最大的特色是廟中左右兩側的功德殿與祿位殿。
所謂的功德殿與祿位殿,乃指供奉對寺廟有功德者的牌位,是台灣許多寺廟的左殿或右殿,最常供奉的祀主,這些人大多是在寺廟創建之初,出錢出力、捐地獻糧…而為地方人士公認有功德者,死後牌位被供奉在廟中,也就成了功德主或祿位牌,但美濃劉公聖君廟的功德殿與祿位殿,卻各有上百個牌位,原來這些都是後輩、晚輩為了讓過世的先人,可以多積一些功德,或者為在世的父母多添一些壽元,特別捐了一筆錢請寺廟立的牌位,這種捐錢以祈壽元(壽命)、求福祿的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可說是絕無僅有的了。
客家人的雜菜飯(午餐)
許多人遊美濃,似乎只要看到紙傘、城樓,吃到擂茶…就能代表客家了,卻從來不在乎有沒有吃到在地的客家菜,這樣的「觀光」,甚至連「風景」都沒有看到呢?
風景的「風」,指的是風土,「景」則為地景,而飲食正是最有風土特色的品味,怎能輕易錯過呢?來到美濃,我們的午餐,當然要選擇客家人真正的家常菜了。
美濃的客家菜中,特殊的莫過於古早「雜菜」及「水鴨公」了,此外,還有窮困的人家也就用其他的菜餚來代替肉,乍看之下像「封肉」,其實卻是冬瓜或以高麗菜為材料煮成的「冬瓜封」及「高麗菜封」,這可是南部的客家人,最重要的宴客菜,你不想試試看嗎?
誰來拜水德星君?
漢人祀水,主要是希望守護水源以祈源源不絕,在村庄聚落,人們祀水口里社真官,在供水的大圳口,則奉祀水德星君。
水德星君為漢人最重要的專業水神,源自於天體運行的五星之一,也是五行五色中的水,《山海經•海外東經》云:「朝陽之穀,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則以木、金、火、水、土稱五星君,並對水德星君的服飾、職掌作了如下描述:「北方水德真君,通利萬物,含真娠靈,如世人運氣逢遇,多有種劾掠之苦。宜弘善以迎之。」
無論水神是誰,水根本就是天地萬物的生命之源,是人類生活中最主要的依靠,卻也可能帶來災禍,因此,人們會在水圳口奉祀水德星君,不僅感謝水源的恩澤,更祈求大水永遠不要再為禍人類。
引用荖濃溪的水源,經竹仔門水力發電廠後,再成為灌溉用水的獅仔頭水圳,完工之初日人便建有水神宮,以感念水神及上天的保祐,太平洋戰後,供奉日本水神的神社,被改成了代天巡狩水德宮,奉祀水德星君,民國84 年更拆除日本時代的神社,改建成北方式的廟宇。
九芎林的舊煙樓
九芎林今稱廣林,為美濃東北境古老的聚落之一,全國唯三的九芎林廣福庄雙溪口的「水土里社真官」,就位在這裡,除此外,這個聚落也是早期美濃種植煙草最密集的地方,直到今天,許多的老房子間仍可看到矗立達一個世紀的舊煙樓。
美濃種煙草起始於日本時代,專賣局以契作的方式吸引大多數保守的客家人,大量投入這項雖然辛苦,收入卻有保障的事業,也因此煙樓漸成為美濃重要的地景,直到太平洋戰後,國民政府同樣採取契作以穩定貨源,同時也可以掌握私煙生產,致使美濃種煙草的面積日增,全盛時期種植面積約 二千公頃 ,佔地為全台的四分之一強,因而有了「煙草王國」之稱。
煙樓是用來烤煙最主要的設備,因此種煙草的人家大多需要自備有煙樓,從煙葉種植到收成長達四個多月,生產過程需要大量勞力,尤其是烤煙葉時,更得二十四小時顧火而不得入睡,可說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鍾理和紀念館
美濃的笠山之下,有台灣第一座的文學家紀念館,就是成立於民國六十八年六月,紀念「倒在血泊的筆耕者」鍾理和的紀念館。館的規模不大,紀念的對象是台灣戰後第一代的鄉土作家,而且發起人更是民間的文學界人士…這種種條件,都讓這個小小的紀念館,在成立之初在戒嚴末期政治恐佈氛圍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扮演起特殊且重要的角色。
鍾理和是高樹大路關庄人,十八歲以後才隨父親移墾笠山之下,後來為了愛情又逃家到了中國的東北和北京等地,戰後回到台灣,作品卻不受到重視,壯年早逝後世人才有機會讀到他的全部作品,後來也是歷經波折,直到民國七十二年,紀念館才正式落成。
我們去過大路關庄,看過鍾理和的故居,當然不要錯過這間蒐藏鍾家父子兩代作家的紀念館了。
美濃羌仔寮石母祠
旅行的最後一站,我們要去看的是地方傳說中鄭成功為紀念母親而立的石母祠。
自前清以降,地方上便流傳著一個說法:相傳明隆武二年,鄭芝龍降清後,其妻田川氏有感於夫降子散、異國飄零…竟拔劍切腹殉死。鄭成功時在金門,無法安葬母親,命人取來母親生前的遺物及自決短劍,一直帶在身邊,直到明永曆十五年克台功成,有次命屬下備兵糧從關廟而東,入內門渡旗山,深入美濃羌仔寮,鄭成功直指山上一天然巨石,儼若一婦女端坐其上,前面左右各有類似豬羊牲禮之巨石,遂命軍中石匠刻上『懷慈母鄭母國太一品夫人』字於其上,這塊石頭也就成了鄭成功懷慈母石。
原本只有一石勒的石頭,後有人設香案、築小亭,到了戰後更有人築小廟以奉祀,後來又改建成現今之美濃石母宮,成為客家地區中,最為特殊的石母崇祀。
返航的旅程
旅行終將要結束的,我們將經美濃到旗尾,上國道十號直抵左營三鐵站,路上除了有美好的風光外,也是我們分享旅行心得的重要時刻。
我們希望在下午五點左右,可以返回左營三鐵站,便正式結束這一次的旅行,由於週日黃昏的高雄此時,交通最為繁忙,因此遊覽車將不回高雄後火車站,若將車子停在後火車站的朋友,請您在左營捷運站轉搭高捷到後站,相當方便又省時。
【注意事項】
一、這一次的旅行,是一年一度高雄出發高雄解散的行程,南部的朋友請好好把握。
二、夜宿的地點,我們要特別感謝美濃廣善堂,要不是廟方備有香客大樓,我們還真不知在美濃一個晚上數千到上萬的民宿區,那裡去找適合我們的落腳之處呢?
三、這一次的旅行,集合的地方都在高雄後火車站,為方便中、北部的朋友參加此次活動,我們可以代訂高雄後站的龍達大飯店,這是一間純商務旅館,雖有點老舊,但還算乾淨,收費也較便宜(住宿費用需自理),再由我們視報名參加者的需求,安排合住,費用將會更便宜,若有需要的朋友,務必在報名表中,將需求填寫清楚,以利及早代訂旅館。
【報名資訊】
【主辦單位】
台灣常民文化學會。
【活動名稱】
「201210誰釘了石獅公的屁股?──透過複雜的族群關係,看見六堆客家文化的變遷」文化學習活動。
【適合報名的朋友】
想認識台灣客家人的分布、原住民與客家人的族群關係、客家人的生活文化、地方產業、民間信仰…等的朋友,但受限於小巴士座位的限制,只能接受三十位以內的朋友的報名。
【報名日期】
即日起受理報名,請早行動,以免向隅。
【報名方式】
我們只接受電子郵件報名,如果你想參加,第一要務就是立刻將報名表E-mail到liu580220@hotmail.com信箱,如此才可能佔有名額;為了避免電子郵件遺失,報名後請用電話確認,若有其他問題,也請用電話連絡:劉還月的手機是:0958020220。
【旅行費用】
每人的費用是3900元。
情義相挺救荒本草堂,預付2007~2009年活動費用,預付金額的餘額,仍有50000元以下者,特別優惠3800元;預付金額的餘額,超過50000元以上者,特別優惠3600元。
(以上費用包含遊覽車車資、住宿費用、在地特色飲食、在地風味餐、早餐、講師費、司機小費、行政費,旅遊責任險及其他雜支…等。)
【繳費方式】
E-mail報名之後,請不要直接繳費,請等待收到劉還月回覆的報名成功及開始繳費E-mail信息後,按通知時間再行繳費(繳費方式連同報名成功及開始繳費E-mail信息一併報告)。
未在收到第一次通知後三日內繳費者視同棄權,名額由候補者遞上,謝謝您的配合!
【嚴格規定必備物品】
一、布鞋或登山鞋:我們為了大家的安全起見,戶外行程全程禁止穿著涼鞋,並將在出發時檢查,若鞋子未符合規定,主辦者得當場退費,要求報名者無異議退出活動。
二、個人食具:包括碗筷、杯子等,在劉還月的戶外實察活動中,全程不提供個人餐具,忘了帶餐具的朋友,每餐應付免洗餐具費100元。
三、個人盥洗用具,無論住宿地點是否提供免洗式的盥洗用具,我們都禁止使用,完全是因為這些用完即丟的塑膠製品,不僅浪費,更是環境的大負擔,因此,請各位務必自備個人盥洗用具。
【建議攜帶物品】
一、活動地區的地圖(單張、整本或影印的都可以),並且養成隨時使用地圖的習慣,才能完全和旅行結合,更深刻感受到旅行的深度及廣度。
二、個人水壺(個人自備飲水,減少產生保特瓶)、防曬用品、輕便雨具、防蚊蟲藥及個人用藥…等。
【退費標準】
報名後七個工作日內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100元;報名後第八個工作日起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50﹪;活動前一個星期內通知取消者,恕不退費。
【報名手續】
以下報名表請務必完整填妥,再複製報名表(只要報名表便可),直接貼在信件或夾檔都可,再E-mail到liu580220@hotmail.com信箱,劉還月收即可,但電子信件經常無故遺失,因此若寄件後一個星期左右,未獲劉還月的回信,請直接打電話0958020220確認。
【報名表】
〔2012劉還月的人文旅行【人生風景】〕
誰釘了石獅公的屁股?
──透過複雜的族群關係,看見六堆客家文化的變遷報名表
姓 名:
性 別:
生 日:民國 年 月 日(辦理保險用)
身分證字號(辦理保險用):
電話(日): (夜): 手機:
e-mail(所有相關連絡用,請務必填寫最常使用的e-mail) :
通訊地址:
郵遞區號:
服務單位:
職 稱:
緊急聯絡人:
關係:
緊急手機:
家用電話:
我預計10月19日晚上先到高雄,請幫我代訂後火車站的商務旅館:□我可以跟別人同住一間□我想自己住一間。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682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