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田都元帥壽辰
2012/07/27 13:46:38瀏覽551|回應0|推薦1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六月十一日
◆祭典釋義
民間信仰的各類神明中,戲神屬於行業神中的一類,漢人信仰世界中的戲神,共有:田都元帥、西秦王爺、老郎神、二郎神…等。台灣較為常見的戲神,則以田都元帥、西秦王爺二神較為常見,主因早年傳入台灣的戲曲,以北管戲為多,北管的亂彈戲又分為福路和西皮兩大系統,福路屬於老梆子腔系統的聲腔,較早傳入台灣,所以又稱「舊路」,信奉的戲神多為西秦王爺;西皮則為皮黃腔、吹撥腔的系統,又叫做「新路」,信奉的戲神則為田都元帥;正因如此,這兩戲的戲神,也就成為台灣兩大主要的戲神。
民間俗稱為「相公爺」,也稱「宋江爺」的田都元帥,除了是音樂界、戲劇界的保護神之外,也是民俗戲陣宋江陣的祖師爺,宋江陣純粹為武陣,跟音樂或民間小戲扯不上任何關係,但中、南部許多擁有宋江陣的廟宇,都奉有田都大元師,也許閩南語發音的「相公」被誤作「宋江」,因而才被宋江陣奉為祖師爺!
◆成神緣由
至於田都元帥的傳說相當多而複雜,民間較常流傳的故事如下:
一、為唐天寶年間的宮廷樂工雷海青,相傳他出生時被丟棄田間,被毛蟹濡沫餵食而存活,就因為這個典故,因此在田都元帥神像的嘴角邊,都會繪有一隻吐沫的毛蟹。
這個被毛蟹救活的孩子,不久後被族人抱回收養,幼時既能精通樂律,被召入宮擔任樂工,因善奏霓裳羽衣曲,受寵於唐玄宗,不久遭逢安史之亂,玄宗倉促逃奔入蜀,安祿山稱帝後命令長安梨園子弟教坊樂工宴前獻藝,雷海青先是託病不願前往,後來被押到安祿山面前,他竟當眾破口大罵,惹得安祿山大怒,當庭將之處死,安史亂平後,被追封為太常寺卿,後被梨園子弟奉為守護神。
二、說祂為唐代名將雷逢春,一日奉為旨征番,不幸被困北山,卻久待救援不至,焦慮中只得自己設法退敵,乃取皮革剪成人形,命兵士日日操弄耍演,敵軍竟因而入迷,無心戰事,不久雷逢春趁夜一舉突圍,大獲全勝,凱旋回朝後,皇帝好奇,命其在宮前獻演,果深得皇帝讚賞,被封為大元帥,某次出巡時,風吹起紅彩布,把雷字上半邊的雨部遮去,此後竟被誤作「田都元師」。
姑不論這些傳說是真是假,都說明了戲神源起自唐朝並非偶然,畢竟唐代是漢人歷史上第一個歌舞昇平的時代,也只有在人民能吃飽飯後,才有能力發展音樂、戲曲,從事音樂、戲曲的伶人多了,也才會出現戲曲之神的需求。
◆西皮福路之別
台灣以田都元帥為戲神的劇種,主要是以北管戲的西皮派以及南管戲為主,此外還有四平戲、歌仔戲、宋江陣、布袋戲、皮影戲…等;其中最複雜的莫過於北管戲中的西皮和福路之分,會有這兩派之別,在清代到日本時代,還經常因樂曲、戲路之別而發生械鬥的兩大派別,主要的差異來自於移入台灣的時間、使用的樂器、唱腔…等種種的不相同。
最早傳入台灣的北管戲為福祿派,在民間俗稱為「福路」,由於傳入台灣的時間較早,也被稱為古路,供奉的戲神則為西秦王爺;至於較晚傳入台灣的北管西皮派,一般被稱為「西路」或因其較新而名「新路」,他們則以田都元帥為開基祖師爺。
北管西皮和福路最大的差別,在於音樂和唱腔不同,福路的領奏樂器是椰子殼作成,又被稱為椰胡或提弦的殼仔弦,聲音較為高亢,常用的唱腔有平板、二凡、緊中慢、慢中緊…等,旋律較快、樂音激昂;至於西皮的領奏樂器則是以桂竹筒製成的京胡,這種俗稱「吊規仔」的樂器,聲音較為低沉,常用的唱腔有西皮、二黃、緊跺子、慢跺子等,旋律較福路平緩,兩者雖同為北管,但差異性還相當明顯。
◆祭祀活動
台灣地區祭祀田都元帥最虔誠的,莫過於各野台戲班、布袋戲團,除了晨昏上香,壽誕和年節特別隆重祭祀之外,因毛蟹曾吐出唾沫救活田都元帥,戲班的伶人都要遵守不吃毛蟹,以報毛蟹救生之恩的禁忌。
在台灣,早期有些地方西皮跟福祿之間的分類械鬥相當嚴重,包括基隆、宜蘭、蘇澳…等,這些地方未必建有田都元帥的廟,但往往是地方角頭廟訓練有子弟班,這些子弟班將祖師爺奉祀在子弟館或寺廟的偏殿、後殿中,而有了田都元帥的崇祀,陰曆的六月十一日為壽誕例祭日,早期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典,並請野台戲演出為戲神祝壽,近年來隨著子弟班的式微,大多只剩下簡單的祭祀而已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667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