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梅月
2012/05/16 08:45:42瀏覽690|回應0|推薦0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四月,為一年之中進入夏天的第一個月份,氣候也逐漸因進入夏季而炎熱,加上梅雨季節往往在這個時節來報到,因此自古有梅月、槐夏、孟夏…之稱。

月令緣由

古稱梅月的陰曆四月,雖說已進入夏天,但實為春夏交際的氣候,氣溫乍暖還冷,加上綿綿不絕的梅雨,讓生活環境都充滿了濕潤之氣,自古便有許多人不喜歡這梅雨季節,前蜀貫休的詩〈寄王滌〉載:「梅月多開戶,衣裳潤欲滴。」宋代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古琴辨》則載:「掛琴不宜著壁,梅月須早入匣,以厚紙糊縫,安樓之陰涼處。」;此外,也有人認為梅月乃因青梅漸大,可摘下醃製加工食品因而得名,至於疏梅映月的景色,更為自古文人筆下的最佳題材,明代徐渭的詩〈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便這樣寫:「卻從梅月橫三弄,細攪松風灺一燈。」

月令特色

自古以來,每年進入陰曆四月的梅雨時節,便一直被文人雅士當作是浪漫且富詩意的季節,除了有「雨絲如織織愁長」的感謂之外,宋代趙師秀〈約客〉詩中所寫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句,每每為愛幻想的人們帶來無限詩情畫意的畫面,只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降,隨著環境的破壞愈大,原本只是東亞地區獨特的「持續性降雨期」,卻因環境的惡劣,風土的變遷,每每衍生出一齣齣即興的「豪雨成災」戲碼,讓「梅雨」變為豪雨,甚至是暴雨,衍生出了許多的災情。

如今台灣的「梅雨」時節,已經少有機會出現在文人的筆墨中,最多的都是氣象預報中的「豪大雨特報」罷了,經常濕黏且顯得特別悶熱的天氣,的確讓人感到不舒服,只是這個季節的雨水,伴隨著日益昇高的氣溫,卻是春季所種植的作物存活了之後,邁入成長期最需要的氣候,初夏的陽光是植物長大最大的促媒,綿綿的梅雨又可以得到充份的水源,因此每個農人都會在乎這個季節的雨水是否降得足夠?

月令活動

四月既稱梅月,也是青梅加工生產上市的主要季節,台灣的梅子主要產區都在中南部的山區,較受歡迎的品種有:胭脂梅、長藤、大青、桃形梅、萬山、山連、野生梅…等。

由於梅子的青果不僅味道滋味苦澀,更含有「氰酸」毒素,既使全熟了味道也不會太好,因此台灣人大多不生食梅子,都是先加工後再食用,加工的方法通常以鹽漬或糖漬為主,加工方法不同製成的食品也不相同。

青梅加工最早是從清明節前後便開始,此時採收的深綠色梅子適合製成脆梅,等到穀雨時穀雨果實變成淡綠色,趁此時採收的梅子最適合做成紫蘇梅、話梅、茶梅以及製作梅酒…等。進入梅月之後,梅子大多已初熟,果實變成黃綠色,還可以用來釀製梅醋,製作梅子果醬與果汁,但如果等到梅子完全成熟,往往因發酵過度而無法再製成任何加工食品。

古代的文人雅士每個月令都會選出當令的花卉,梅月的當令花卉是薔薇與牡丹。牡丹在漢人的社會中,一直都是富貴的象徵,在許許多多的民俗圖繪上,都可見到這種複瓣大型花朵,顏色艷麗的美麗花卉,不過這種牡丹在台灣並不多見,最多還是出現在寺廟門神宮女手上捧著的,用以象徵富貴的民俗彩繪而已,至於「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樣的俗語,最多也只能體會其寓意而已,畢竟這種植物並不屬於海島。

台灣的原生植物中,雖然沒有牡丹,卻有一種美麗的野牡丹,進入梅月正值野牡丹盛開的季節。屬於野牡丹科的台灣野牡丹,又稱為山石榴、王不留行或者九螺仔花,主要的分佈地點在亞洲的南半部副熱帶地區,在台灣全境低海拔的灌木林間或者向陽性的草原間都可見到,每年春夏之際開花,桃紅色的花朵點綴在林間,相當美麗動人。

幼枝全都被著剛毛的常綠小灌木,長橢圓形的樹葉為對生態,基部是圓形,有明顯的三條葉脈,花開在枝的頂部或枝側,花朵都是五瓣,每一瓣都是倒圓形,雄蕊則有十枚,大多數的花都是桃紅色的,但也有白色以及紫色的花朵,但較為罕見。

野牡丹的花萼筒底部,是為花的子房,花謝之後,子房漸成熟,呈半圓壺形,裡面有五室,原本為綠色,後漸轉為紅褐色,是為果熟之期,鄉野中長大的孩子,都知道成熟的子房剝去外皮是可以食用的,另外嫩莖也可以剝去皮而生吃,味道微酸,卻脆而可口。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645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