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明
2012/04/04 22:33:45瀏覽1143|回應1|推薦2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起

◆節氣釋義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按照民間傳統的算法,冬至過後的第一百零五天為寒食,寒食後三天就是清明,這個時節春天己過半,代表完全擺脫了冬季氣候的影響,進入了典型的春天氣候,天地間呈現出景清氣明的景緻,元代吳澄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民間通行的《農民曆》也載:「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顯而清明,時當氣清景明,故名。」此外更有許多詩詞描繪這個時節豐富的天地物候,更為這個生動的時節,留下了最動人的印記。

◆節氣緣由

一般人對於清明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清明時節雨紛紛」了,其實那是唐代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也因為春雨綿綿,讓這個表徵物候的節氣,更充分顯現天清氣明、草木繁茂的氣息。

《周書》時訓篇中記載的清明三候,分別為:「清明之日,萍始生;後五日,鳴鳩拂其羽;又五日,戴勝降於桑。」

清明的第一候是「萍始生」:萍也就是浮萍,古人認為「水草也,與水相萍,故曰萍」,《歷解》則載:「萍,陰物,靜以承陽也。」意思是說此時天氣漸熱,水塘中的浮萍開始滋生。

第二候為「鳴鳩拂其羽」:古人認為鳩乃是鷹所化成的,「似山鵲而小,短尾,青黑色,多聲,今江東亦呼為鶻鵃」;拂,乃是拍擊之意。《本草》解釋說:「拂羽飛而翼拍,其身氣使然也。」此時正值三月之時,不只是農家非常的繁忙,鳩更為了高飛而鳴叫,並且鼓著翅膀直飛而上。

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戴勝也被稱為戴鵀,自生穴中,不巢生;《爾雅》注曰:「頭上有勝毛,此時恆在於桑。」第三候說的是戴勝出現時,也就是農家忙於蠶桑的時節。

◆節氣特色

對於現代的台灣人而言,清明為國定的民族掃墓節,大部份的台灣人也都在這一天或前幾天掃墳祭祖。

但在古代,傳統的清明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已,和祭掃祖先之墳並沒有什麼關係,一直要到宋朝,掃墓才漸成為清明的風俗,並且漸成為「清明節」。

◆節氣活動

中國上古社會,和掃墓最有關連的應該是上巳日,也就是陰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韓詩》:「三月桃花水之時,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袚除不祥」。到了三國時代,上巳的日期就固定在三月初三,且除了原本的「袚褉」之俗,更吸引人的是到水邊遊春的習俗。

春秋戰國時代,另一個興起的是寒食,漢代桓譚的《新論》載:「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之推故也」。原本只是「不火食五日」的禁忌,沒想到到了漢代之後,竟然增加為一個月之久,也因此衍生出許多問題,《後漢書》〈左周黃列傳〉載:「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到了東漢時,清明漸成節,但和寒食或掃墓並無關連,透過崔寔的《四民月令》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清明習俗,主要是以務農為主:「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塗鄛穴,具槌、峙、簿、籠」。

到了三國時代,曹操頒佈了〈明罰令〉,為了解決冬天寒食致使人們「老小不堪,歲多死者」的問題,於是將寒食節由原本的冬天調整成「冬至後百五日」。這個改變,使得寒食和清明連在一起。西晉孫楚的《北堂書鈔》〈祭介子推文〉中說:「太原咸奉介君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可見寒食之期也縮短到寒食到清明的三天時間而已。

到了宋代,寒食和清明的關係更密切,且日期也有關連,呂原明所寫的《歲時雜記》載:「清明節在寒食第三日,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但稍晚孟元老所寫的《東京夢華錄》,卻開始記載了清明的轉變:「寒食第三日,即清明也,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由此可見,由於寒食和清明相連在一起,不僅讓彼此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更因清明吸收了寒食祭墓的習俗,致使清明的重要性逐漸增加,並且形成無論是寒食或清明都有人掃墓的習俗。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移民之初大都依原鄉的傳統掃墓,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祖籍在不同時間掃墓的情形,最明顯的莫過於客家人元宵節之後即可掃墓,漳州人則慣於三月初三上巳節掃墓,泉州人則在清明掃墓之例。直到戰後統冶台灣的蔣介石過世之後,國民政府將蔣介石過世之日(那年正值清明節)訂為「民族掃墓節」,且為國定假日放假一天後,自此以後,台灣的清明成為官訂的掃墓節,各族群(甚至包括原住民)漸改掃墓之期為清明,形成全台統一於清明掃墓的現象,每每造成交通、安全…等重大問題,也因此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台灣的政府又開始大力宣導清明節前掃墓的觀念,為的就是要分散人潮,但幾年下來,成效仍未可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6295268

 回應文章

小溫
2013/04/03 22:56
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