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14 03:00:47瀏覽3964|回應5|推薦17 | |
買舊書,有時候,會買到名人、朋友(甚至是自己)的藏書,這都是書在內容以外所提供的樂趣。前幾天,在舊書店買到已故日本朝日新聞資深記者、著名的進步社會運動人士松井耶依女士的著作《アジア.女.民衆》,翻開扉頁一看,竟是作者的題字「楊憲宏樣 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一日 松井やより」。原來是廿年前松井贈給楊憲宏先生的書,如今不知何故,流入了舊書店。 松井長期深耕女性、戰爭議題和亞洲的民眾運動,尤其是日本侵略戰爭、買春觀光等對亞洲女性的戕害,她多次來台灣,關注原住民、慰安婦、人口買賣等議題。這本頗有來歷的書,很可能見證了當年台日兩位進步記者的交往,也讓我想到了很多…… 廿年前,楊憲宏已是嶄露頭角的公害(與公衛)記者。他關注多氯聯苯、西海岸污染、戴奧辛、核電、美國公害輸出等重要環境議題,他的筆觸及黃樟素、壞豬肉、餿水油、致癌添加物等和民眾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課題。他揭發臺灣淪為美國藥廠的實驗天竺鼠,獨家深入報導味全嬰兒奶粉因成分比例失調,導致兒童低血鈣症,引發極大震撼。他一篇篇的報導,不僅摘發事實,更曝露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制度性因素。這一切不僅讓他屢次得獎,更提升了民眾的環境意識。直到今天,我們打開楊憲宏當年的作品集(《走過傷心地》、《受傷的土地》、《我們不是天竺鼠》等等……),裡面所書所寫,都還在逼問我們︰這些傷痛弊害,僅僅只是歷史嗎?現在的我們能「以真正人的方式活著」(楊憲宏語)嗎? 在那個民主化還不是理所當然,社會運動才剛剛開始曲折前進的年代,一些有理想的記者(楊炤濃、何經泰、張友驊、何金山、陳素香……),用他們的筆與鏡頭,推進了台灣的社會變革。他們或即時報導,或進行深層的結構批判,甚至有人直接間接地投身社運。沒有他們,臺灣的政治社會改革,真不知道會延遲多久。 廿年過去了,楊憲宏先生成了家喻戶曉的政論名嘴,也引發一些爭議,很多人不知道他當年的奮鬥,也未必知道他如今仍試圖繼續在媒體爭取空間,關注這些「冷門」議題。媒體的大環境則是越來越市場化、血腥化、八卦化、黨派化、金權化。電視節目上一堆資深媒體人肆無忌憚的妄言著,幾乎成了「記者公害」。我無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許多「資深媒體人」,當年有專業,如今也有見解。但是,不容否認的另一面則是,政論節目越開越多,卻不等於「真相」越來越清晰,如果「真相」是指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得以揭發的話。名嘴越吵越兇,也不等於社會能更公平、更進步,弱勢者的苦楚得以伸張。 有的媒體人立場千變萬化,目不暇給,很難分辨是利益導向、是與時俱進,還是勇於反省,「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有的媒體人看似正氣凜然,其實深陷政商權力網絡,扮演特定集團的打手與辯士。也有的媒體人用公器報私怨,即使言論如何犀利嗆辣,即使曾和社運淵源深厚,也無法真正經得起歷史檢驗。我尊敬的資深記者林照真,對媒體亂象做了非常深刻的針砭︰ 「有權的弄臣、不肖的企業越來越懂得利用媒體升官發財,政治顧問、公關等專家一一興起,媒體成了最佳化妝術。媒體的監督能力逐漸弱化,發抖的記者越來越多,記者越來越無法在新聞前線作出正確的判斷」 「媒體為了市場,總是要把公眾的注意力從重要事務中引開,表面上只是看不岀新聞的重量與沉澱,但更大的問題在於民眾將因此失去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記者也只是提供娛樂的高手,只能為大眾尋找歌詠、讚嘆、或是傷感的題材。這種心態造成記者的虛無,以致在面對權力階層時,多是卑躬屈膝,諂媚示好。如此怯弱的媒體生態,怎麼可能啟發社會、進行改革、進而帶動社會進步?」 林照真認為,「記者的工作是要改變這個世界」,她呼籲記者用專業來進行「反叛」,壯哉斯言,頗有馬克思之遺風。我闔上《アジア.女.民衆》一書,暗暗期盼林照真的籲求,有更多人回響,松井女士的志業,有更多人繼承。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