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30 00:08:44瀏覽1386|回應3|推薦134 | |
人生只有一個絕對真理能帶領我們通往終點,「好好活著」! 佛陀成佛前,貴為王子,在目睹人有生老病死後,決心追求真正永恆的存在超脫凡塵繫於人身上的枷鎖。 生、老、病、死,這是發生在人一生,按照時間序列所進行的旅程,而且旅程只有單程車票,沒有回頭的空間。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曾說:「一個人過了四十歲,應當為自己的長相負責。」時間流逝,人的面貌跟著成長。但外在面貌並非全然受肉體與環境左右,更受到一個人內在修為,包括學識、氣度、涵養、靈性等各方面的內在發展,共同牽動一個人的肉體成長,所謂「相由心生」不是沒有道理的。 開創未來,必須立足於當下,為此我們必須解開時間序列的奧秘。 要瞭解時間序列的精神與目的,先讓我們由時間序列中的「時間」概念展開反思。 時間序列所指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時間?這裡指的並非日常語言的時間,參照聖‧奧斯丁(St. Augustinus)在《懺悔錄》中的時間觀,他表示時間沒有過去與未來,只有現在、已逝的現在與尚未來到的現在。 《懺悔錄》中的時間觀,其實就是心靈暢銷書「當下的力量」真正的源頭,「當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也是華人心靈暢銷作家張德芬心目中認為最偉大、最有深度的心靈學家。 為何聖‧奧斯丁如此理解時間?在於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談,過去已經不存在,存在的是我們當下透過回憶活動而重現,比那已逝當下印象模糊的記憶片段。但當我們展開回憶,那回憶活動與回憶本身是當下的,而非過去的。 未來我們可以有所嚮往,但唯有那一刻於當下才能被我們體驗。故體驗到的,也是當下的認識。 其實,這個問題在時間序列中看來不存在,因為資料分析的材料總是過去的,且因為資料蒐集的困難而不可能是當下的。不過可以透過過去的資料分析來說明「廣泛的」這個當下──可能是最近一個月、半年等──現象為什麼是如此。 從時間展開,問題隨著宗教、神、哲學發展成為更普遍,卻是更為主觀的問題。中世紀宗教、神、哲學的時間是指一個普遍客觀實在的時間,但到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存有與時間》中所談的時間,那不是客觀實在的,而是主觀的,一方面受限於存有者,另一方面又為存有者所限。 「時間」是西方由古至今,無論正統神學、哲學、宗教及各種神秘學,所要掌握的關鍵,也是近代心靈學者要運用的力量,在近50年許多被視為新興宗教的學說中,或回溯前世以解決今生的問題..等,莫不與時間掌握有關。 回到一般人理解的時間概念,我們該如何珍惜自己的時間? 林肯有一句箴言道:「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東晉末期詩人陶潛於《雜詩》中寫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時間需要分秒必爭,因為消逝的時間永遠無法彌補。 如果人生是一條長河,時間就是不斷於長河中流淌的水滴。掌控時間,把握每分每秒努力的人,才能掌握人生。小水滴匯集成一條大河,每顆小水滴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想要成就一條萬里長江,卻忽略當中組成的任何一部分。等於一個人空有理想抱負,卻忽略分秒間的實踐與付出,最終當時間流逝,歲月不待人,在細數自己曾經浪費的時光,除了怨歎自己虛度光陰,也無法喚回那些一去不復返的寶貴時光。 § 人作為「存有者」有兩個永遠無法改變的本性,「凡人皆有理性」且「凡人皆會死」。 時間對於人來說是不斷接近死亡的過程,因此從人生的徑路來看。普遍客觀的時間序列和人的時間感其實是不完全相符的。我們可以理解時間序列,但我們無法體驗時間序列。 兒童、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如聖‧奧斯丁在《上帝之城》將人類歷史分了七個階段,嬰孩時期、童年時期、少年時期、成年時期、壯年時期、老年時期、完成時期。 從時間推到人,從人再推回時間,我們發現每個時間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變化,所以時間序列由人的角度看,也許更貼近所謂歷史序列的概念。 我們可以從一個廣泛角度談時間,也可以將時間切開來分別談個別不同時間的意義。人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命主題,以及不同的生存任務。 § 不要小看有意義的故事,一個在對的時間,出現對的內容的故事,足以改變人的一生!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