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20 05:52:40瀏覽1261|回應0|推薦18 | |
最近在大陸聽聞一些對於醫保虧空,影響醫療質量,打擊醫療人員信心的消息。 然後有些民眾拿著一些數字,就在檢討醫生謀取暴利。 撇開一些真的騙錢的不談,到底我們要怎麼知道:「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專不專業?」,好了解他是不是在欺騙我們?
除去學歷之類的紙本,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了解這個人:
總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反之,所謂外行,甭提無法估算變動成本,連固定成本都搞不清楚。
譬如每年總有這樣的新聞,有人把iphone 拆開,然後按照裡頭零件的最低市價,拼湊出一個數字,然後告訴讀者apple 又賺了大家好多錢,iphone 實際上各個零件加在一起可能只要幾百塊,但賣給消費者幾千塊。 實際上這樣的分析,完全沒有總成本的概念,好像誰都能去華強北買零件,自己裝出一台iphone ,零件的設計、研發、營銷、倉儲等各方面的成本,都不需要考慮進去。
但越是懂行的人,越能合理的計算出做這件事的成本。
就像今天你想拍電影,如果你找的業內人士靠譜,他就能告訴你,按照你的需求和想法要多少投入,包括時間、金錢等各方面的成本,幫助你審慎考慮。 而不是忽悠你拿出一筆錢,結果你無法監管,他也不清楚該怎麼花。 又好比為什麼有些企業的前主管,在崗位上給公司虧了一筆錢,被炒魷魚,還有其他企業捧著白花花的銀子聘請他。 往往因為他豐富的「失敗經驗」背後,使他更了解這背後要投入的代價,該如何定價,提示各種隱形成本,幫助企業計算最為精確的花銷,避免可能的損失。 要知道,在群體當中,一個人對成本評估的錯誤,損失卻往往是公司所有人都要承擔。 這個準則還能用來評估一個人的道德:
譬如有的甲方,他明明知道乙方付出的成本,市場價該怎麼收費,但他裝不知道,然後剝削你,如果你自己也沒意識到,那就白白被他壓榨。 又譬如有的伴侶,明明共同維繫一個家庭,自己基本不付出,讓另一方沒命的付出,這都不是善良的表現。 心理學上有很多主觀的認知謬誤,都會影響對於成本的評估。 譬如「過份樂觀效應」,人很容易高估自己執行方案的效率,研究發現,實際上一個人最終實行的效率,會比當初評估效率最低的情況,只會更低。 舉例來說,曾有個針對研究生的實驗。研究者請樂觀與不那麼樂觀的學生,請他們推算撰寫論文的時間,樂觀的學生可能自評十幾週就能完成,不那麼樂觀的學生可能評估三十幾週,但事後追踪,發現總體平均花了五十幾週才完成論文。 這個道理,可以用在很多層面,甚至包括談感情、結婚、變更人生軌蹟等等。 找心理諮詢師也是如此,如果一個心理諮商師對於來談者的分析過份樂觀,或是過份悲觀,給出一個不切實際的方案,或保證多少次就能痊癒,卻拿不出具體的數字或研究報告,那麼最好不要輕易相信。 因為你最終付出的成本,可能遠比想像的高,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個視角可以用在別人身上,也能用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今天對一件事情,根本做不出詳細的成本評估,卻貿然想要幹,我建議你三思而後行,因為你的不專業,有非常大的機率給你帶來高出預期的損失。 譬如二十年前,台灣一度非常流行上班族開咖啡店。畢竟上班生活很苦悶,咖啡店的生活感覺文青、悠閒、質量高。 結果就像當初「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那陣子的旋風,真有一群上班族沒有充足的行業經驗,辭職跑去開咖啡店。結果當然是多數人非但賠掉了積蓄,甚至背了一屁股債。 所以我們在學校,或者在職場,要學習的究竟是什麼呢? 從成本估算的角度來說,就是更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完成行業任務的成本。 一但我們對這部份掌握的越詳細,我們就越知道自己能干成多大的事,又能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風險。
§ 結語 簡言之,專業就是:
如果要找合夥人,或是找個顧問,用這個經驗法則來檢驗,基本不會出差錯。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