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5了!面對孩子厭學,如何支招?
2025/01/07 00:38:45瀏覽154|回應0|推薦14

raw-image

一、 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不喜歡上學。早上叫他起床,簡直像打仗!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在日本,很多孩子長期不去學校,被叫做「不登校」世代。2022 年,日本有將近 30 萬中小學生不去學校,創下了新高!

台灣雖然沒有用「不登校」這個詞,但情況也差不多。教育部統計的中輟生裡,很多是因為長期缺課。而且,根據調查,台灣大概每 60 個孩子裡,就有 1 個有「拒學」的傾向。另外,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家自學,這其中也有不少是因為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喜歡上學呢?這到底是孩子的錯,還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二、 上學什麼時候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孩子不想上學,原因有很多,學校、家庭、社會都有責任。

現在的學校,太重視考試和成績了!每天都是上課、作業、考試,孩子們壓力很大,喘不過氣。想想看,我們小時候,雖然也要考試,但還有時間玩耍、發展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孩子,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他們的生活被考試填滿了,哪裡還有快樂可言?而且,學校裡還存在著霸凌、排擠這些現象。有些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或者被孤立,他們自然就不想去學校了。

再說到家庭。現在很多父母都要上班,沒時間陪孩子,或者乾脆交給爺爺奶奶帶。

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太高,逼著孩子學這學那,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有的家長又太寵孩子,什麼都替孩子做好,結果孩子什麼都不會,自理能力很差。

還有些家庭,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吵架,甚至離婚,這些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最後是社會。現在社會競爭很激烈,人人都說「不能輸在起跑點」。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要努力學習,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將來才能過上好日子。

這種單一的成功觀念,讓孩子們感到非常迷茫和焦慮。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只能被動地跟著大人的期望走。

 

三、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想想看,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上學?難道只是為了讓他們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嗎?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的教育就太狹隘了,也難怪孩子們會厭學。

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有道德感、有創造力、身心健康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和別人相處,學會照顧自己,更要讓他們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且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對此,德國有一種教育方法稱為「耶拿教育」,當中有些精髓值得我們借鑑。

耶拿教育認為,教育應該培養孩子全面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學習課本知識。耶拿教育有四個重要的方面:

  • 對話: 鼓勵孩子多跟別人交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要學會聽別人的意見。這裡的「對話」,不只是簡單的聊天,而是要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學會提問,學會辯論。
  • 遊戲: 讓孩子在玩中學,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想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在玩遊戲的時候最開心?遊戲不僅僅是娛樂,更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遊戲,孩子可以探索世界,發展自己的能力,並學會與他人合作。
  • 工作: 這裡說的工作,不只是我們平常說的上班,更強調動手做事。讓孩子參與一些家務勞動,或者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動手能力。
  • 慶典: 像生日、節日這些特殊的日子,一家人一起慶祝,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也讓生活更有儀式感和意義。通過慶典,孩子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培養對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這四個方面,不只是對孩子重要,對我們大人也一樣。現在很多大人每天忙著上班,賺錢,卻忘記了怎麼跟家人好好說話,怎麼享受生活,怎麼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為快樂、有活力的人,我們自己首先要活得像樣,活出生命的熱情!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第一個要處理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故在此,我想先請家長先關心自己:你自己是不是也被困在「工作」的單一維度裡,而忽略了與家人朋友的深度「對話」、讓身心放鬆的「遊戲」,以及讓生命更有意義的「慶典」?

 

四、 面對不想上學的孩子,家長可以怎麼做?

如果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試著去理解孩子

孩子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還是被同學欺負了?或者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不適合他?或者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或者強迫孩子去學校,那樣只會讓情況更糟。

其次,可以考慮讓孩子「自主學習」

這不是說就讓孩子待在家裡不管了,而是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不過,這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制力,而且家長也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和引導。所以,在決定是否讓孩子自主學習之前,家長需要仔細評估:

  1. 孩子的自制力如何? 他能不能自己安排好時間,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2. 孩子的學習意願如何? 他是不是真的想學習,還是只是想逃避學校?
  3. 家長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自主學習需要家長投入很多,您是否做好了準備?

如果評估下來,覺得孩子目前還不適合自主學習,家長可以先嘗試與學校老師、輔導人員多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困難,並尋求專業的協助。同時,家長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是不是給予孩子過多或過少的壓力?是不是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是不是忽略了與孩子的溝通和陪伴?

如果孩子適合自主學習,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 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畫

目標要合理,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要讓孩子有參與感,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家長的安排。

  •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像怎麼安排時間,怎麼找學習資料,怎麼做筆記,怎麼管理自己的情緒等等,這些能力都需要慢慢培養。

  • 多利用網路上的學習資源

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課程和學習工具,例如:Khan Academy, Coursera, edX等平台,都提供了豐富的課程,涵蓋各個學科,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進度來學習。

  • 創造多元的學習體驗

不要把學習局限在書本上,要多帶孩子去外面看看。比如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參加志工活動、實習、旅行等等,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中學習和成長。

例如:如果孩子對動物有興趣,可以帶他們去動物園當志工,或者參加一些動物保護組織的活動;如果孩子對歷史有興趣,可以帶他們參觀博物館或歷史遺跡,或者鼓勵他們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和觀看紀錄片。

  • 重視人際互動

即使是自主學習,也要鼓勵孩子多和同齡人接觸,避免社交孤立。可以參加一些興趣班、線下讀書會或者線上的學習社群,讓孩子有機會與他人交流和合作。

最後,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了嚴重的情緒問題,比如經常哭鬧、發脾氣、失眠、做噩夢,甚至有自殘的想法,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心理諮商可以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困擾,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並學習應對壓力和挑戰的有效策略。不要覺得看心理醫生是什麼丟人的事情,這是幫助孩子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徑。

 

五、 結語:讓我們一起努力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種教育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要多了解孩子,多和孩子溝通,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也是家庭的事,更是整個社會的事。讓我們一起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都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816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