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3 20:21:16瀏覽1030|回應0|推薦16 | |
前言 訪談所突顯的,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是對生存一個又一個的提醒與挑戰。不進則退,以人為鏡,看清自己,尋找生命的出路。 我做「騷客訪談」項目一年多,一直希望促成更多兩岸之間的正向互動,與盡可能去政治化、媒體化的影響。希望把我在臺灣以外,不只是中國,還包括外國帶給我在知識與眼界的震撼,更重要的是生存的危機感傳遞給臺灣的讀者,但我發現效果有限。 西元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敗給斯巴達,讓蘇格拉底反思民主政體的不完美,反思雅典引以為傲的教育、哲學等領先地位恐怕已不合時宜。
下午我才跟一位留美,長年進行留學生研究的教育大學教授討論,訪談中的陸生認為臺灣高校優勢可能在十幾年內消失。該教授的回覆更不樂觀,認為這個優勢在五到十年內就會喪失。 我真心希望臺灣不要等到遭遇經濟、教育或科技等方面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之衝擊,在潰敗中才感受到生存危機,因為只怕那時再想努力,卻已為時已晚。 【下篇】展望未來 我:五月中我參與了海基會舉辦的台商招聘會,私校聯盟理事長李天任校長盛讚陸生表現,並表示陸生來台學習,無法留在臺灣就業,返鄉服務如「縱虎歸山」,言談間表達陸生在台的表現優異,也為臺灣留不住人才憂心。您怎麼看當前臺灣對大陸招生政策的矛盾? 夏:這個問題其實就可以上升到兩岸關係層面。我先舉個例子好了。臺灣規定大陸人士是不准在臺工作的。但是還是有一些大陸人在臺灣工作,例如什麼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在臺灣的分部,或者某些在台陸資企業的工作人員。此外,臺灣規定外籍人士在臺工作是要課百分之二十的稅,然而就是為了不允許大陸人士在台工作,臺灣每年損失了近乎7、8億的稅。陸生的問題也是這樣,這背後的意涵,表面上是保障臺灣人工作的優先權益,但實質上還是對大陸的不信任,加之以臺灣為本位的狀況下,排外就不可避免。兩岸過去分隔近六十年,陌生與不信任是肯定有的,也許還有透過時間來化解吧。
§ 臺灣高等教育的隱憂 我:您認為臺灣高校目前相較大陸高校的優勢有哪些?這些優勢以目前的趨勢,可能多久會喪失? 夏:優勢就是我前面說的師資與資源,但是大概十幾年內就會喪失很多了。舉個例子,過去大陸的翻譯出版並不好,要不就是沒有根據原文翻譯,要不就是帶有很濃的意識形態色彩,但是現在大陸的翻譯和出版其實越來越來。往往國外的新書一出來,大陸過不久就可以翻譯,而且質量也高。臺灣過去有很多優秀的翻譯或叢書,可是現在很多都絕版了,也不再版,就算再版也沒人買。
我:我發現我們大多聚焦在臺灣的學術資源上討論。學術之外,現今在網路、科技和大眾文化產業方面,大陸亦有許多長足的進展。這兩年陸劇和陸綜在臺灣打開市場,廣受好評。當某些臺灣人認為臺灣的優勢是「創意」,這是否意味著連這項優勢也在失去,或者已經失去? 夏:侯孝賢前幾天因為拍《聶隱娘》拿了獎,受到馬英九嘉獎。他那個時候就說,政府應多鼓勵、所資助電影等產業的發展。他當時就是因為在臺灣籌不到錢,後來找了大陸的公司才有了拍這部影片的資金。其實大陸電視劇或電視綜藝節目的興起,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就是資金,雖然資金不是一個充分條件,那它至少是個必要條件。臺灣還是有創意的,例如有很多優秀的導演,但是大環境可能並不好。例如市場不大,資金短缺,政府的扶持就不夠。(這只是就個人觀察而言吧,對這領域不太熟。)
我:您認為自己經歷臺灣四年高校洗禮,相對在大陸的同學,主要競爭優勢為何? 夏:很多人說臺灣不是很國際化,這個評價可能不夠全面。臺灣校園中許多科系都採用英文教材、中文授課的方式,其實我覺得這就很好,讓學生的英文有比較好的提高。但是像在大陸,採用英文教科書的學校大概只有幾所一流大學。這或許就是一種競爭優勢。另外,以目前來看,臺灣的幾所大學在世界上還是被承認與肯定的。
我:大陸的教育環境在我的觀察中在不同地域有很大的差異,好比北京和上海各有自己的一套體系,985、211等重點大學各有其專擅與資源優勢。當然還牽扯到高考後進入不同地區大學,帶來的戶籍優勢。通過臺灣高教的洗禮,您認為大陸高校有哪些路是可以從臺灣高校身上學到教訓,或可借鑒之處? 夏:這個問題也很複雜,一種可能的想法就是有比較多的路徑可以進入大學。因為大陸現在主要就是高考,很多人都說這是一考定終生。雖然有大學自主招生,但那只是少數幾所名校才可以。而臺灣的升學有學測、指考,還有像繁星推薦、個人招生等等,入學管道比較多元。這是像這種制度在大陸實施的話就怕會被質疑不公平,因為大陸人太多了,不同地區衡量標準也不同,再加上入學管道所元後可能就會有人走後門、賄賂等等。所以很多人覺得高考雖然很殘酷,但仍然是目前比較公平的方式。
§ 爭民主與爭自由,那麼什麼是真民主與真自由? 我:您在臺灣留學期間也看了臺灣各種社會現象,以及太陽花學運等運動。您認為臺灣年輕人(大學生以上,30歲以下)對民主的理解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民主? 夏: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自己也講不清什麼是真正的民主。即便在我們認為很民主的國家,例如英國、德國,但英國人、德國人可能也覺得自己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所以我這裡只能稍微談一點個人的心得。臺灣人談民主、人權、自由,很多時候都以美國為標桿。但美國的民主、人權、自由至少在我看來就不是真正的民主。很多人批評大陸的政府如何高壓統治或是人權狀況如何糟糕,但這些人卻都不會去質疑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合法性何在。有一次我聽大陸流亡作家余杰的演講,他居然就說世界上有一個像美國這樣的世界警察總比沒有好,親美到這種程度我也真是無話可說。你可以讚揚美國的一部分民主成就,但是也必須看清楚美國在侵略其他國家時是如何不顧平民百姓的生命的。 另外,民主畢竟是一個西方的產物,當民主要在其他國家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時,它就必須和這篇土地的文化相結合,這是我現在很篤信的想法,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很多東南亞國家之所以在接受民主之後仍然處在動亂之中,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原因。或者我們也可以問一個問題,如果民主真是一個好東西的話,那為什麼臺灣還是現在這個樣子?民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效率低下,這在臺灣尤其突出。當兩黨陷在鬥爭、對立中的時候,往往導致整個社會空轉,立法院也時不時地就卡在某一個法案裡,這其實對整個社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但我覺得有時候臺灣人還是很自豪民主這個東西,而不願意面對民主本身就所具有的一些缺陷。 好比我在一門德文課課堂上,有同學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什麼都可以做。這樣的看法是讓我蠻吃驚的,但我覺得這也反映了不少臺灣人的想法。但實際上,談自由卻不談自由的限制在我看來是沒有意義的,根據古典的定義,自由就是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自由也總是和責任相關的,如果一個人可以隨心所欲而無需承擔責任,那並不是真正的自由。可惜臺灣社會的確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很多只管出一張嘴,卻又不需承擔責任。
我:您認知的自由觀是什麼?普遍來說,自由與責任在大陸大體如何體現?當中有哪些您認為是臺灣目前反倒應該借鑒之處? 夏:大陸應該還談不上自由吧,哈哈。不過說到這個,我個人認為,民主是一種制度,它需要和當地的文化相結合。但是自由卻是普遍的價值,因為每個人要開口表達意見的時候(無論什麼意見),自由就是一個前提。我也希望大陸可以更自由一些。
§ 離校之後,青年學子志在何方? 我:未來您打算長留臺灣,還是返鄉呢? 夏:如果未來我能在臺灣工作的話,我當然會考慮。不過至少現在還不行。
我:在臺灣青年就業率和基本薪資不進反退的現在,您考慮留在臺灣工作的考量因素主要為何?您怎麼評估這個就業市場? 夏:目前臺灣並不允許大陸人在臺灣工作。雖然大陸的經濟發展很快,但是以薪資水平來講還比不上臺灣,再加上比較自由的環境,這些應該是我會考慮的原因。因為本人學的專業比較偏理論一些,就業市場這個問題可能就沒有能力回答了。
我:如果有機會和臺灣的政治領袖對談,您希望和他討論什麼主題? 夏:兩岸關係中的認同問題。比起很多人討論兩岸的政治制度、經濟交流,我其實更在意認同這件事。臺灣人這二十年來的認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它甚至決定了今天和未來的兩岸關係。這種認同關係到的不僅是政治上的,同樣也是文化上的。就像我前面講的,我來臺灣之前覺得臺灣把中華文化保存得更好,但來了之後發現其實中華文化在流失。這其中的原因就和認同有關,因為這二十年來認同的轉變,或者說臺灣主體性的確立,其實有很多人不僅在政治層面上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連在文化上也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很多政治層面、經濟層面的談判之所以會陷入僵局,或引起社會大眾反抗,均和認同拖離不了關係,當我是我,你是你時,誰都會站在一個「我」的立場出發去看問題。
【後記】於上篇露出後,有網友問了幾個問題,通過這些問題,讓我有機會梳理一些訪談的「導讀」部份說明不夠清晰的概念。毋寧說,訪談的本質是對話,對話是進行思想澄清的方式。下面將問答摘要如下,供讀者們參考:
Q.1 為何不和其他僑生和他國留學生的情況進行比較?為何不找和臺灣經濟等情況類似的國家,感覺一味檢討臺灣情況,不夠國際化? 我:臺灣完全不給獎學金,但有些學校卻要求大陸陸生得有一本的水準,好比輔大。什麼叫一本的水準,就是大陸來台申請的陸生,高考成績達到一本線(共有一本、二本、三本),以2017年一本線的規定為例,高考英文成績總分150分,達到135分者才能申請一本的學校,換算成100分就是要考90分。可是,很抱歉,沒有獎學金,也不能打工,還要負擔比較高的學費。 我要問的是諸如此類,到底符不符合教育目的上的公平。 另外這個主題確實可以做到很大的範圍,就像您說的,把國際情況全部納入考量。但我今天就是要做針對臺灣現況的兩岸教育中高等教育的題目,如果未來有充裕的時間,或許會進行延伸研究,當然我更希望有對於這一塊有研究的朋友,提出更多的見解,一個人能做的終究有限。 此外,要看臺灣怎麼找外籍生,要比就比好的,而不是比給外籍生待遇更差的國外高校辦法,我想更有意義。
Q2. 我們在政治上遭受中國打壓,好比兩年前智利的例子,交換生國籍如果不填寫中國臺灣,就申請不到獎學金。他國對我們的教育措施亦不公平?為何本文只談陸生在臺情況,感覺有欠客觀 ? 我:我想還是回歸一個前提「教育的目的」,這是一個普遍概念,延伸的才是各個地區、國家、文化圈的不同教育辦法。好比您提到的智利情況,那麼這個情況顯然就我文章前言中對「教育目的」的討論是相衝突的。 然而,我們搞教育理當更趨近教育的目的,而不是遠離教育的目的辦學。我們應該更趨近歐美先進國家的制度,還是趨近智利? 何謂訪談?或者說為什麼我用訪談的形式,展現全文,不加任何刪減? 訪談即是在對談中呈現出一個對於現象的認知與理解,我並沒有說臺灣的制度肯定是不好的。但我肯定是不足的,那麼是怎麼一個不足法,重點不是我的感受,而是來談者的感受。 因此我在導讀的前言最後,我希望大家一同「反思」其「得」與「失」,如果只著重在失的部份,那我覺得這篇訪談的意義就失去了一大半,因為牽涉到的不只是制度面的問題。 今天陸生來臺灣讀了四年書,有所讚許,有所抱怨;有成長、有破滅。這是一個過程,是個體人生的過程,也是臺灣教育發展的過程。 我想我要再次強調,我要檢討的不是臺灣的教育制度,而是到底從陸生在臺灣高校就學的辦法(這只是小小一塊),到他們來臺灣學習、生活種種的心得感想,他們怎麼看臺灣,臺灣民眾怎麼看陸生,雙方經過這幾年的相處,有哪些火花與摩擦……這一切的一切才組成整個臺灣教育,「目的」施行為實際教育「課程」的整體。 在臺灣的波蘭學生、日本學生、香港學生等等都能夠做出圍繞「教育目的」展開的訪談,然後我們可以互相比較,做為認知自我了解教育的材料。 我做的不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工作,因為我關注這一塊。我關注教育的本質,我關注公平與正義。但這不僅僅關乎制度,更大的是文化、生活與普遍身為人當有的權力。
Q3. 導讀談太多制度,感覺偏離了探討教育目的的主題? 我:是的,您說得對。我想我導讀開展的太大,以至於結論收斂的不夠精準。 經由這段討論,我想或許真的有跟不同地方外籍生、僑生有聯繫的朋友,可以一起做這個題目,然後就這些東西做出一個綜述性的分析,我想結果會很有意思。 另外訪談終究是一種質性方法,未來若能補上量化的問卷研究做為參照,我想能做出一個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我做的這個部份,還是屬於比較業餘性質的探討,謝謝你的不吝指教。 最後我提供一個思路:教育現場講求老師要能夠與學生將心比心,諮商室裡頭諮商師要能同理來談者。 想像您是一位老師、諮商師,或一位父親,您的學生、來談者或兒子告訴您說:「我在臺灣讀了四年大學,感覺很失望。」您會怎麼跟他對談? 這個就是我此篇訪談最原初的動機。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