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1 19:32:03瀏覽1287|回應1|推薦17 | ||||||
導讀 「泛政治化」,當所有的事務牽扯上政治,就像在清水中加進一點墨汁,原本單純的事務,因而變得不單純。自2011年臺灣開放陸生正式來台就讀大學,這個夏天迎來第一屆的畢業生。 然而,許多關於陸生在臺就學的不平等處境並未改變,且鮮為被人們關注。這是由於這些議題的重要性不足,還是泛政治化的陋習,以及對兩岸關係的刻板印象與成見,阻礙了我們理當了解這些同樣人生父母養,飄洋過海隻身求學的年輕人們,他們的權益與生活應獲得的正義。 陸生受制於「三限六不」(http://www.npf.org.tw/post/13/8392)的條例。舉實例來說: (1)、陸生未被納入健保,然而他們不是不願意繳納健保費,並且在臺陸生基本都是二十歲上下正值體能高峰的精壯青年,對健保可能造成的壓力最小。 (2)、陸生取得的簽證不同僑生,是「停留」而非「居留」。 (3)、陸生在大學階段繳交的學費比臺灣學生多20%,研究所得繳交兩倍學費。 (4)、陸生能夠申請的學校有限,主要以私校為主。國立大學目前每年只提供不科系,每校僅5位員額。 撇開諸多政治性的考量與制度面,本文核心議題是從教育的目的出發,從一個人、壹為學生的基本權益出發,探問: Q1、陸生來台接受教育,那麼請問教育的目的為何? Q2、難道當我們給予陸生不平等的受教權與生活權,政治考量凌駕於教育的目的之上? Q3、當某些人主張陸生可以填補當前高校面臨的招生問題,這意味高校的商業考量亦凌駕於教育目的? Q4、為什麼教育不能回歸教育的目的,為陸生的「學生身份」進行考量?
§ 何謂教育目的? 英國哲學家懷德海(A. N. Whitehead)在《教育的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一書中寫道:「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智慧。」 懷德海對於「智慧」的定義,去一般經過測驗所得的智商高低,或是針對特殊技能的專長。毋寧說懷特海構想的理想學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教育養成有兩個前提:其一、受教者在知識面前享有完全的自由,其二、受教者在教育過程中並非填鴨式的被動學習,而是學習有條理獲取事實經驗的訓練。 倫敦學派教育學者皮德思(R. S. Peters, 1919-2011)在談到民主教育的目的亦表示必須跳脫社會脈絡的教育規準思考模式,改以「人類處境」(human condition)為起點,因為民主社會的公民在人生中須面對三種情境的考驗,「自然世界」、「人倫世界」和「經濟、社會和政治世界」。以知識的成長與茁壯為基礎,這些知識不是純理論知識,而是公民的「公共經驗模式」(public modes of experience),藉此打造有教養的人。教育發展的對象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人的理性心靈,提昇心靈的素質。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教育專著《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個整全的人,但其目的並不限於個體的完善性,而是個體經教育完善,能夠培養出承擔社會義務的態度。並發揮歷史積累的,整體人類的力量,「掌握知識和科學法則而開始能夠控制自然過程,並且能夠對它們擔負起責任」。因此一個整全的人與整個經驗世界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並通過行動使內在認知與外在環境的和諧,即「知行合一」的方式彰顯自身的價值:
我們一方面加入這個普遍的和抽象的觀念世界,另一方面又以自己個人的情感、思想和生存,對世界做出顯然富於創造性的貢獻。我們就是通過以上這兩個方面進行交流的。
上述探討教育的思想家與研究者們,他們對教育目的之探問皆呈顯一個基本的立論,這個立論直指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受教者,即人的教育並非只是一種智性教育,而是需要通過經驗,並反饋於經驗世界,好使人做為一個社會人,共同營造群體生存的素質。這個看法,在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尼各馬科倫理學》(The Nicomachean Ethics)中通過德行與幸福等論述,同樣強調道德主體於經驗世界的實際作為,以及經驗在教育歷程中的意義,並傳達出一個明確的教育目的意涵,強調教育要培養的是有足夠能力做合乎善的選擇的善人。
§ 讓我們揭開面具 回到前述的問題,當我們把陸生的權益放在解剖台,我們對他們在台受教育與生活的考量,是否符合教育的目的,還是只是為了政治的、商業的,種種遠離教育以外的私利考量?這反應臺灣引以為傲,領先大陸的教育制度是否經得起最基本的教育本質性的考驗,告訴國際與大陸方面的民眾,我們臺灣的教育確實符合民主與當前法治當有的精神,或者其實不過是一套自以為美好的虛偽說詞。 為釐清這一切,我展開了這一場訪談。當中或有答案,供我們反思,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方面既有與將有的得與失。
受訪者小介:夏逸平 ◎ 出生年:1992 ◎ 就讀學校/科系:輔仁大學哲學系 ◎ 來自中國何處:浙江嘉興 ◎ 最喜歡的臺灣美食:不知道
§ 訪談實錄(提問者為作者,以下簡稱「我」;受訪者簡稱「夏」):
【上篇】驀然回首 我:首先恭喜您考取了台大的研究所,繼續留在臺灣進行研究。可以請您分享一下,為什麼選擇繼續留在臺灣? 夏:在我看來今天臺灣的校園學習風氣的確不如大陸。記得剛在輔大上課時,許多大學生翹課的翹課、滑手機的滑手機,這些現象蠻令我驚訝的。這是由於臺灣廣設大學之後,升學率幾近百分之百,導致競爭力的不足。再加之校園風氣自由,學生就更無所忌憚。但是我也必須承認的是,臺灣擁有非常好的師資與資源,這項優勢其實也是上一代臺灣人留下來的。臺灣的留學潮大概比大陸早了二十年,因此現在很多大學教授都是從國外留學歸來,擁有不錯的實力。而大陸則起步較晚(不過我也認為在未來臺灣會被大陸超越)。其次,碩士出國留學的時間和成本花費較高,臺灣則較低。最後,因為女朋友是臺灣人,所以留下來念個碩士也剛好。
§ 愛情與生活 我:在您看來,兩岸的高校生,對於大學生活的認知有什麼顯著差異?在您的觀察中,這樣的差異可能從何而來? 夏:臺灣的大學生在我看來總體是過得比較輕鬆的,當然這也不是不好,大學生還是需要活潑一點的。我大三時擔任系學會的幹部,和臺灣學生一起共事,我就感覺到那種熱情與快樂。但是,畢竟大學不是只有玩,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自己的學業和未來人生的規劃。我和我在大陸唸書的朋友,或者是在輔大唸書的陸生聊天時,我們總是會聊很多關於考語言檢定、未來升學、未來工作等等的話題,但是這種話題基本不會出現在我和臺灣學生的聊天中。 這種差異可能來自於大環境使然。就像我前面說的,臺灣的大學太多了,太多的結果就是進大學太容易了。而反觀大陸,高考是競爭非常激烈的一件事,大家擠破了頭想要進好學校。而且臺灣的校院環境相當自由開放,這其實既是好處也是壞處,端看你怎麼看待它。如果一個人很主動積極地去汲取知識、技能,那這個自由開放的環境可以帶來太多助益了;但如果一個人渾渾噩噩,這個自由開放的環境也會使人墮落。而大陸,雖然環境沒有那麼自由開放,但有時候也正為如此,使得很多人更加的努力。
我:就您的了解,臺灣90後的女性和大陸90後在戀愛,以及成家方面的想法有何差異?當然戀愛更多的是一個單一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係,但是否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好比以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上海華東師大每年會辦一個「相約麗娃」的聯誼活動,唯有上海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們才能申請。在擇偶的條件上,對於男方提供婚房之條件,就聯誼網站等平台皆可見到此類條件。相較之下,臺灣的90後對此條件通常不明言,當然這並非他們沒有這個需求,或可能他們尚未意識到這個需求,或者只是不想將之挑明著說。您個人認為這反應了兩地未來社會中堅的年輕人們,他們在觀念差異上,有哪些顯著不同,您認為各有哪些優缺點?是否造成某些壓力? 夏:這方面我沒有特別多的了解,戀愛還是發生在兩個個體之間的事。最多可能就是臺灣女生更喜歡化妝一些。不過對於兩岸的青年戀愛來說,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自然就是兩岸關係以及跨地域這件事情。雖然現在有很多臺灣人在大陸工作,但主要還是台商企業,個人在大陸工作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大陸人又不可以在臺灣工作。因此,海峽仍然是許多青年人談戀愛時要跨過的一道溝吧。
§ 審視陸生教育制(限)度(制) 我:按照臺灣中國大陸赴臺灣就讀的政策,有「三限六不」的管制,為何您當初還是選擇來臺灣就讀?以當初您的成績,可以申請到大陸的哪間高校與科系呢? 夏:三限六不中對我影響較大的應該就是打工和健保的限制。不過一般而言,大陸的大學生如果要打工也都是在寒暑假,平時是不太會打工的,所以對我而言也沒有太大差別,主要還是以學業為重。至於健保的話,年輕人一般不太容易生病,花費也較少。像我每學期都從家裡帶一些感冒藥過來,基本上四年也沒看過醫生。所以雖然有三限六不的限制,但不會構成特別大的顧慮。唯一不滿的,或許是三限六不背後所代表的差別待遇。所有在臺灣的外籍人士中(包括外籍生、僑生),只有陸生不得打工、不得享有健保,這在我看來是不太公平的。 大陸的大學會分成一本、二本、三本等,輔仁大學是當時唯一一所只招收一本分數線以上學生的學校。我的高考成績雖然在一本線以上,但還是無法進入大陸一流大學(哲學系),大概可以上像上海大學這樣的學校。
§ 臺灣夢與現實臺灣 我:假如我們設計一個表,表的左側是來臺灣以前的臺灣印象,右側是來臺灣四年之後的臺灣印象,無論好壞,您會特別填上哪些內容呢? 夏:
我:我多次聽大陸的朋友告訴我,努力是為了改變生活,有的則表示要實現某個目標或夢想。這兩年在大陸各地行走,常見到「中國夢」的口號與標語。想請教,您努力學習的動機和目標是什麼呢?您有什麼夢想呢? 夏:我大概是高中的時候喜歡上了哲學,那個時候就覺得哲學是對許多人生與社會的根本性問題的思考。人不應該只生活在物質裡,人也應該有精神性的生活。如果要說得冠冕堂皇一些,那可以說希望成為哲學教授是我的夢想;但說得樸實一些,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我的夢想。當然,也許受儒家習氣的沾染,也會希望自己能夠為社會、為他人盡一份力吧。
我:當遭遇不熟悉大陸環境的臺灣人,發出對大陸認知的謬論時,從剛到臺灣,以及四年後的現在,心境和反應上有什麼不同? 夏:剛到臺灣時覺得蠻驚訝的。現在可能已經很習慣了吧,大致都知道在哪些地方會有誤解。不過我也覺得四年來情況是有所改變的。像我們四年前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對陸生很陌生也很好奇,課堂上點到陸生的名字大家還都轉過頭來看,不過現在臺灣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得多了。校園裡總是可以聽到大陸學生的聲音或是大家在一起討論、交流什麼的。
§ 文化與血脈 我:臺灣的年輕人對於中華文化有著一種矛盾的情結,當中有難以割離的文化血脈,但又因為政治認同的因素,有些人不那麼願意承認,甚至企圖割裂這些有機發展的歷史傳承。當我們談中華文化在流失的同時,中國正在進行回復的動作,好比尊孔。然而,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全球化與高度發展的商業化,以及當前高度競爭的就學與就業環境。那麼,中華文化之保存,您認為這一輩像您這樣的中堅分子,該如何接下傳承的火炬? 夏:中華文化在大陸的發展並不順利,因為在近代史上它遭遇了兩次的斷裂。第一次就是五四時期激進的反傳統,號稱要打到孔家店,引進西方的學說。第二次則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文化的摧殘也極為嚴重。 五四的影響非常巨大,在我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就一度覺得中華文化大多數都是糟粕,都該去除,而西方的東西都是好的。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對中華文化也沒什麼認同,很多時候都把它視作教科書裡的教條,並且覺得說英文是一件非常「高級」的事情。大陸現在有慢慢恢復中華文化的意思,例如降低高考當中英文的比例。這是個好事,畢竟很多人學了十幾年的英文水平還是很爛,而作為一個中國人,卻又沒把中文學好。不過有些人復古又復得太厲害,覺得凡是西方的東西都要排除出去,這是一種很不開放的心態。 實則傳統中國儒家的思想十分強調整體,例如家庭、國家。而當這種整體性、一致性的思維方式越強,就意味著對差異的容易也越小。我認為這並不恰當。我們也應該吸收其他優秀的文化。中華文化的保存,我覺得可能還是先從教科書做起吧,現在大陸已經有在做了。而且不應該只是一種形式,應該要讓人從心底認同,並且與此同時像我前面說的,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