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能學到什麼?從學生參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社會活動談教育意義與理想(下)
2014/03/21 14:00:34瀏覽1995|回應1|推薦10

我們能學到什麼?從學生參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社會活動談教育意義與理想(下)

 

 

§ 比形上更形上的國民意識

對於愛國與否的問題,私以為完全點出一個台灣的重大核心問題,就是人們連「到底我屬於什麼國」都莫衷一是,遑論談愛國。

翻開我國《國民教育法》:

 

第一條 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與科學及生活智能。)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第七條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應以民族精神教育及國民生活教育為中心,學生身心健全發展為目標,並注重其連貫性。

 

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遵循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

第五條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平時寫專欄,一旦牽涉到兩岸,難免會遇到藍綠雙方有人認為文章不夠藍,或不夠綠。我的文章和各校教授、學者相較,不敢稱有大道理,但當我提出一項主張,我希望獲得的不是認同,而是理性討論。於理性討論中希望引發的不是討論本身,而是實際人們能夠因為思考而展開行動。好比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本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與國際貿易問題,牽涉層面與相關利益團體皆具有高度複雜性。

這個議題相關的效應,在弱議題的2014爆出來,反倒成了左右縣市長、地方民意代表的強議題。但我們會發現有些候選人並未表態,仍在測風向的偽哲學家,擁護獨斷教條的偽道德家。其他方面,好比有人質疑問題在於協議的對象是中國,若是其他國家肯定不會吵得沸沸揚揚。實際上,也正是因為中國本身不是民主國家,我們是否能用習慣的民主教育觀點去看待中國?

如上學期我在上海華東師範交流,台灣的多元成家、洪仲丘案,乃至這次的服貿引發的社會活動,問身邊老師、同學和上班族,沒有一個人從媒體上得到關於這些事件的任何消息。不能諱言,中國對台灣過去文攻武嚇的紀錄,加上明確以統一台灣為目標(其他國家難道跟台灣簽訂協亦是為了將台灣納入母國?)。中國當局可以說幹就幹,我們難道希望台灣執政者跟中國執政者一個樣?

雖說《國民教育法》有如教育的憲法,但相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確實在教育之受教育主體該遵循何種民族價值、國家價值,欠缺明確說明。

記得2010年,我人在巴黎一個聚會場合,當談到:「你是哪裡人?」,有的回答「台灣人」,有的回答「某某縣人」或「某某鄉鎮人」,極少有人回答自己是「中國人」。

之後我屢屢觀察的結果是:反倒在國外,每當外國人分不清中國與台灣的區別,提出疑問,這種場合往往能激起來自台灣的學生反思自我歸屬的民族意識。在台灣,這個問題卻好似習慣被民眾忽略,以免傷害社會和諧。出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知識份子,結果愛國教育與民族教育,心中竟然沒有一個義務教育與國民教育階段能提供的答案,能做為主體自我認同,關於來自何處的共同信念。實在說,這是多年來自信教育方面比中國優越的我國教育當局,難辭其咎的一大諷刺。

 

 

§ 差異源於知識水平不足,知識水平不足源於習得知識方法的教育不足

談到認知問題,不得不唏噓台灣民眾想了解中國雖比中國了解台灣來得方便,卻依舊充滿真假難辨的資訊壁壘。中國各方面發展的進步與落後,城鄉差距等等,大多透過台灣不同政治立場的媒體,以各自包裝過的內容呈現。兩岸有共同口語,民眾之間卻長久沒有一個能輕易溝通,了解彼此的管道。台灣自恃民主,卻連一個受民眾公認,能公正客觀介紹中國的新聞媒體都有問題。服貿簽訂以前已是如此,服貿簽訂以後呢?會不會激化本來就已偏頗,政黨與意識型態鮮明的媒體更激烈的隔空交火,進而影響閱聽人對兩岸的理解?

無論對象是不是大陸,我們到底對台灣的國際關係與簽署的各國協議了解多少?談教育國際化、全球化,可不是看國民全民英檢成績就夠。

國人關心的台灣競爭力衰退問題,和中國簽訂服貿協議前後會有多少影響,協議內容對於兩國不同產業本就有不同差異,自然會產生不同影響,既有正面也有負面,而他們的正反聲音都應該為公眾聽見。支持與反對,考驗的是做選擇的智慧。上述諸多問題,分別牽涉到一般與特殊各學科與實際生活的應用,教師該如何透過各自學科特質與一己之長,本土與外語語文教材內涵多篇富有道德教育意義的課文,除了教學生閱讀,還能透過語文鼓勵學生思考,以及對本國與其他文化的了解。建構式數學推行多年,要的不就是希望學生除了會算術,還能從中提昇邏輯思維,而統計若能和閱讀各種公開資訊的統計圖表結合,亦是知識與生活結合的又一實踐。其他如社會科、自然科,亦可與全球生活議題結合,藉由多方面思考與經驗結合的學習,全面提昇國民參與社會的公民素養。

與懷德海的教育理念相呼應,早在穆勒(J. S. Mill, 1806-1873)於《論自由》(On Liberty)書中陳述認為自由的表現形式是「選擇」,但配合的條件是,特別針對年輕人,包括感官知覺、判斷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智力活動、道德價值判斷等。並且在運用中學習該如何運用,即做選擇。

譬如針對不可能在經濟上脫離中國和服貿協議內容是否合理,或者更細緻的說,經濟上該如何與中國在和平與互利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合作,與內容逐條是否完全合理是兩個不同問題。

「做選擇」和「在什麼樣的理解之下做出選擇」是兩回事,自由不該無限上綱。網路等電子媒體提供年輕學子活動的號召力,當然這幾年一些學生發起的運動漸漸被學生族群接受也是一個。

319槍擊案十週年當天,一位教授談到十年前那麼大的事件也沒見什麼學生活動。我們回顧這十年的許多學生運動,社會運動的某些表現形式似乎漸漸被理解與接受,不再一味的視為不理性的表現、破壞社會和諧的唯一兇手。

在有限的經驗底下,認知有沒有跟上去,就穆勒看來,這便是年輕人該如何執行自由,成年人又該如何給予年輕人自由該考慮的核心問題。

教育現場內外,台灣社會需要更多公共知識份子,以及更多公開且經常性進行的公共討論平台。平時便孜孜不倦的跟民眾,包括年輕學子對話,拉長年輕人理解與沉思,以及經驗累積的內容。有些事情等到最後當口才被拉出來,往往太晚而使得年輕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在一種不理性、激情的群體氛圍中倉促行動。

 

 

§ 教育不是只在學校裡頭才能進行,教育的果實從來都是在學校之外開花。

我支持學生參與關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社會活動,因為民主教育,毋寧說任何教育都不應當脫離現實生活,學生也不應該將學習侷限於象牙塔,且將個人利慾置於公民道德的群體價值之上。至於諸位自認比學生成熟的成年人,實際上你們也是仍受社會教育的個體,如懷德海對大學教育的理想描述:

 

大學存在的理由在於:使年輕人和老年人共同展開對學術充滿想像力的探索,搭起知識與生命熱情之間的橋樑。

 

不只是大學,任何階段的教育都應當如此,無關乎年紀,教師與學生以彼此知識的高低共同探索真理。這個真理並不虛無飄渺,而是對於一個真實議題,進行公開研討,使議題於社會實踐在理性共識底下推動。

教育是良心事業,但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純理論性的嘴上活動,教育談的是實踐與參與,不管你是藍是綠,東西教育家多的是實踐家。就像立法院內外的學生們、就事論事的雙方支持者們,以及執行公務但不是無條件信奉執政者的治安維護者們,他們的行為不單單只是從政治、經濟或社會學的角度,同時也是教育活動。我們應當正視教育來自經驗,且回歸於實踐的本質,是懷德海所言知識、社會與人的綜合應用。


續上文:我們能學到什麼?從學生參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社會活動談教育意義與理想(上)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1876546

 回應文章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What do we learn?
2014/04/01 21:48

What do we learn from your article?

Students attended social (political?) activities?

Purpose and ideology of education?

1. The whole event is a super scale political protest, and it is still on-going!

2. The students are smart, brave, with fast response to injustice, and uphold their ideology!

3.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ankind!

4. Ideal education is to transform classroom teaching to event sensitive live out with what we have been ta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