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LOOK! 我的社會觀察札記》「我是誰?」,反服貿再次喚醒民眾的共同體意識之後……
2014/03/23 16:35:53瀏覽648|回應0|推薦7

 ◎MyPlus專欄連結

  「共同體」(Community),一個曾經被執政者於台灣社會提出,隨著人們不同的政治認同,被人們遺忘的名詞。

    教育家們很早就對共同體概念做了描述,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教育專著《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認為經過教育要培養更完善的人,但更完善的人除了具備一般教育所開啟的人類智慧(Homo sapiens)和生存技能(Homo faber),還必須有關切自我與他人之間融洽生活,致力於建構人類和諧(Homo concors)的「國際共同體」。

    共同體是在一個追求和諧的目標下,使和諧能存在的,必有共同體當中任何一份子所共同擁有的認同感。可能是對彼此腳下的土地、一面國旗、血緣,或是一個理念。反服貿所展現的共同體意識,可以說來自的主要是理念方面的認同感。

    每一次當執政當局與人民之間產生認知矛盾,都在刺激民眾的共同體意識。對學校價值的反思,亦是對學習的反思。誰說學習一定僅限於學校,學習者必定得是從屬於學校的學生?同樣地,一個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也不侷限於年齡、性別、種族、國籍、政黨傾向等當社會平靜無波時發生的種種不一致。

    然而,我之所以稱之為共同體「意識」,而不直稱共同體,就在於以過去幾年學生發起的社會活動來看,意識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實體,隨著議題活動從沸點降溫,當活動的訴求滿足了相當參與者企望的標準,本來就只是暫時形成的組織於焉解散,每個人心中原本與一顆中心單子共同連結默默的失去聯繫,大家又回到崗位上各忙各的。

    當共同體意識反覆出現,我試著觀察與反思意識是否有實體化的可能。從教育的角度切入,常年來,華人教育將和諧與教育一體的正反面因素,「穩定」與「制式」。其中前者做為教育傳遞主流意識型態的理由,以後者為制定教育實踐材料的內容。當社會處於一個和諧的狀態,這種二元模式並不容易引發民眾對教育的反思。

    隨著科技發展,媒體與電子網絡興起使得教育的國際視野一下子被打開,伊利奇(I. Illich)於著作《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表達對傳統學校官僚體系使人的主體性得不到彰顯的反動,提出透過學習網絡使民眾自由學習的教育理想。近一年洪仲丘到反服貿的活動,某種程度上網路確實實現了伊利奇的理想,學生們通過網路信息互動,自主組織起來,有高度主動性的參與活動,或溫和的站在電腦後頭扮演各種訊息的傳遞角色,持不同意見的人也能透過網路引發各種討論。

    對現代教育學者而言,當前反服貿的活動象徵的是一個可以遇見,同時又不可遇見的未來。因為教育一直都是在面對未來的挑戰,就像天主教之於現代社會。儘管天主教一直給人保守的印象,但在其歷史上,墮胎、複製人、同性戀等議題,天主教從未放棄表達意見的權利。教育追求穩定,因為教育面對的是一個變動不居的世界,教育亦步亦趨的跟隨著,無法走在經濟、社會與政治,三個對教育影響最大的猛獸之前。教育能做的——也是教育家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有效率又有效果的反應。

    不只教育本身具有二元性,世界本身也是一個二元世界。公元前四世紀,古羅馬哲學家賽內卡(Seneca)在《道德文集》(Moral Essays)認為公民身處的公共領域有兩個,即兩個國家:

 

  • 一個國家為所有人共同擁有,人與神同在,沒有邊界,凡太陽照耀之地皆為我土。
  • 一個國家則是明確標示著名稱,為少數人所有。

 

    賽內卡認為有些人既是前者,同時也是後者。類比我們當前社會,稀釋其中的超驗性。以小觀之,一個為所有人共同擁有的,就是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而少數人所有的則是土地上的各個團體。以大觀之,則每個人都是地球的一份子,都要為維護整體的和諧盡一己之力,而那些以明確的邊界與種族劃分彼此的,正是當前國際的現實寫照。

    為服貿團結在一起的人們,他們內心怎麼描繪這塊土地?他們可有給土地起一個名字,那個名字是C開頭、T開頭,還是R開頭呢?

    服貿的議題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但那一天來臨前,除了獲得議題上的勝利——假設反服貿的團體,他們的訴求得到滿足,或者在得不到滿意的答覆下——之後若共同體意識散去,那麼幾十年來始終沒有處理清楚的「國家主體」究竟為何的大哉問,將繼續停留在那裡,隨時可能被下一個挑動主體意識神經的政策與事件,再次引發。

    共同體意識指向的內容若無一個具體的、清晰明瞭的定義做為基礎,如人際關係間的曖昧一般,面對問題講不清楚,形同逃避。且隨時可能在暫時組成的共同體內部,本來為了共同利益抵抗外來猛獸的貓、狗、老鼠等動物們,突然想起彼此原先在食物鏈中的關係,一方面抵抗外敵,一方面又得應付組織內在的自我衝突,甚至分裂。

    反服貿活動進行迄今,已有多位專家學者、民間人士在網路上撰文,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雙方的代稱,下筆所述清晰明瞭,叫支持方的讀者讀來不易快哉,關於國家主體不清不楚的迷霧彷彿從來不存在。待反服貿活動結束後,我們還是得正視與回應對岸、國際和自己,該如何於憲法與教科書中明白記載關於我們國家的身份,回應從公元前四世紀,賽內卡到David Harvey橫跨兩千五百年,向全人類提出的認同問題:
 

  「我是誰?我從屬何處?我是世界公民,還是某個國家的國民?」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193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