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31 14:40:13瀏覽374|回應0|推薦1 | |
沒開車旅行就盡量依賴鐵路吧,第三日清晨從旅館走路往車站,我發現從旅館左邊的民權路直直走穿過中山路再繼續直走繞過城隍廟右轉就到車站,實在是跟第一天到時在那繞大圈子要近多了。 往枋寮的區間車車次比較少,所以早已看準班次再到車站搭車。搭上09:10的車到竹田是09:35。車站已高架化,下車出月台看去一片檳榔海,全是檳榔樹沒別的樹種,光是竹田車站就被檳榔給淹沒。 這裡跟我的想像差很多,以為像到關山或內灣那樣一出去就是商店或是菜園,結果不是,只有兩幢紀念池上一郎和李秀雲的日式建築,剩下就是冷清包圍著你。 走出新車站就到池上一郎的贈書紀念館,以前我沒聽過池上一郎先生,這次到竹田才知道。他是以前日治時代在竹田的日本醫師,因為人有慈悲心對病人很關切,回去日本後還三番兩次回竹田並贈書給竹田,所以在此傳為美談,才有池上一郎紀念館。 池上一郎的贈書室堆疊著許多日文書籍,我是看不懂日文的,看看牆上的照片以及中文說明,就走去繼續參觀李秀雲攝影紀念館。 我以為是位小姐女士的紀念館,結果李秀雲不是小姐,他是一位先生阿公歐吉桑,生於1919年卒於2001年,活了82歲。 他記錄了屏東竹田鄉村農人生活耕作的情景,當年50年代到70年代的鄉村情景,透過李秀雲的相機鏡頭,我們得才能一窺當時的農村生活的模樣與點滴。 李秀雲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為了能夠擁有一部相機,他的妻子竟答應讓他家收成一年的六千斤稻穀向農會借貸六千元去買部昂貴的相機。 還有就是李秀雲手拿高級相機並不當做是尊貴的自視甚高的興趣嗜好也不覺得拿部好相機就要拍一些虛無飄渺的人物或是蟲魚鳥獸,他拍村野的田地,耕作的農民舉止,還有鄉野的生活點滴,透過鏡頭才又看見當年的農夫如何犁田如何踏水車以及小孩的遊戲身影。
嬰兒收涎 餅乾超大的 在客家的教育上,你的風花雪月需要能夠務實生活,意思就是學音樂必須要當位音樂老師,學美術日後要成為美術老師,當然學攝影也一定要能賺錢,這樣學藝術才能被允許學習。 北埔的鄧南光攝影大師家境富有,他才能學攝影,也是秉持著紀錄客家人歷史人文的紀錄宗旨,拍下不少北埔當時的民俗慶典以及廟宇信仰。 在李秀雲的攝影紀念館看見一幕幕離我現在好遙遠的生活情景,插秧割稻晒榖收成早年的大灶廚房煙火裊裊。 整個觀賞期間,李秀雲攝影紀念館沒開冷氣不時走近門口涼風徐徐而進,那穿插的喜悅鮮明生動陪伴著我,最令我難以忘懷的就是周邊的檳榔花盛開的香味,飄得到處是,鼻子因檳榔花香氣身體因而雀躍而難忘。 竹田車站從月台看去都是檳榔樹 竹田舊車站是木造的,被留下來那是對竹田的客家純樸村莊的重視與保留,還是因為有李秀雲,竹田舊站才幸以留住。走出車站左轉可以到豆油伯醬油園區,我則直直走到和竹田客家風情不相搭的全家便利商店吹冷氣喝瓶冷飲休息一下,這時是上午十一點多。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