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二年國教獨厚都會區
2007/02/28 00:39:32瀏覽2428|回應9|推薦49

又有政客揚言自2009年起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這種由政府請客、卻要全體納稅義務人買單、而人民看似拿到好處的選舉花招,到底對人民有無後遺症,值得分析。事實上,十二年國教如何實施,全無配套方案;就拿如何入學,就講不清楚。如果需要考試方能選擇學校,則和目前的制度並沒有差異。如果是需要依照學區制,則十二年國教完全獨厚都會區。

可以想見,在都會區明星學校的周圍,必定擠進無數寄戶口的小孩,這些學區的房價只會愈漲愈高。但是,不在明星學校學區的子弟可就再也無福進入明星學校就讀了。時和想將戶口遷到「北一女」學區,聽說現在有公寓賣土地持分,以千分之一坪為單位,一棟公寓可擠進幾百名戶口,不知道北一女學區附近有沒有?

台北縣的縣民可能只能流口水了,北一女、中山、建中、附中等明星學校都不在自己學區內,子弟只能讀地區中學,會有競爭力嗎?有辦法的台北縣家長一定會遷戶口。

鄉村地區的家長及學子們就更嘔了,地區中學的辦學目的可能和考大學無關,學生們素質可能無法達到互相激勵的 Critical mass (起碼人數小團體),鄉村地區的家長們只能遷戶口以幫助自己小孩找出路了。可以想見,鄉村地區的人口將會更加流失。

想想看,ㄚ扁官田鄉的子弟們無法就讀台南一中,官田鄉民會有多嘔了?

十二年國教唯一的贏家將是辦學良好的私立中學,如再興、復興、大華、光仁、曉明、和衛道中學等。由於在以學區制入學之制度下的公立高中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勢必影響到教學品質;有更多的家長願意將子女送入傳統教學嚴謹的私立中學。

台灣將步上美國教育的後塵,由私立明星高中培養的學生進入明星大學,而公立高中將有更多「雖然每天帶便當到學校,卻一無所獲,浪費青春的學子」。台灣將步上美國的後塵:有錢人將讀明星大學,沒錢人子弟讀明星大學的機會更加渺茫。

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250349
假如12年國教再加上常態分班,那真的會造成〝要兔子等烏龜!〞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637991
與其推動十二年國教,不如加強技職教育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244514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776837

 回應文章

李家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中多元化
2007/10/16 12:33

高中多元化才適合智力,興趣,毅力不同的學生,

入學多元化高中的方式應採取個人創建的所有國中每一班學生能<常態升學>,

讓台灣的學生受一樣的九年義務教育後,

在選擇高中時,無<城鄉差距>,無<貧富差距>,各憑自己的學習能力.


時和(leepe) 於 2007-10-17 09:46 回覆:

並不是唸高中就會對每個人都好,能適才適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發展技職教育最重要。能唸書的就繼續唸;喜歡動手做的也能在技職教育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李老師的方法用在同一鄉鎮或許可行,用在跨縣市也許就離譜了。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甄選放榜》窮生吃虧 「多錢入學」公平嗎?
2007/04/14 17:05

甄選放榜》窮生吃虧 「多錢入學」公平嗎?
2007/04/14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

多元入學開辦之初,曾遭抨擊變成「多錢入學」,除因甄試報名費不低,要參採面試及各種得獎資歷,對經濟弱勢學生怎麼說都不利,攤開今年台大甄選上榜名單,只有一個低收入戶生,更驗證這些推論。台大等名校集各種公共資源大成,但只因經濟弱勢,就難以進這些學校,這樣的教育設計合理嗎?

對於連三餐可能難顧全的窮學生,別說花錢補習,要應付一般課業可能都很辛苦,加上父母教育程度往往比較低,無力指導課業,讓他們參加甄試更易敗陣。

每年學測、甄選入學放榜,大家都把焦點集中在考滿分的台大醫學系錄取生,但這些資優生極少出自貧窮家。台大想補助低收入學生學費,可能連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們根本考不進來。

教育部扶助弱勢生的政策,應更務實,應更積極促使學校及早發掘弱勢資優生,傾國家力量栽培,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說不定就在這群孩子當中。 【2007/04/14 聯合報】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甄選放榜》窮學生 難進台大
2007/04/14 11:38

甄選放榜》窮學生 難進台大
2007/04/14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窮學生難進台大窄門?今年台大甄試錄取一千多人,只有一名低收入戶學生上榜,顯示甄選入學的管道不利經濟弱勢學生。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多元入學用多元標準取才,本意良善,但往往為顧及公平,卻犧牲正義,窮人家的孩子沒錢從小補才藝、也常為了幫忙家事無暇參與社團活動,缺乏相關經驗及得獎資歷,甄選入學時難免吃暗虧。

大學甄選入學最近陸續放榜,繼前天清大之後,台大昨天也放榜,一萬八千多人報名,僅有一千兩百多人錄取,建中、北一女等五所明星高中就囊括半數名額;交大、陽明、政大等卅多校將在十七到廿日間放榜。

低收入戶學生甄選入學,除了報名費全免,沒有加分或保障名額的優惠,錄取台大人數一向少得可憐。以今年為例,只有北一女一名學生錄取台大農經系;另外四名低收入戶學生都是備取,其中蘭陽女中有名學生考七十一級分,生化科技系備取第二名,較有可能遞補上。

吳武典指出,教育部民國八十六年修改特教法,要加強鑑定、輔導經濟文化不利的資優學生,就是希望透過政府的力量,幫助有天分、卻沒錢栽培的孩子,十年來卻看不到具體成效,甭說音樂班看不到窮人家的小孩,數理資優班也是少之又少。

他主張,台大等各校應全面檢討甄選入學錄取標準是否不利弱勢生,但也不必因噎廢食,縮減甄選名額。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有不同看法。他說,弱勢生若因欠栽培,想甄選音樂、美術系是比較難,但甄選一般科系,教授是看學生有無就讀潛力,和家境應無直接關係;經濟弱勢生占台大學生總數比率,的確偏低,但也不乏出自工、農家庭表現優異者。

相較於經濟弱勢生難以擠入台大,離島、原住民考生就幸運多了。台大今年以外加名額錄取八名原住民及廿一名離島考生。 【2007/04/14 聯合報】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十二年國教將導致學生程度下降
2007/04/03 23:29

To: 竹林過客

十二年國教如果採取常態編班,為了顧及上課進度,程度好的學生只能無奈的等程度差的學生,因而將導致全體學生程度下降。

為因應學生程度下降,家庭環境好的可以送小孩去補習。家庭環境差的學生無法補習,因此在未來競爭的路上,家庭環境差的學生更喪失了可能翻身的機會。

復興中小學誇口,只要政府實施12年國教,相信復興高中部一定會超過建中和北一女。時和相信不是復興中小學進步了,而是全體公立高中因為十二年國教而退步了。

更可怕的是,台灣學生程度下降,而大陸、印度、韓國等學生程度持續上升,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怎麼辦?

=============================================================

復興中小學改制12年一貫 當紅炸子雞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從私立復興中小學去年改制為復興實驗高級中學,是台北市第一所12年一貫(K-12)的實驗學校,今天舉行62周年校慶,表揚兩位學術界傑出校友,台大醫學院光電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曾文毅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葉乃裳。

校慶典禮上,兩位高一的女同學以流利英語致詞,讓台下的家長聽得眉開眼笑,媒體人趙少康以家長會長身分致詞表示,高中部今年第二年招生,還沒開學,「已經快額滿了」,只要政府實施12年國教,相信復興高中部一定會超過建中和北一女。

復興高中實驗班,一周至少有10節英語課,比公立高中多出一倍多時間,校長李珀表示,該校重視國際觀和雙語教育,小學部今年可望招收雙語實驗班。

復興中小學是台北有名的貴族學校,小學家長會長是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中學家長會長是趙少康,校友會會長是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今天出席校慶的校友還有蔣孝剛、李慶安、方念華、侯文詠、林清玄等人。

【2007/04/03 聯合晚報】



竹林過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窮人翻身越來越難
2007/03/14 22:34

十二年國教將使有錢人住貴而好的學區,貧窮人家只能住便宜但比較差的學區。在教育立足點不平等之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窮人將很難翻身。

另外,軍購要六千億,健保每年要幾百億,軍公教薪水每年上千億,國防預算每年要幾百億,政府國債利息支出每年要幾百億,公共建設每年要幾百億,目前的教育支出每年要幾百億,老人年金每年要幾百億,交通建設和維護每年要幾百億,外交每年也要幾十億甚至百億,還有農漁業補貼,地方政府補貼,公共衛生、環保、疾病、傳染並防治、經濟建設、貿易推展‧‧‧等等都需鉅額經費。

台灣的國債已有好幾兆,但每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大概只有一兆四千億〈2006〉。現在政府每年都已出現鉅額預算赤字,要辦十二年國教,錢從那裡來?

是不是要多印鈔票造成通貨膨脹?還是債留子孫?還是加稅甚至拼命開罰單並提高交通違規罰款?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2年國教》政策朝令夕改 家長考生不知所措
2007/03/02 12:37

時和有兩個小孩分別就讀小五及小六,說來說去,還是趕快遷戶口到北一女旁邊最實在!

------------------------------------------------------------

12年國教》政策朝令夕改 家長考生不知所措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2007/03/02 

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政策才推出三日,但三日三大改,不只改名稱,還改內容,明星高中先是說可跨區全國招收菁英學生,昨天又說還得招收學區一般生,政策搖擺反覆,全國學生、家長如在熱油上煎,這也能算是選總統政策「利多」嗎?

「現在房市都靠教育部來炒!」有家長憤恨地說。但除了有房地產可炒的民眾外,心情更忐忑的是現在孩子在國小就讀的學生家長,不安地問,「國一生知道還是照考基測,那我們的孩子呢?政策會再改嗎?要不要搬家?」

從行政院到教育部,在高興地宣布十二年國教後,以為可以得到掌聲支持,無奈引發的是更多的疑惑,教育部卻對相關配套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明星、菁英高中轉為「高中職發展特色」,只是名稱改變,卻無法改變名校的事實,不論是可以跨區招生或者要招收部分社區學生,都會讓學校附近房子的行情看漲。

教育部此政策的用意在要照顧社區及弱勢學生,但家長為了讓孩子讀到好學校,不得不搬家,這樣仍對弱勢學生不利,尤其以北市的高房價來看,受惠的仍是有錢人家子女,就學的公平性何在。

十二年國教茲事體大,行政院、教育部的高官們請先想好政策、做好配套,不要想到什麼說什麼,不要朝令夕改,不要再讓家長、孩子恐慌了。 【2007/03/02 聯合報】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醫學工作者
2007/03/02 11:56
非常贊同醫學工作者的看法,不應該將不成熟的教育政策加諸在無辜的學子身上,而將學子當成白老鼠來實驗。由於有兩個小孩分別就讀小五及小六,對任何教育政策的變動都很在意。

一個醫學工作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3/02 10:04

是杜小豬的突發奇想,還是有計畫的奴化政策…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2年國教》半吊子政策 一天壽命就破功
2007/03/01 13:16

12年國教》半吊子政策 一天壽命就破功  2007/03/01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 行政院和教育部前天才大張旗鼓的宣布將實施十二年國教,但卻因明星高中的選定引來各公立高中的批判,教育部隨即噤口,前一天才信誓旦旦宣示做好相關配套,隔天立即破功。

政府面對教育的百年大計,輕忽的態度如何讓人民具有信心? 未被教育部列為「明星高中」,各地不少公立高中的校長大感不平,自認辦學優異,不該被打成社區高中。這是基於學校本位的思考,教育部在設計社區高中和明星高中雙軌制時就必須要將理想與現實的因素考量進去,但行政院與教育部的倉促因應,顯示政策的制定不僅事前未與各高中取得共識,事後也未顯出承擔政策成敗的勇氣。

 不過,像台北市,除了前六志願「超級巨星」之外,登記分發志願排名中段的高中也該思考,應做雞首、或為牛後?北市除了前六名的明星是公認的大明星,松山、大同高中緊追在後,景美、中崙、和平的排名前後已變得模糊;校方也應思考對學校最好的發展策略。 依據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政,未來的公立高中職將分明星高中(菁英高中)及社區高中(優質高中)兩類,選當明星的不能招社區學生,也不能拿教育部的優質高中補助,得靠全國跨區招生。

 其實,像景美女中近來也收到許多因地緣關係就近入學的優秀學生,這些學生可能拚一下北一女、附中,沒上就選擇就近、辦學也不錯的景美。 如果景美選擇要當明星,與北市前十志願聯招,招來的可能屬錄取學生上榜成績最末者,且還可面臨招不滿的壓力;但如選擇做社區高中,則可望以申請入學為篩選手段,成為北市大文山地區的首選。

 部長說了,「不能讓你考不上建中,就回來唸屏東。」教育部這種態度,說是要制止學生腳踏兩條船,逼得學生分流選邊,卻未顧及學生應有選擇升學管道的權利,也與多元入學的升學政策背道而馳。 制度的設計如果存在不公平,就不能怪學生或家長取巧,這是人類的本性。

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全面上路之前,必須負責任的把相關環節全部打通,各校的發展也必須先想清楚,否則推出一個半吊子的政策,不僅貽害學子,更誤國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