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教改失敗在於不重視核心課程
2008/10/15 16:44:28瀏覽3624|回應22|推薦115

引用文章從第56號教室的奇蹟看台灣 

引用文章芬蘭教育的作法能移植到台灣嗎? 

雪人娘是 時和 心目中的好老師,雪人娘追求的是全人教育、五育並重、以及品格教育,讓學生能健康的學習,並且養成自動自發的自信心。

雪人娘寫的 從第56號教室的奇蹟看台灣 這篇文章直接指出了國內中小學的教育出了問題。時和 認為是課程安排不恰當所致。在小學的學科核心課程是國文、英文、和數學;術科核心課程是音樂、美勞、和體育而已。

時和 三個小孩讀小學時正逢台灣的十年教改,在不注重基本國語能力,小孩的基礎並不紮實;宣稱八大領域面面顧到下,科目變多了,但是,事實上只是 keep 小孩 busy,卻連閱讀的能力都沒培養好。

教育靠的是紮根的學習,語言是閱讀的基礎,數學是推理分析的基礎。可是教育當局似乎仍然沒有注意到,小學的基礎不好,升上國中就很難跟上進度。

>> 雪人娘說:芬蘭投資教育,事先見林再見樹,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方向先訂板,再來規劃教育,初級教育注重孩子的閱讀,

然而過去這八年來,

民進黨政府主導的教改,為了削弱中華文化的影響以達成去中國化的目的,在小學課程中加入太多非核心的課程,以稀釋上國文課的堂數。美其名叫做「八大領域面面顧到」,讓小孩有個快樂的童年,卻不知小學的學科核心課程在國文、英文、和數學;術科核心課程在音樂、美勞、和體育而已。過多支離破碎的課程只會讓學生疲於奔命、霧裡看花、卻學不到真正的基礎功夫。

時和 的第二個小孩今年上國二(應該和雪人同年),他在民國92年三年級時、及民國93年四年級時,國語文每周只有四堂課。當時的課表如下:

三年級(民國92年9月至民國93年6月):
星期一:數學、音樂、數學、國語、英語、社會、國語
星期二:自然、自然、社會、社會、寫字、綜合、活動
星期三:國語、作文、電腦、數學
星期四:音樂、英語、健體、國語、鄉土、自然、說話
星期五:健體、數學、美勞、美勞

四年級(民國93年9月至民國94年6月):
星期一:國語、數學、音樂、自然、社會、社會、寫字
星期二:健體、數學、美勞、美勞、國語、音樂、說話
星期三:國語、社會、電腦、英語
星期四:數學、數學、英語、鄉土、作文、綜合、活動
星期五:健體、國語、自然、自然

當時國語每周只有四堂課,直到民國96年以後,因為學生程度確實是落後了,因此國語課增加一堂。相較於 時和 上小學時,國語課有六堂、加上作文兩堂、閱讀、說話、與寫字,總共至少十堂;現在的國語課堂數明顯的不足。

想一想,在台灣假如國語不好,如何要求小孩去閱讀?在高三前都是依賴國文以學習知識,假如國語不好,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會不順利。

時和 曾為小孩在公立國中的班級以及全校同學做過課業分析 http://blog.udn.com/leepe/542225,在國中二年級時,主要學業成績有六科:國文、英文、數學、理化、歷史、和地理。從成績列表單上可以看出:全二年級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六科平均成績不及格;全二年級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同學數學成績不及格。功課好的同學幾乎每一科成績都很好;功課差的同學則每一科成績都很差;功課中等的同學則每一科成績也大都是中等。尤有甚者,國文、英文、理化、歷史、和地理這五科成績的關連性很高;數學成績則是獨立的。

報載,唸到國二 聽不懂國語 http://blog.udn.com/leepe/208306,雪人娘您能期望那位學生跟得上進度嗎? Unfortunately,在教改之下,很多的台灣學子不會比這位同學好到哪裡。
-------------------------------

高中的 95 課綱及 98 課綱也是如出一轍,95 課綱增加了公民與社會,內容含括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尤其是經濟學,內容比大學一年級的經濟學概論還多,不少師生叫苦連天https://city.udn.com/51640/2845902?tpno=2&cate_no=0  http://blog.udn.com/superbird/1839315。98 課綱再增加了資訊科技概論,這兩次動用了大量社會科學與資訊界的教授背書,增加公民與社會中的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以及目前最熱門的資訊科技概論,目的在稀釋中文以及文言文的重要性,卻也傷害了數理課程的結構性 http://blog.udn.com/leepe/2289878

總而言之,是科目太多,課程支離破碎,破壞了課程的結構性,也使得學習是事倍功半。科目太多,代表小孩的書包變重了;吸收不良,代表小孩得上補習班了。雪人娘您想小孩如何能健康的學習?
------------------------------

教改人士最大的錯誤恐怕是誤認為所有的人其聰明才智與興趣都是相同的?九年國教對學生沒有查核點,造成學生學習上出現嚴重的雙峰現象。

李遠哲在今年9月23日說:上課聽不懂枯坐 是種暴力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50431,李遠哲自十多年前開始就主持教改計劃,他十年前怎麼沒有看出這種現象?

九年國教已經被教改改得滿目瘡痍,還要喊 12 年國教?似乎沒有看清楚美國推行 12 年國教造成三分之一中輟生的殷鑑 http://blog.udn.com/leepe/250349

政府應該大聲的對人民說:「文憑不等於保證就業」,專門技術對就業更有保障。
------------------------------------------------

>> 雪人娘說:咱們的教育倒著走,國中和高中的數理,教得太高深,許多到大學再學就可以的題目,卻拼命塞給國高中生。讓許多孩子受挫,導致這些中後段孩子的青春期,一片空白。

人的聰明才智與興趣都是不同的,建議及早分出社會組與自然組。想要讀理工科的學子就多學一些數理化;讀社會組的就少學一些數理化而多讀一些社會科學;如果更喜歡動手做的不妨走技職教育。

雪人娘的好友 1056 (最愛小提琴) 建議 時和 為高中的大兒子先看 微積分以及線性代數,最愛小提琴的小孩讀的是MIT。想進美國明星大學?想和美國資優生相比?台灣的學生還沒起步呢!

P.S. 最愛小提琴的建議:美國的上課方式﹐讓資優生還是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研究﹐音樂時間更不會被剝奪﹐我家另外兩個大的﹐就是在高二就修完微積分﹐高三已經跑去先修(社區)大學級的微分方程和線性代數那一類的東西﹐進入大學後唸電腦電機雙主科﹐就唸得很輕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2300724
 引用者清單(1)  
2008/12/26 15:37 【 知足常樂】 淺談美國高中教育---回答時和﹑雪人娘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056的兒子
2008/12/24 15:11

他們的學測可能不像咱們考得很複雜!

台灣的聯考是一個癥結吧!

時和(leepe) 於 2008-12-24 15:57 回覆:

時和 對美國的入學測驗 SAT 所知不多,但是應該是強調語文與數學。

TOFEL 考的是語文;GRE 考的是字彙、 邏輯、與數學。

所以對理工科的學生而言, 語文、字彙、 邏輯、與數學是最重要的。

語文與字彙靠的是父母安排的學習環境、興趣、與〝背多分〞;

數學與邏輯要靠下苦工練習,家長的及早認知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怕數學與邏輯,聯帶的無法做程式設計(寫程式)。現在高中要教寫程式,假如沒有先將數學與邏輯學好,多半是事倍功半,只能照著範本抄,沒有辦法進步的,基本上是浪費了時間。

時和 一直在強調核心課程,像是數學不好,當然邏輯也不會好,這樣對未來程式設計(寫程式)是行不通的。

同樣的,假如英文不好而無法讀原文書,那大學大概是學不到東西,是要浪費時間了。

高中的課程太雜了,公民的社會、法律、政治、經濟,資訊教育要寫程式,這些額外的負擔,做家長的要先有心理準備。

讓我們將這問題請教 1056 吧!

時和(leepe) 於 2008-12-26 18:08 回覆:
1056 的回應文章:淺談美國高中教育---回答時和﹑雪人娘   如何申請進入美國名校﹖

家貓比野貓更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填鴨式的教育
2008/12/19 19:48
一直都改不了
把學生都當天才一樣的教
結果扼殺了多少創造力
這種為文憑掛帥一面倒
又沒有創造力的教學
如何對學生的未來志向有實質幫助呢
時和(leepe) 於 2008-12-20 09:15 回覆:

謝謝 家貓 的分享,時和 陪三個小孩成長的經驗也是得到「父母必須負最大的責任」。

父母應當要及早了解小孩的天賦與實力,適時培養小孩的基本能力。

假如小孩是讀書的料,那在求學的過程中就得多培養其學術的視野。

假如小孩是偏愛技職動手做,也應該順應其天賦。

最糟糕的是,讓小孩做其沒有興趣的事。

目前教育的錯誤是要將所有的知識都灌輸給學生,但是通常學生喜歡理工科者其他的社會科就偏弱;喜歡社會科者其他的數理科就偏弱。全部都讓小孩學的結果通常是無法消化,反而得不償失。

因此 時和 認為要重視的是核心課程、最基本的能力,多留一些空間給學生,讓學生有反思的機會,也有能力能踏入新的領域繼續學習。


古 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的核心應該是愛
2008/12/02 09:41
EQ教育應遠比IQ教育重要的多
時和(leepe) 於 2008-12-02 10:36 回覆:

>> 教育的核心應該是愛

贊成!

但是愛不保證能學會國文、英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

愛不保證能就業。

一如信仰不保證能學會國文、英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

信仰不保證能就業。

只有學會國文、英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才能比較有把握就業。

時和(leepe) 於 2008-12-02 14:10 回覆:
愛、信仰、親情、友情、AQ、BQ、CQ、DQ、EQ等都很重要,當然實力也是很重要。

洛晦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高三的看法(註:我是新式教改的第一屆學生
2008/11/30 01:27

是 當學生的我 現在也只能搖搖頭說 當初的教改 錯了 真的錯了

我們是第一屆的白老鼠  還有第二屆 第三屆...................  


國小剛升到國中  (PS我在嘉義縣)

就進行了一次入學考  為了要分資優班跟普通班

我 考上了 所以我才去念

那個班的課程  不外乎是國英數理社 體2 音x1 美x1 輔導x1 自修x2 班會x1   約莫如此

然而  因為我們是特殊班  而學校有樂旗隊 
所以  變成星期一早上的課是 體體自自  整個早上都要在操場練樂旗
每次別人在外面練樂期還要去拉筋什麼的
兩年來都如此  所以我們班根本所謂沒有體育課 
你問 那成績?  當然  以你在樂旗隊的表現

而班上的老師  據學校的說法  當然也是挑過的  我們一個年級有22個班
當時是男女生各三班所謂的資優班  其他班就是普通班 也就是所謂的放牛班

學校為了外面的紅布條(榜單-當然上面幾乎只有特殊班的名單 我沒看過有普通班的)所以就集中特別把資源花在某一群人上面  師資也是  只為了招攬學生

當然我要澄清 幾乎是每個學校都如此 一直到我上了高中 現在的高中還是一樣
一樣這麼勢力  榜單上 幾乎只會有資優班的學生

要提到課程
上國中後 老師提到我們才發現  原來課程教的比以前就教材要簡單的太多太多
要是不多教一點  上高中鐵定很慘 

沒錯 !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補習的由來!!

高中課程的內容 教育部當時管不到 所以 當然還是照舊
然而 國中幾乎簡單的太多 很多家長擔心 要是以後小孩子跟不上怎麼辦
在加上大的補習班舌燦蓮花的在吹捧  為了預期心理 個個都把小孩送去補習
小孩也就成了補習的階下囚

(我並不認為 雪人娘說的 課程變難了  是變簡單的太多  一上高中落差就出來了)

這時 普通班的人又更慘   沒意識到要去另外補習的人 學校又沒交

(剩下的以後再講...)

時和(leepe) 於 2008-11-30 23:20 回覆:

謝謝洛晦的分享,洛晦的經驗就是這一代教改的經驗。

時和 常在想,學生的時間原本是足夠的,但是課程被切割得支離破碎,被膚淺的學習及不必要的小組報告弄得團團轉,很忙,但是沒有學到重點。

因此,當國小升國中時,基礎沒打好,沒有補習,課業一下子就跟不上進度了。可憐這些跟不上進度的學子,很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再跟得上學業了。這些所謂放牛班的學子,已經跟不上進度了,還得坐在教室中,也就變成了李遠哲在今年9月23日說:上課聽不懂枯坐 是種暴力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50431

台灣的教育應該能做得更好。

科目可以少一點,多重視國文、英文、和數學這三門。假如這三門學不好,其他的科目大概也不會學得好。

----------------------------

祝福洛晦順利高分通過即將來臨的學測!


飛飛 ^_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終於可以回應!
2008/11/28 22:56

補充     行行出狀元!

儘早瞭解孩子的性向    家長從旁協助    可以幫助提早達成

自己的生涯規劃~即使有岔路~也不至於迷路!

有許多孩子   唸了不想唸的科系    進了不得不進的學校!

四年大學下來    交白卷    出社會之後    苦了自己    害慘父母

沒有所謂的失業   因為找不到工作    家人的朋友 30歲自美回國

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目前尚未找到工作   從積極到懶散

現在    每個月拿家裡10000的零用錢在家上網哈拉聊天!

總覺得   很可惜!

啊~太晚了

嘻嘻.....

  


時和(leepe) 於 2008-11-29 02:01 回覆:

謝謝草上飛八刀女俠的分享。

的確,家長要及早了解到小孩的性向。

時和 是很務實的,要求小孩一定要動手做,從做家事開始。

到現在很明顯的看出,老大(男生)對家政有興趣,對玩針線及廚藝都投入時間,還得過台北市家政比賽的名次,他在校成績也在前段。

老三則是對拆東西及組裝東西很有興趣。

時和 會鼓勵他們未來選擇實用的理工科系或是醫學院。

-----------------------

>> 家人的朋友 30歲自美回國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目前尚未找到工作

假如唸的是文法商科,就業市場可能很競爭?


飛飛 ^_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是
2008/11/28 22:44

一點點小看法

期待教育改革   可能望川秋水ㄅㄚ!

但    國人還是得積極努力的督促政府朝核心課程改進(我認同核心課程)

孩子唸得辛苦沒有頭緒 家長又急又憂~何況   如果孩子又不愛唸書!(同事的例子)

個人覺得~家長仍然是孩子在接受教育.學習上 不可懈怠的重要基本因子~

【大哥家裡只有週六與週日兩天電視才會開啟!

公司大老闆家裡沒有電視(100坪的房子)~而二老闆家中最近將寬頻給拆了

因為   孩子會上網聊天&打電動~拆了之後~同事去圖書館借一堆書在家中

陪著孩子看書(國三了)~同事說~結婚十幾年了~還沒有這幾個月看的書多!】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最起碼養成孩子看書的興趣~家中帶動讀書習慣~

大人 . 小孩一起進步!

常覺得      大人比孩子還緊張    同事說~覺得好像是她自己在唸國中呀!

現在的孩子必須要有國際觀才能跟上世界的腳步

但    根本   基楚   仍然要顧    那才是一切的源頭

時和大哥   您比孩子還努力!

晚安

^___*   


時和(leepe) 於 2008-11-29 01:38 回覆:

謝謝草上飛女俠的分享。

核心課程最大的意義在於:假如沒學好核心課程,其他的科目大概也不會學得好。

學生畢業後的就業,語文能力非常的重要,在國內,以中文書寫為主;要與國際接軌則以英文為主。數學則是研究分析的基礎。

當然,時和 是非常重視動手做的,小孩從小得做家事,積木玩具一堆,組裝的小電子玩具等,就是要小孩動手做。

時和 不讓小孩在家看電視,要看就到 Grandparents 家去看。幸運的是,小孩也不介意不看電視。

想用電腦?那得做完家事、寫完功課、寫完英文和數學的評量、拉完小提琴,才能用電腦。好在他們都習慣這要求,也會充分的利用時間。

至於課外書,家中有上千本,包括百科套書、科普、勵志、推理小說、文學以及傳記。

當然,現在小孩愈來愈接近要進入大學,愈發的覺得英文能力得趕快培養起來。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搶救閱讀能力 學會慢、精、深 (聯合報)
2008/11/23 02:38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61460

蕭綺玉也認為,國內閱讀教育往往流於「活動化」,變成嘉年華會,強調閱讀的「量」,培養出一堆「閱讀小超人」,對於書本缺乏深層的理解。她提出「文學圈」的作法,鼓勵學生組成深入閱讀的研討團體,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北市復興高中老師賴鈺婷則建議,中學生的閱讀「泛讀不如精讀」,因為緩慢的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寫作概念,有助寫作能力提升。北市大安高工國文老師則建議,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可以從「讀報紙、寫眉批」開始。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長,請記得跟課綱配套」 (聯合報)
2008/11/22 17:44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61786

教育部長鄭瑞城日前接受周刊訪問時,拋出大考「二合一」的構想,因為他發現「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大型考試要考兩次」;中山女中教務長簡菲莉指出,全世界也沒有一個國家的入學考試,像台灣考那麼多科目,台灣高中生每周要上15、16科目,科目之多恐是全球之冠。

高中學校關心的是教學和考試的關係,簡菲莉表示,各國入學考試只考一次,但考試的科目非常少,通常只考語文、數學和邏輯思考。但台灣的大學學測考五科,指定科目最多考六科,其中台大採計的考科最多,如果大學端不減少採計考科,高中端的教學不可能放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是啊
2008/11/22 15:22
教育是社会的基础与根本.努力改进啊
時和(leepe) 於 2008-11-22 17:07 回覆:

贊成!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動手做的能力非常重要 (聯合報)
2008/11/21 17:37
七年級生-學歷最高,生存壓力最大的世代(上)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PROJ_ID=11&f_ART_ID=161254

七年級生-學歷最高,生存壓力最大的世代(下)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PROJ_ID=11&f_ART_ID=161617

就在今年,MIT正進行三十年來首次的教學翻修。

迎接大一新生的是震撼教育。

電機系第一門課是拆手機、拆電腦;機械系第一門課教的是飛行概念,從鳥的飛行原理說起,談到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後,期末考試是做出一個,沿著體育館某個八十乘一百(公尺)的長方形區域飛行的飛行器。

為了落實小班教學,像電機系把師生比從二十比一,降為五比一。

舒維都也參與課程的翻修,他說,新鮮人課程是為了幫助學生快速吸收、記憶、理解。

包括美國、澳洲、芬蘭與日本,都將學習從閱讀與聽講學習(Learning by reading),轉向實作學習(Learning by doing)以及社會參與,把社會真實情境的教育帶入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習與生命的熱情,加重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