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家同: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轉載)
2008/01/23 17:07:57瀏覽2232|回應18|推薦89

希望20》李家同: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07918

2008/01/23 【李家同( 記者邱瓊平/整理 )】

我一輩子都在教書,從30幾歲就開始教書,20年前,我已是個老師,天天和學生在一起,讀書、進修、做學問;從年輕時代,我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和學生,除了在大學課堂上跟隨我上課的學生,還有更多在貧困環境裡被忽略的窮孩子,更是我最關心的一群。

我回來 因當年受刑人一句話 即使任教30多年,年近70歲的我,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我退休之後,還是要和學生在一起,拉窮孩子一把,做學問、多進修,人生還有太多沒搞懂的東西,我要繼續搞懂。

我出生於上海,初中念的是成功中學、高中念師大附中,畢業後考取台灣大學電機系。我從大學開始當義工,當時台大的同學家境都很好,但我發現社會上有很多窮小孩,他們的父母較為弱勢,所以也無法補習,回家也得不到父母的協助。我大學就開始幫他們補習,沒有參加任何社團,而是自己去找一些家境不好的小孩「抓」來教,希望幫助這些孩子脫離貧窮。

大學時代,我也到監獄探訪受刑人,跟他們一起聊天、打球。記得那時候台北監獄在愛國東路,我和一位黝黑的受刑人很談得來,因為他愛看書,我就設法送很多書給他看。  這名受刑人經常談到他媽媽,還說他媽媽來看他都會吃閉門羹,但我始終不太相信。有一天我打聽到他家的住址後便去拜訪,一進了客廳,就發現氣氛不尋常,才知道家人沒有跟他來往,也明白他媽媽從沒有到監獄看過他。 從他家離開之後,我騎著腳踏車,轉彎時聽到腳步聲,他上了年紀的媽媽追出來叫住我,臉上寫滿迫切和思念,急著問我「: 我要怎麼找到我兒子?」後來這名受刑人寫信告訴我,他們母子終於見面了。

那時我正在辦理手續,準備要到美國念書。離開之前我到監獄見他最後一面,當他聽到我要遠赴美國唸書的消息時,整張臉暗了下來,笑容也消失,他低聲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會愈來愈大,不可能繼續做朋友了…」然後,他想了好一會兒,又問我:「有沒有考慮留下來?」 當時,我什麼承諾也沒給他,但30多年前,當我從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計算機系博士畢業後,馬上回到清華大學數學系服務。我知道,多多少少是因為他當年問我的那句話─「有沒有考慮留下來」。雖然後來我與這名受刑人沒有再見過面。

到清華任教之後,我知道清大附近有一個德蘭中心,專門幫助弱勢的孩子。我和太太經常去捐錢,後來有了老爺車之後,就常去做義工,教小朋友學英語和數學。德蘭中心的孩子多半來自破碎而窮困的家庭,而有更多是來自原住民部落。 我很早就注意這些弱勢的孩子,也決心要助他們一臂之力。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的力量微薄,其實身邊隨時都有助人的機會,一己之力可以發揮很大效益。就像後來我到靜宜大學任教,一名在台中啟明學校就讀的學生寫信給我,他知道我向來樂意幫助盲生,因此要求我去教他英文,我也答應了。助人真的不難,不是嗎?

其實,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師雷格教授就是盲人,當時我們都稱指導教授為「老板」,我感激他也佩服他的毅力,更因此結交到多位盲人朋友,而我也到台中惠明學校當義工。 現在的種子 下一代的花 我總認為,義工不是一兩天做好玩的,而是長期性的,我大半輩子都在做義工。這些年,台灣的弱勢家庭越來越多,我不忍心看著這些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一樣在社會底層翻不了身。

2002年時,博幼基金會成立了,我們以921重創的災區為主,免費幫埔里和信義鄉弱勢家庭的孩子補習功課,至今已經有五個年頭,且有很多大學生加入這個行列,一起做義工,我們深信「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希望提升窮小孩未來的競爭力。 從我讀大學起,幾十年的義工經驗,一直和窮小孩在一起。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我總想,窮小孩尤其值得關心和注意,台灣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出現了差距。有些學生的程度非常好,有些孩子卻非常差,每當大家為金字塔頂端的孩子鼓掌時,卻沒有人關心程度很差的孩子在底層掙扎。 博幼基金會的做法就是「因材施教」,根據每名孩子的程度而給予不同的課後輔導。如果有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不會加法,那就會先從加法教起,不會跳到減法或乘法。 我認為,「現在的種子是下一代的花,而這一代的花就是下一代的果實」。舉例來說,如果把一個小孩的英文教好,讓他可以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如果為人父母,當子女有英文方面的問題時,他可以解答孩子們的疑問,比起什麼都無法回答好得多。

20年來台灣教育政策的轉變,讓我也有很深感觸。以前的大學入學門檻高,且大學生人數少,但現在教育政策鬆綁,政府廣設高中和大學,但因背景和條件不同,現在的大學生和過去的大學生不能互相比較。部分大學生程度不理想,更是很嚴重的問題。 現在大學這麼多,未來勢必面臨招生不足的問題。政府應建立大學退場機制,但要如何訂出退場的條件,更是政府極需面對的問題。如無法要求大學關門,那麼就要承認部分大學生的程度不夠好,我建議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舉例來說,大學生的英文程度如果很差,就不能教莎士比亞, 應從國中程度教起。

另外,政府推動一綱多本和多元入學政策,對窮小孩也極為不利,當班上其他經濟條件較好的同學有各種不同參考書可以練習時,經濟條件弱勢的小孩買不起不同的參考書,更遑論補習。活潑教學對他們而言更是負擔,多元入學對他們也不利,他們沒有能力參加甄試。 所以我認為要縮小教育的差距,但讓人擔憂的是,儘管現在政府已經投入一些資源,對弱勢學 生進行課輔,但政府的注意力還是不夠,給錢之後不管學生的學習成效,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我建議至少要有評估。

不編織夢想 人要活在當下 我當了一輩子的老師,也當了一輩子的義工,數十年來如一日。我其實一輩子不做任何的計畫,也不刻意編織什麼夢想,我認為人必須要活在當下,能夠把現在的事情做好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夢想。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輩子投身教育,我要建議,別和小孩或是學生講大道理,我有一個女兒,現在已經28歲,但我從來不管她,應該說是管不了。因為不是講了大道理之後,他們就會懂,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作為讓他們可以學習的榜樣。【2008/01/23 聯合晚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156172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都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時和先生您
2008/02/03 12:50
也是位老師嗎?
時和(leepe) 於 2008-02-05 15:52 回覆:
三人行必有我師。時和也喜歡梅斯普雷爾和都都你的數學,對時和而言,你們都是好老師,當然,時和更希望 都都 偶而要公佈一下答案。

植物(晴晴--好可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百年大計
2008/02/02 09:1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希望馬總統當選後能請李家同/時和/時季常等大師當教育部長!

終結八年亂象,再回到以往的教育制度,聯考/一綱一本。

別再害苦學生了。

時和(leepe) 於 2008-02-05 15:40 回覆:

當一個教育的領航者一定要有遠見,台灣的資源有限,必須靠國際貿易及外銷產品以平衡收支,而教育是所有事業的基礎工程。

社會是多元化的,以台灣的經濟體而言,必須兼顧內需及外銷等國際貿易,教育的領航者要能讓學子走出自己的路,能有尊嚴的就業讓社會祥和的進步。

技職教育體系一定要完備,至少讓學子能在任何情況下學到一技之長,讓他們能有尊嚴的立足於社會。至於有興趣繼續深造者,也要有夠好的大學及研究所讓他們追求知識。

最佩服李家同教授的是他毫無私心的付出,也佩服李家同教授的學識及遠見。

時季常教育博士也是時和佩服的專家,時季常教育博士能清楚的指出個人或是班級教學中的盲點及突破以成長之方法,熱切的盼望時季常教育博士能有機會推動其優質的教育。


L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需要勇氣
2008/02/02 07:17
才敢與衆不同,堅持自己的想法。時和與李校長都具有這種特色。

不知道現在學校的這種畢業典禮模式是從何而來的?日本?美國?
時和(leepe) 於 2008-02-05 15:15 回覆:

贊成 linju,當一個教育的領航者一定要有遠見,台灣的資源有限,必須靠國際貿易及外銷產品以平衡收支,而教育是所有事業的基礎工程。

佩服李家同教授毫無私心的付出,也佩服李家同教授的學識及遠見。


LJ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謝你的推薦
2008/01/31 13:09
雪人娘與時和說的,切中時弊!不過我相信這恐怕是通病,因爲現代一切向錢看。.....
時和(leepe) 於 2008-02-01 17:31 回覆:

李家同校長要求的可能是典範、而不是隨波逐流,他的要求經常不敵大環境的現實。

比如說,李家同校長希望高中及大學的畢業典禮能進行的 formal 一點,好讓學子能見識到禮儀、莊重、典範,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助益。但是現在的畢業典禮時尚是變裝晚會、霹靂表演等,完全走向嘻哈快樂的表象,也讓學生忽略了何謂的 formal、何謂的莊重及典範。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時間會告訴我們,未來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的考驗。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的孩子分不清嚴肅和輕鬆
2008/01/30 18:15

李家同遇到的狀況,我每天都在處理。我的學生中,一堆家境富裕,聰明,卻不能在課堂上守規矩,上課常常胡說八道,還自以為有趣。

這些孩子含著金湯匙出生,卻不懂尊重,將來出了社會,大概也很自我,台灣的教育現況,不是敎不夠,而是品格教育出了問題。重視考試的教育,會使孩子變的功利,只會寫考卷,不會做人!

時和(leepe) 於 2008-01-30 23:49 回覆:

雪人娘說的切中重點。現在的學生是天之驕子,很有自己的想法,敢於表現自己,但是也因此可能忽略了「感同身受」及「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教育界及社會各界更應該讓學生了解,社會的和諧成長必須靠大家的努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關懷弱勢,才能讓社會更有公義、更和諧。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談貧窮、學生笑 李家同氣得中斷演講
2008/01/29 12:07

談貧窮、學生笑 李家同氣得中斷演講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昨天向全國菁英高中生專題演講,談到印度窮人向猴子要食物吃時,現場一陣笑聲,他氣得說:「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我們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看見世界真相,不是只在台上唱歌跳舞。」一度欲中斷演說。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08663

有些事情是最好不要碰到的,比如說,貧窮和戰爭。碰到戰爭大概什麼都甭提了。

至於想要脫離貧困,讀書及學得一技之長以就業,是最實際的方法。



vmalife-聚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2008/01/24 12:00

是的,說得好,不過~~這些年的文革(教改)這樣的教育令人憂心!!


時和(leepe) 於 2008-01-24 12:37 回覆:

教改最大的失敗是減少國語文授課時數,造成小學生閱讀上的困難,拖累了整個小學程度。弱勢的學生如果底子沒打好,也沒錢補習,進國中後,一下子就跟不上進度,落到後段班去了。

很佩服李家同教授的胸襟,能不計代價的關懷弱勢學生並想盡辦法提升他們的程度。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家同教授的文章
2008/01/24 01:38

http://www.csie.ncnu.edu.tw/~rctlee/article/index.htm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