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家同: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轉載)
2008/01/23 17:07:57瀏覽2230|回應18|推薦89

希望20》李家同: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07918

2008/01/23 【李家同( 記者邱瓊平/整理 )】

我一輩子都在教書,從30幾歲就開始教書,20年前,我已是個老師,天天和學生在一起,讀書、進修、做學問;從年輕時代,我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和學生,除了在大學課堂上跟隨我上課的學生,還有更多在貧困環境裡被忽略的窮孩子,更是我最關心的一群。

我回來 因當年受刑人一句話 即使任教30多年,年近70歲的我,明年就要退休了,但我退休之後,還是要和學生在一起,拉窮孩子一把,做學問、多進修,人生還有太多沒搞懂的東西,我要繼續搞懂。

我出生於上海,初中念的是成功中學、高中念師大附中,畢業後考取台灣大學電機系。我從大學開始當義工,當時台大的同學家境都很好,但我發現社會上有很多窮小孩,他們的父母較為弱勢,所以也無法補習,回家也得不到父母的協助。我大學就開始幫他們補習,沒有參加任何社團,而是自己去找一些家境不好的小孩「抓」來教,希望幫助這些孩子脫離貧窮。

大學時代,我也到監獄探訪受刑人,跟他們一起聊天、打球。記得那時候台北監獄在愛國東路,我和一位黝黑的受刑人很談得來,因為他愛看書,我就設法送很多書給他看。  這名受刑人經常談到他媽媽,還說他媽媽來看他都會吃閉門羹,但我始終不太相信。有一天我打聽到他家的住址後便去拜訪,一進了客廳,就發現氣氛不尋常,才知道家人沒有跟他來往,也明白他媽媽從沒有到監獄看過他。 從他家離開之後,我騎著腳踏車,轉彎時聽到腳步聲,他上了年紀的媽媽追出來叫住我,臉上寫滿迫切和思念,急著問我「: 我要怎麼找到我兒子?」後來這名受刑人寫信告訴我,他們母子終於見面了。

那時我正在辦理手續,準備要到美國念書。離開之前我到監獄見他最後一面,當他聽到我要遠赴美國唸書的消息時,整張臉暗了下來,笑容也消失,他低聲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會愈來愈大,不可能繼續做朋友了…」然後,他想了好一會兒,又問我:「有沒有考慮留下來?」 當時,我什麼承諾也沒給他,但30多年前,當我從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計算機系博士畢業後,馬上回到清華大學數學系服務。我知道,多多少少是因為他當年問我的那句話─「有沒有考慮留下來」。雖然後來我與這名受刑人沒有再見過面。

到清華任教之後,我知道清大附近有一個德蘭中心,專門幫助弱勢的孩子。我和太太經常去捐錢,後來有了老爺車之後,就常去做義工,教小朋友學英語和數學。德蘭中心的孩子多半來自破碎而窮困的家庭,而有更多是來自原住民部落。 我很早就注意這些弱勢的孩子,也決心要助他們一臂之力。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的力量微薄,其實身邊隨時都有助人的機會,一己之力可以發揮很大效益。就像後來我到靜宜大學任教,一名在台中啟明學校就讀的學生寫信給我,他知道我向來樂意幫助盲生,因此要求我去教他英文,我也答應了。助人真的不難,不是嗎?

其實,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師雷格教授就是盲人,當時我們都稱指導教授為「老板」,我感激他也佩服他的毅力,更因此結交到多位盲人朋友,而我也到台中惠明學校當義工。 現在的種子 下一代的花 我總認為,義工不是一兩天做好玩的,而是長期性的,我大半輩子都在做義工。這些年,台灣的弱勢家庭越來越多,我不忍心看著這些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一樣在社會底層翻不了身。

2002年時,博幼基金會成立了,我們以921重創的災區為主,免費幫埔里和信義鄉弱勢家庭的孩子補習功課,至今已經有五個年頭,且有很多大學生加入這個行列,一起做義工,我們深信「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希望提升窮小孩未來的競爭力。 從我讀大學起,幾十年的義工經驗,一直和窮小孩在一起。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我總想,窮小孩尤其值得關心和注意,台灣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出現了差距。有些學生的程度非常好,有些孩子卻非常差,每當大家為金字塔頂端的孩子鼓掌時,卻沒有人關心程度很差的孩子在底層掙扎。 博幼基金會的做法就是「因材施教」,根據每名孩子的程度而給予不同的課後輔導。如果有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不會加法,那就會先從加法教起,不會跳到減法或乘法。 我認為,「現在的種子是下一代的花,而這一代的花就是下一代的果實」。舉例來說,如果把一個小孩的英文教好,讓他可以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如果為人父母,當子女有英文方面的問題時,他可以解答孩子們的疑問,比起什麼都無法回答好得多。

20年來台灣教育政策的轉變,讓我也有很深感觸。以前的大學入學門檻高,且大學生人數少,但現在教育政策鬆綁,政府廣設高中和大學,但因背景和條件不同,現在的大學生和過去的大學生不能互相比較。部分大學生程度不理想,更是很嚴重的問題。 現在大學這麼多,未來勢必面臨招生不足的問題。政府應建立大學退場機制,但要如何訂出退場的條件,更是政府極需面對的問題。如無法要求大學關門,那麼就要承認部分大學生的程度不夠好,我建議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舉例來說,大學生的英文程度如果很差,就不能教莎士比亞, 應從國中程度教起。

另外,政府推動一綱多本和多元入學政策,對窮小孩也極為不利,當班上其他經濟條件較好的同學有各種不同參考書可以練習時,經濟條件弱勢的小孩買不起不同的參考書,更遑論補習。活潑教學對他們而言更是負擔,多元入學對他們也不利,他們沒有能力參加甄試。 所以我認為要縮小教育的差距,但讓人擔憂的是,儘管現在政府已經投入一些資源,對弱勢學 生進行課輔,但政府的注意力還是不夠,給錢之後不管學生的學習成效,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我建議至少要有評估。

不編織夢想 人要活在當下 我當了一輩子的老師,也當了一輩子的義工,數十年來如一日。我其實一輩子不做任何的計畫,也不刻意編織什麼夢想,我認為人必須要活在當下,能夠把現在的事情做好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夢想。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一輩子投身教育,我要建議,別和小孩或是學生講大道理,我有一個女兒,現在已經28歲,但我從來不管她,應該說是管不了。因為不是講了大道理之後,他們就會懂,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作為讓他們可以學習的榜樣。【2008/01/23 聯合晚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156172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李先生實在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2008/07/19 04:08

首先
我要謝謝你到我的部落格
留下許多很好的留言

我和李家同先生當年都屬於同一個教堂
他是我的學長
所以有機會認識了他
他是我認識的人之中
心地最好的人

可惜的
就是因為他有不妥協的個性
在台灣的社會之中
就當不到清華的校長
對他來說
一點也沒關係
但是這是台灣的損失

時和(leepe) 於 2008-07-20 00:47 回覆:
李家同教授的胸襟是令人佩服的。
他能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表達問題及敘述問題,他是學術界的標竿。

謝謝 lonelysoul 的分享。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政府 別對不起偏遠學子 (轉載)
2008/03/31 01:55
新政府 別對不起偏遠學子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279176.shtm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與家長聚餐
2008/03/21 17:12

標題下錯了,不是與家長聚餐,是孩子同學的家長要請鳥兒夫妻去王品聚餐。四個大人加五個孩子,一行九人,如果一客1200,餐費豈非破萬?鳥兒要內人改成在家附近的日本料理吃,一人不到200,全部費用不到2000,要欠別人人情不如欠的小些!

主人說,想讓小孩去上海讀初中,不過台灣的小孩去大陸唸書,要降一至兩個年級,而且大陸的小孩很不客氣...所以還未拿定主意。

至於台灣的教育政策就是多錢〈元〉入學,受教育已變成有錢人的玩意兒,,窮人家的孩子想藉教育翻身已不太容易了!

時和(leepe) 於 2008-03-22 16:46 回覆:

>>至於台灣的教育政策就是多錢〈元〉入學,受教育已變成有錢人的玩意兒,窮人家的孩子想藉教育翻身已不太容易了!

Birdie 說到了重點,有錢並沒錯;但是當教育變成只有有錢人才玩得起時,這教育的政策就出了問題了。

>>主人說,想讓小孩去上海讀初中,不過台灣的小孩去大陸唸書,要降一至兩個年級,而且大陸的小孩很不客氣...所以還未拿定主意。

這是台灣基礎教育的沉淪。當教材一而再、再而三的簡化時,當國小與國中的教材銜接出現斷層;當國中與高中的教材銜接出現斷層;當高中與大學的教材銜接出現斷層時,當台灣學子跟不上進度時,那些努力不懈的印度、大陸等學子早就遠遠跑到前面去了。台灣的教改像是將頭埋在沙堆中的鴕鳥──自欺欺人。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學生是有錢人子弟
2008/03/06 10:41

面對我學生的狀況,實在心有餘力不足。這個孩子個性特異,國二接這班時,就發現很難溝通,現在唯一能幫他的地方,是讓他看清楚他今天犯的錯誤是什麼!

我的為難在於他就要面對推甄,有的學校會要求六學期的成績單,包括操行紀錄,我沒記他過,是考量這方面,但是如果變成他拿翹的利器,我得有別的打算,才不至於誤了他的價值觀。

想到窮人家需要學問和學歷而不可得,我的學生卻頑劣不珍惜,兩相對照,台灣M型社會雙峰都不健全。

教育制度要改變,否則孩子們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台灣文化素質下降,下一代會得更辛苦。

時和(leepe) 於 2008-03-06 12:43 回覆:

http://blog.udn.com/chengshuing/1669839?raid=1487700#rep1487700

雪人娘提到的這個學生已經通過全民英檢中級。國中的常態編班就是這個樣子,少數厲害的高手太強了。

時和上大一時的必修課──微積分,班上第一名的永遠在翹課,還在黑板上題打油詩:

師來徒無影,徒去師無蹤;可憐師和徒,何處得相逢?

什麼叫做第一名的學生?那就是每次考100分的學生,全班有四分之三不及格,這位老兄卻100分。不是品行道德的問題,是必修課教材對他而言是太簡單了。

台灣M型社會,班上同學M型程度,讓學校老師的教學自然是備感吃力。最優秀的同學也可能像個〝過動兒〞一樣,需要有耐心的因材施教。

如果沒有辦法讓他跳到高年級班上上英文,就讓他閱讀英文名著,幫他改心得報告,他會感激妳的。


Robert TCW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最喜歡這樣的訊息
2008/02/29 11:29
每次拜讀您的  po 文,

就更發現台灣的希望 !

Thanks for sharing.

/ Please keep going. !
時和(leepe) 於 2008-03-01 15:10 回覆:
謝謝 Robert 的鼓勵!

事實上每一位學生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不虛度光陰下快樂成長,未來也都能有自信的為社會服務。整個班級好、整個學校好、整個社會好,自己的孩子也會跟著受惠。

教育的方向是多元學習,行行出狀元。教育當局要用心辦教育,因材施教,不要讓學子浪費了最寶貴的青春。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台北縣加油
2008/02/26 23:08

北縣國小9月起每周8堂課 搶救國語文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259&f_ART_ID=80881

北縣國小 將增2節英語課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12471

小學學科的核心課程:國文、英文、和數學。

小學術科的核心課程:體育、音樂、美術、勞作。



鄉居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佩服李教授的熱忱
2008/02/17 13:04
感覺上
台灣的教育重在知識的累積
美國的教育重在問題的解決過程
兩方各有優劣
但美國的孩子似乎有較多時間涉獵不同的課外才藝
而許多活動是來自學校及政府的輔助
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可減輕不少

時和(leepe) 於 2008-02-18 11:32 回覆:

以時和有三個小孩在唸書的經驗來看,國內教育的罩門在英文。上大學要讀原文書,英文不好是不可能有任何 feedback 的,有人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學子反而沒有創意。時和認為是國內學子的英文不好,英文不好,就看不懂原文書,自然就無法獲得新知了。

美國小孩最幸運的是:他們只要學好母語英文就夠了,所有的教科書都是用英文寫的。


金紡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教育
2008/02/14 14:05

變成窮人難以負擔,富人花了很多錢,卻不能提昇品質時,

這時可說是完全的失敗~~

時和(leepe) 於 2008-02-15 01:23 回覆:

學費確實是太貴了。

今天去家樂福採買,收銀的工讀生還在唸大學,他二月二十五日開學,學費要五萬兩千元。家樂福打工時薪為90元,假如每天打工八小時,每天可賺720元,則需要工作至少72天。假如每天只能打工四小時,每天只能賺360元,則需要工作至少144天。假如經常去打工,不知如何跟得上學校的進度,白白浪費了青春。

學費真的是太貴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HAPPY NEW YEAR
2008/02/09 23:14

HAPPY NEW YEAR

時和(leepe) 於 2008-02-10 01:30 回覆:
也祝福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湖映~ 一盞忘塵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深有同感
2008/02/06 01:39
非常同意李家同先生對孩子的教育 " 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作為讓他們可以學習的榜樣."
向來我們管教兒女,不太喜歡用"管"的方式.而是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我們經常帶著他們自助旅行到各個國家去看,去聽,去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到比較偏遠的地域(緬甸,柬普寨,泰國山區...)都會特地安排到學校去拜訪,不是去看他們的貧窮,而是讓孩子們了解到--你可以一無所有,卻同時可以很快樂知足!! 看著他們與當地孩子打成一片,也沒聽他們抱怨吃住得不適應...看在眼裏, 我知道  所有的話---都是多餘的!

謝謝您的分享 啟發
時和(leepe) 於 2008-02-10 01:40 回覆:
非常贊成湖映: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快樂知足!!
李家同教授學成後就歸國服務教育界,他的可敬之處在於為弱勢的學生當義工,這真是了不起的胸襟。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