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縣國小9月起每周8堂課 搶救國語文」有感
2007/08/23 16:06:50瀏覽2898|回應15|推薦65

今天有兩則關於國內學子的國語及英文程度的新聞:

北縣國小9月起每周8堂課 搶救國語文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259&f_ART_ID=80881

新托福測驗 台灣排名亞洲倒數第四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80750

時和寫關於教育的文章超過二十篇,其中第一篇關於教育方面的文章就是指出「國小的國文堂數太少」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183418

時和有三個小孩分別就讀國中及國小,當其時他們的錯別字特別多、造句不會寫,作文更是寫不出內容。不但如此,他們好像連自修的能力都沒有。這讓時和真正用心去關心他們的程度,居然發現問題的癥結是:他們的國語文能力太差了。在上大學之前,所有的知識是透過國語文去學習,國語文程度跟不上,沒有自修能力,學校課業的學習只會是事倍功半。在去年,時和指出「國小增加國語文課程時數刻不容緩」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234276

時和也認為「國語、英文、及數學應該是國民小學的最核心課程」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eepe&f_ART_ID=542225 

小學的核心課程應該是什麼?時和大膽的說:是語文及數學。語文是學習所有知識的基礎,數學是學習理工及財金的基礎。可惜教改以來,國語被惡意忽略,國語不好,其他科目連題目都看不懂,如何能好得起來。教改造成:

一、國語文上課堂數太少,作文表達能力退化;

二、國語及數學教材簡化,學生底子變差。

可憐那些無法參加課後輔導的小孩,一進入國中就被淘汰了。

 時和認為在小學一至六年級應該全力強調國語、數學、及英文。在小學一至六年級應該沒有其他學科的回家作業,只有國語、數學、及英文的作業。多留一些時間讓小孩想及寫數學題目,多留一些時間讓小孩玩玩具,讓小孩的思想能天馬行空的奔馳。千萬不要有上網查資料的作業,也用不著用電腦文書系統打自然或是社會的報告。在小學,電腦的學習應該是課外的;正式的電腦課程可以延後至高年級或是國中再學習。

現在社會上就業強調要有專業的技能,或是要有隨時能學習新知、轉換跑道的潛力。國文、英文、及數學就是是否能學習新知識的最基本能力。

很高興的看到:「北縣國小9月起每周8堂課 搶救國語文」,這值得喝采,也希望其他縣市響應。同時,各縣市的教育官員也要注意到學習英文的重要性,孩子未來的前途掌握在教育官員的手上。極具爭議的十年教改已經造成國內學子國文、英文、及數學的大落後,有責任感的教育官員應該引以為戒。家長一定要了解,透過國文及英文,小孩的學習才會更紮實。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118185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沙塵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小時候
2008/03/07 02:56
是每週寫一篇作文,每天寫日記,每週還得交週記,每月還有讀書報告,雖非自願的,雖然是為了聯考,但在嚴師與慈母的要求下,也使我們能寫的通順,思想也有點內容。現在學校與家長可能會這麼要求嗎?
時和(leepe) 於 2008-03-07 11:10 回覆:
 

教改這些年來最嚴重的錯誤是為了〝去中國化〞而將課程改得支離破碎。2006年前國小的國語課每周只有四堂課,造成小學生識字不足,錯別字氾濫,甚至是無法閱讀自修。有錢人可以將小孩送入補習班加強課業,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支出補習費的小孩他們的程度是普遍的下降。國語課少了,改為增加了台語、客家語、甚至是原住民語的課程,所付出的代價是小學生閱讀能力嚴重的不足。

當其時,時和小孩讀小學已經沒有寫週記,一學期只寫兩篇作文。小孩程度的下降,家長看在眼中是無奈的。

2006年9月起,小學國語課每周增加至五堂課,可是還是不夠。時和認為整個課程的設計出了問題,基礎沒打好,學問做不高。固然說是行行出狀元,但是學習仍然應該重視先後順序。假如國文沒學好,無法自修閱讀,那社會及自然課程也會消化不良;英文的基礎不好,上大學讀原文書絕對無法吸收知識。時和認為

小學學科的核心課程:國文、英文、和數學。

小學術科的核心課程:體育、音樂、美術、勞作。

教改這些年來領域五花八門,反而讓學生學得不紮實。強調常態編班的結果造成在國中,一個班上總有40%以上的人考試平均不及格。教材是簡化又簡化,整體的程度被拖下去。尤其是,為了顧及上課進度,程度好的學生只能無奈的等程度差的學生,因而已經導致全體學生程度下降。

為因應學生程度下降,家庭環境好的可以送小孩去補習。家庭環境差的學生無法補習,因此在未來競爭的路上,家庭環境差的學生更將喪失了可能翻身的機會。

教改破壞了技職體系更是不可原諒。技職教育的解體,讓不適合唸書的學子仍得繼續花錢及貸款唸大學;即使現在人人可以讀大學,沒有專業的訓練,卻造成現在一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對很多家庭而言,就業很重要。在職進修或是知不足而繼續深造的觀念要比現在教改的觀念實際多了。

謝謝 沙塵豹 的回應,很難想像因為國語文能力變差導致閱讀自修能力不足,居然造成這一代年輕學子的學習障礙。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喜歡看書 但討厭讀書
2007/10/18 16:15

記得

兒子國中說過  媽

 我一學期最喜歡的一天是開學日

問他為什麼

因為 我有新的書籍可看

 國文 可以與古人對話

 數學 當成偵探小說看

 歷史 地理當小說看

一個下午 我就看完了

  〈一路受國家經費培育〉

更記得女兒說  媽

  我喜歡看書 但討厭讀書

   〈現今是中文系大四生〉


時和(leepe) 於 2007-10-19 14:56 回覆:
時和也喜歡看書,尤其是中國古典詩詞。
能寫文章的人是天分好。
時和也常常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
沒有將好文章背下來,大概也寫不出好文章。

昨天借了兩本不同版本的『湖濱散記』,梭羅原著。第一位翻譯者為理工博士;第二位翻譯者為文學碩士。可是第二位的文筆比起第一位有氣質多了。知道為何嗎?也許您也可以找不同版本的翻譯來看一看:花多大的工夫,就會得到多大的成就。

共勉之!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岸三地 我最不重視國文 (轉貼)
2007/09/28 14:38

兩岸三地 我最不重視國文
2007/09/28【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大陸的教育部規定初中要讀10部名著,高中要讀20部;香港初中每周國文課有8小時,台灣卻只有5小時;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昨天指出,從兩岸三地的各項評比看來,台灣已成為其中最不重視國文教育的地方。

搶救國文聯盟昨天舉行座談會,要求現行98課綱的國文節數,不能再比照已明顯不足的95暫綱,「目前高中國文每周僅4節,我們希望調高到6節,至少也要有5節。」聯盟秘書、中山女高國文老師李素真說。

香港師大校友會會長馬秀嫻在座談會中指出,香港的初中每周國文的上課時數就有8小時,比台灣多得多;且香港即使在回歸後,還堅持使用正(繁)體字,國文程度也比過去進步。

搶救國文聯盟成員宋裕指出,大陸規定初中生必讀10部名著,包括本國的西遊記、水滸傳、朝花夕拾(魯迅)、駱駝祥子(老舍),及外國的格列佛遊記、魯賓遜漂流記、名人傳(羅曼羅蘭)、童年(高爾基);高中必讀的則有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家(巴金)、雷雨(曹禺)、圍城((錢鍾書)、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復活(托爾斯泰)等20部。

宋裕說,大陸小學還規定要背誦古典詩詞80首,初中及高中各要背50 首古典詩詞及20篇文言文;就連香港中學都規定要背誦古典詩詞115首。但台灣卻僅有部分學校自訂書單、或推動「閱讀護照」。

李素真指出,95暫綱實施後,文化教材由必修變選修,古文比率由65%減為45%,從56篇減為24篇;而98課綱修訂更加粗鄙嚴重,國文幾乎變成「台文」,教育部在經過3次會議後卻仍不願修改。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強調,國文教育不只是背幾篇課文,更是品格教育,好的文章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劉源俊則以「簡化淺化,都在摧文化」上聯,對上李素真的「入聯返聯,不如做對聯」,要學生不能放掉四書。

教育部中教司表示,目前的98課綱草案不是教育部單獨決定的,而是由學者專家共同討論做成,且未來還要經過課發會,才會定案;各方共識是必修課總數要減少,如果國文節數增加,其他課必須減節數,就會產生衝突,但未來應有選修的空間,如果學校覺得國文堂數應再增加,可排入選修。 【2007/09/28 聯合報】



妙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學校不足的家長自己教
2007/09/02 16:27

女兒在幼稚園及小學階段,沾了一點兒童讀經的邊,背過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論語幾篇、老子幾篇,雖然份量不多,但在國中的時候這些成果彰顯出來了。

上了國中後,她告訴我課文白話文的部分索然無味,比較喜歡文言文,念幾遍就背下來了......。

除了國文成績維持在水準之上,她平時也很喜歡閱讀文章、作文能力還算可以,大約都在五級分,還寫些新詩在學校的校刊投稿,得到學校文學獎的佳作。

另外姊姊的兒子也同樣的狀況(兒童讀經),現在小學五年級,下面即是他寫的文章: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peng915&f_ART_ID=1151202

堅持與信心 

「堅持」 是堅定、執著,「信心」是相信的心、相信的念,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有「堅持」與「信心」?如果只有堅持也沒用,因為只有堅定卻沒信心,做事情容易放棄;如果只有信心卻沒耐心,事情一樣無法完成,所以堅持和信心是相輔相成的。

例如:曹操、備等人包圍下邳城時,那時是冬天,曹操怕大雪封鎖自己的軍隊,於是想撤退,可是他的部下說要堅持下去,最後就勝利了。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接底要求學生甩手三百次,每個月甩手的人愈來愈少人,最後只有柏拉圖繼續甩,柏拉圖後來也成為一位著名的哲學家。胡適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就怎麼栽。」獲得甜美的果實前要堅持努力的。

有一個作家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有自信心才有勇氣,若沒自信心就會感到害怕,信心是人生必備的,做事一定要有堅持與信心,這樣事情才會辦得好。

時和(leepe) 於 2007-09-03 00:20 回覆:

恭喜妙音的女兒及姊姊的兒子都是語文的資優生。尤其是〝一心〞的部落格及文章真是令人驚艷。〝一心〞還是鋼琴及國樂二胡的高手,令人佩服。

時和三個小孩也很幸運,曾經上過整整兩年的課後讀經班,包括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孝經、學庸倫語等。時和也領悟到「學校不足的家長只有自己想辦法找人教」的無奈。

目前台灣教育最大的致命傷是教材簡化及國語文上課時數不足,造成學子無法自修的困境。台灣學子的國文、英文及數學程度全部都落後大陸甚多,未來兩岸的競爭消長令人憂心。時和總是擔憂全國學子的學習成果,也因此總是以全國學子未來的出路為出發點。

假如孩子的教育都得靠家長自己張羅,那就太辛苦了。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何必在乎什麼成績優良
2007/09/01 17:43
成績優良如何?不優良又如何?完全浪費時間的東西,又何必為了一點分數去學習,反而排擠了其它有用和重要的東西。
時和(leepe) 於 2007-09-01 18:08 回覆:

在時和小孩的學校,任何一科不滿90分,就不算是成績優良,可能也無法當模範生,畢業大概無法領到市長獎、議長獎、或是校長獎。

唉!假如無法拿到模範生!

唉!假如無法拿到市長獎、議長獎、或是校長獎!

唉!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附和 anybody 的意見
2007/08/28 20:07
老實說,即使是正港台灣人,我沒有什麼機會用到台語。So what?
時和(leepe) 於 2007-08-29 02:06 回覆:

以台灣而言,走進世界是唯一務實的方向。

然而台灣的鄉土語言教育太狹隘,對於那些原本就在講(閩南語、客家話、或原住民語)方言的家庭,課本上的教材她們原本就會了,上課是浪費時間。對於那些在家不講方言的家庭,假如沒有學習慾望,那是真正糟蹋了時間。

因此母語教育最好是採選修,多一些選擇,能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到如何規畫小孩未來的發展。比如說,(一) 改為選修,(二) 讓學生家長選擇應該學什麼母語,也許廣東話、福州話、上海話、或是越南話對未來更有商機,(三)開放學英文、日文、或是其他外國語言。畢竟家長及小孩本身更了解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nothingels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送樓下鴨姐姐
2007/08/25 13:05
 

怎麼可以說臺語不好!!!

我要抗議!!!!

臺語萬歲!!!!!

要不然你要我們布袋戲人偶何去何從!!!!

真是的!!!!

那個鄉土教材根本就是破壞我們嘛!!!!

要不然就去看霹靂阿!!!!

晚期的不要說

早期的臺語可是正港的!!!


時和(leepe) 於 2007-08-26 10:48 回覆:
昨天看了有線電視播出的大唐演義的歌仔戲,黃香蓮飾演李世民,林美照飾演李世民心愛的女人,但是被元吉搶走了。劇中還有許秀年等,都是令人懷念的演員。

接著是演封神榜,講魔家四將嫁女兒給西伯姬昌的兒子 雷震子,但是碰到申公豹來攪局。

學生時代最喜歡看的台語武俠劇是由張宗榮飾演 小李飛刀 的 英雄榜,後來還有他所主演的台語武俠劇 錢來也。

現在喜歡看明華園的歌仔戲,在蓬萊大仙中的鐵拐調最發人深省:
「剛者必折驕必敗,俊美已成醜老態,鐵拐葫蘆多無奈,跛啊跛啊上蓬萊。」

anybod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哈哈
2007/08/25 12:03

我女兒拿回來鄉土教學的教材

上面的字怪裡怪氣的

我就直接送到碎紙機

我告訴女兒你只要把英文學好

鄉土語言這門課你別管

因為

英文學好世界各地都走得通

閩南語學好只會限死在台灣還有福建省

連到香港都走不通哩


時和(leepe) 於 2007-08-26 11:24 回覆:
在時和小孩的學校,任何一科不滿90分,就不算是成績優良,可能也無法當模範生,畢業大概無法領到市長獎、議長獎、或是校長獎。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極了!
2007/08/25 04:18

小時候,國小只有國語和算術,根基極深,終生受用。

如果加上國際語言~英文,的確足矣。

可惜這年頭,學歷愈高,官位愈大,蠢材愈多。

自力救濟是唯一良方。


沙塵人間.難滌心垢.虛擬世界.反見真情.

時和(leepe) 於 2007-08-26 11:16 回覆:
贊成安歐門說的:小時候,國小只有國語和算術,根基極深,終生受用。
如果加上國際語言~英文,的確足矣。

happy flor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請看一篇文章
2007/08/25 00:50

請便中到下列網址看這篇文章.

http://blog.pixnet.net/youtien/post/4604058

時和(leepe) 於 2007-08-26 11:03 回覆:
看起來「爸爸捕魚去」是大家共同的記憶。當年時和背的版本是:

爸爸捕魚去

天這麼黑, 風這麼大,
爸爸捕魚去, 到現在還不回家?
聽狂風怒號, 真叫我心裡害怕,
爸呀、 爸呀!
只要您早早回家, 便是空船也罷!

我的好孩子, 爸爸回來了,
滿船魚和蝦, 你看有多少,
賣魚買米布, 大家可溫飽,
爸爸不怕累, 只要大家好。

另外還有一篇課文「武訓興學」,時和至今也還會背一些。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