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周作人的《知堂回想錄(下)》
2024/03/25 06:55:43瀏覽195|回應0|推薦6
Excerpt周作人的《知堂回想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366
知堂回想錄()文學因緣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風雲時代
出版日期:2020/04/20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Excerpt
〈蔡孑民(二)〉

講到蔡孑民的事,非把林蔡鬥爭來敘說一番不可,而這事又是與復辟很有關係的。復辟這出把戲,前後不到兩個星期便收場了,但是它卻留下很大的影響,在以後的政治和文化的方面,都是關係極大。
在政治上是段祺瑞以推倒復辟的功勞,再做內閣總理,造成皖系的局面,與直系爭權利演成直皖戰爭,接下去便是直奉戰爭,結果是張作霖進北京來做大元帥,直到北伐成功,北洋派整個坍台,這才告一結束。
在段內閣當權時代,興起了那有名的五四運動,這本來是學生的愛國的一種政治表現,但因為影響於文化方面者極為深遠,所以或又稱以後的作新文化運動。這名稱是頗為確實的,因為以後蓬蓬勃勃起來的文化上諸種運動,幾乎無一不是受了復辟事件的刺激而發生而興旺的。即如《新青年》吧,它本來就有,叫作「青年雜誌」,也是普通的刊物罷了,雖是由陳獨秀編輯,看不出什麼特色來,後來有胡適之自美國寄稿,說到改革文體,美其名曰「文學革命」,可是說也可笑,自己所寫的文章都還沒有用白話文。
第三卷裡陳獨秀答胡適書中,儘管很強硬的說:
「獨至改良中國文學當以白話為文學正宗之說,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可是說是這麼說,做卻還是做的古文,和反對者一般。(上邊的這一節話,是抄錄黎錦熙在《國語週刊》創刊號所說的。)
我初來北京,魯迅曾以《新青年》數冊見示,並且述許季茀的話道,「這裡邊頗有些謬論,可以一駁。」大概許君是用了民報社時代的眼光去看它,所以這麼說的吧,但是我看了卻覺得沒有什麼謬,雖然也並不怎麼對,我那時也是寫古文的,增訂本《域外小說集》所收梭羅古勃的寓言數篇,便都是復辟前後這一個時期所翻譯的。
經過那一次事件的刺激,和以後的種種考慮,這才幡然改變過來,覺得中國很有「思想革命」之必要,光只是「文學革命」實在不夠,雖然表現的文字改革自然是聯帶的應當做到的事,不過不是主要的目的罷了。所以我所寫的第一篇白話文乃是《古詩今譯》,內容是古希臘諦阿克列多思的牧歌第十,在九月十八日譯成,十一月十四日又加添了一篇題記,送給《新青年》去,在第四卷中登出的。題記原文如下:
「一,諦阿克列多思(Theokritos)牧歌是希臘二千年前的古詩,今卻用口語來譯它,因為我覺得它好,又相信中國只有口語可以譯它。什法師說,譯書如嚼飯哺人,原是不錯。真要譯得好,只有不譯。若譯它時,總有兩件缺點,但我說,這卻正是翻譯的要素。一,不及原本,因為已經譯成中國語。如果還同原文一樣好,除非請諦阿克列多思學了中國文自己來做。二,不像漢文——有聲調好讀的文章——,因為原是外國著作。如果用漢文一般樣式,那就是我隨意亂改的胡塗文,算不了真翻譯。
「二,口語作詩不能用五七言,也不必定要押韻,只要照呼吸的長短作句便好。現在所譯的歌就用此法,且試試看,這就是我所謂新體詩。
「三,外國字有兩不譯,一人名地名,(原來著者姓名系用羅馬字拼,今改用譯音了,)二特別名詞,以及沒有確當譯語,或容易誤會的,都用原語,但以羅馬字作標準。
「四,以上都是此刻的見解,倘若日後想出更好的方法,或有人別有高見的時候,便自然從更好的走。」
這篇譯詩與題記都經過魯迅的修改,題記中第一節的第二段由他添改了兩句,即是「如果」云云,口氣非常的強有力,其實我在那裡邊所說,和我早年的文章一樣,本來也頗少婉曲的風致,但是這樣一改便顯得更是突出了。
其次是魯迅個人,從前那麼隱默,現在卻動手寫起小說來,他明說是由於「金心異」(錢玄同的諢名)的勸駕,這也是復辟以後的事情。錢君從八月起,開始到會館來訪問,大抵是午後四時來,吃過晚飯,談到十一二點鐘回師大寄宿舍去。查舊日記八月中的九日,十七日,廿七日來了三回,九月以後每月只來過一回。
魯迅文章中所記談話,便是問抄碑有什麼用,是什麼意思,以及末了說,「我想你可以做一點文章」,這大概是在頭兩回所說的。「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滅這鐵屋的希望」,這個結論承魯迅接受了,結果是那篇《狂人日記》,在《新青年》次年五月號發表,它的創作時期當在那年初春了。
如眾所周知,這篇《狂人日記》不但是篇白話文,而且是攻擊吃人的禮教的第一炮,這便是魯迅錢玄同所關心的思想革命問題,其重要超過於文學革命了。

〈北大感舊錄(七)〉

十一,胡適之

今天聽說胡適之於二月二十四日在台灣去世了,這樣便成為我的感舊錄裡的材料,因為這感舊錄中是照例不收生存的人的,他的一生的言行,到今日蓋棺論定,自然會有結論出來,我這裡只想就個人間的交涉記述一二,作為談話的資料而已。
我與他有過賣稿的交涉一總共是三回,都是翻譯。頭兩回是《現代小說譯叢》和《日本現代小說集》,時在一九二一年左右,是我在《新青年》和《小說月報》登載過的譯文,魯迅其時也特地翻譯了幾篇,湊成每冊十萬字,收在商務印書館的世界叢書裡,稿費每千字五元,當時要算是最高的價格了。
在一年前曾經托蔡校長寫信,介紹給書店的《黃薔薇》,也還只是二元一千字,雖說是文言不行時,但早晚時價不同也可以想見了。第三回是一冊《希臘擬曲》,這是我在那時的唯一希臘譯品,一總只有四萬字,把稿子賣給文化基金董事會的編譯委員會,得到了十元一千字的報酬,實在是我所得的最高的價了。我在序文的末了說道:
「這幾篇譯文雖只是戔戔小冊,實在也是我的很嚴重的工作。我平常也曾翻譯些文章過,但是沒有像這回費力費時光,在這中間我時時發生恐慌,深有『黃胖搡年糕,出力不討好』之懼,如沒有適之先生的激勵,十之七八是中途擱了筆了。現今總算譯完了,這是很可喜的,在我個人使這三十年來的岔路不完全白走,固然自己覺得喜歡,而原作更是值得介紹,雖然只是太少。諦阿克列多斯有一句話道,一點點的禮物捎著大大的人情。鄉曲俗語云,千里送鵝毛,物輕人意重。姑且引來作為解嘲。」
關於這冊譯稿還有過這麼一個插話,交稿之前我預先同適之說明,這中間有些違礙詞句,要求保留,即如第六篇擬曲《暱談》裡有「角先生」這一個字,是翻譯原文抱朋這字的意義,雖然唐譯《芻尼律》中有樹膠生支的名稱,但似乎不及角先生三字的通俗。適之笑著答應了,所以它就這樣的印刷著,可是注文裡在那「角」字右邊加上了一直線,成了人名符號,這似乎有點可笑——其實這角字或者是說明角所制的吧。
最後的一回,不是和他直接交涉,乃是由編譯會的秘書關琪桐代理的,在一九三七至三八年這一年裡,我翻譯了一部亞波羅陀洛斯的《希臘神話》,到一九三八年編譯會搬到香港去,這事就告結束,我那《神話》的譯稿也帶了去不知下落了。
一九三八年的下半年,因為編譯會的工作已經結束,我就在燕京大學托郭紹虞君找了一點功課,每週四小時,學校裡因為舊人的關係特加照顧,給我一個「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的尊號,算是專任,月給一百元報酬,比一般的講師表示優待。其時適之遠在英國,遠遠的寄了一封信來,乃是一首白話詩,其詞云:

「臧暉先生昨夜作一夢,
夢見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鐘出門去,
飄然一杖天南行。
天南萬里豈不大辛苦?
只為智者識得重與輕——
夢醒我自披衣開窗坐,
誰人知我此時一點相思情。
一九三八,八,四。倫敦。」

我接到了這封信後,也做了一首白話詩回答他,因為聽說他就要往美國去,所以寄到華盛頓的中國使館轉交胡安定先生,這乃是他的臨時的別號。詩有十六行,其詞云:

「老僧假裝好吃苦茶,
實在的情形還是苦雨,
近來屋漏地上又浸水,
結果只好改號苦住。
晚間拼好蒲團想睡覺,
忽然接到一封遠方的信,
海天萬里八行詩,
多謝藏暉居士的問訊。
我謝謝你很厚的情意,
可惜我行腳卻不能做到,
並不是出了家特地忙,
因為庵裡住的好些老小。
我還只能關門敲木魚念經,
出門托鉢募化些米面——
老僧始終是個老僧,
希望將來見得居士的面。

廿七年九月廿一日,知堂作苦住庵吟,略仿藏暉體,卻寄居士美洲。十月八日舊中秋,陰雨如晦中錄存。」
僥倖這兩首詩的抄本都還存在,而且同時找到了另一首詩,乃是適之的手筆,署年月日廿八,十二,十三,臧暉。詩四句分四行寫,今改寫作兩行,其詞云:

兩張照片詩三首,今日開封一惘然。
無人認得胡安定,扔在空箱過一年。

詩裡所說的事全然不清楚了,只是那寄給胡安定的信擱在那裡,經過很多的時候方才收到,這是我所接到的他的最後的一封信。
及一九四八年冬北京解放,適之倉皇飛往南京,未幾轉往上海,那時我也在上海,便托王古魯君代為致意,勸其留住國內,雖未能見聽,但在我卻是一片誠意,聊以報其昔日寄詩之情,今王古魯也早已長逝,更無人知道此事了。
末了還得加上一節,《希臘擬曲》的稿費四百元,於我卻有了極大的好處,即是這用了買得一塊墳地,在西郊的板井村,只有二畝的地面,因為原來有三間瓦屋在後面,所以花了三百六十元買來,但是後來因為沒有人住,所以倒塌了,新種的柏樹過了三十多年,已經成林了。那裡葬著我們的次女若子,侄兒豐三,最後還有先母魯老太太,也安息在那裡,那地方至今還好好的存在,便是我的力氣總算不是白花了,這是我所覺得深可慶幸的事情。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40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