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黃宗慧的《以動物為鏡: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2023/05/20 05:09:57瀏覽209|回應0|推薦6

Excerpt黃宗慧的以動物為鏡: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This then is about a chicken I knew in Bali. I do not know her name or that of he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I do not know where she was from originally. Suddenly on a day whose morning had been rainy, there she was, on the path in front of us (my own family, on our way back to our temporary shelter), trying to look for worms, trying to point out other possible food items to her three chicks, and trying at the same time to get herself and her young ones across the road.

——Alice Walker, Living by the Word: Essays

繼續閱讀跟動物相關的書籍,找到黃宗慧的這本《以動物為鏡》。

這篇〈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看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則是探討了「動物保護者是否理應吃素」、「為什麼只關心貓狗?牛羊雞鴨豬就不可憐?」等許多動物倫理議題。
我想這是一本可以讓關心動保的讀友面對他人提問或祛除自我懷疑的參考書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0614
以動物為鏡: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作者:黃宗慧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日期:2018/10/08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黃宗慧的通識課「文學、動物與社會」,以外國文學經典為文本,除了引導、解讀故事中的脈絡發展,更藉著故事中登場的人與動物,試圖討論更多議題,搭配社會學、哲學等人文科學理論的說明,與學生一同在討論、思辨之中,尋找出眾多疑惑的可能解答。透過跨領域的結合,將原本被歸為科學研究範疇的動物,改以人文角度去探討。

每一篇文本搭配著欲討論的主要議題,與讀者一同抽絲剝繭,看出隱藏在文本中,關於人類與動物共處在社會中的各種現狀、誤解或爭議。透過閱讀,我們或許可以因此找出一些解答的方向。篇末搭配的短文,則是黃宗慧自身從事動保的心情分享,她一路走來的動保路片段,也期許可開啟生命倫理的不同思考。在黃宗慧的帶領下,這門兼具理性與感性思辨的人氣通識課,也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的知識資源。

作者簡介
黃宗慧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常自嘲以動保為主業,教書為副業。曾任《中外文學》總編輯、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主編。編有《台灣動物小說選》(二 魚文化),合編有《放牠的手在你心上》(本事文化),合譯有《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巨流)。
2018年獲台大106學年度教學傑出獎;研究計畫〈從精神分析之鏡/外看動物他者〉(2007-2010)曾獲科技部遴選為優秀年輕學者計畫。學術研究專長為精神分析與動物研究,個人研究興趣則為家中七貓與二龜的日常生活點滴。

Excerpt
一個非素食者的倫理省思——
〈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

凡是有心關注動物倫理議題的人,一定對於「動物保護者是否理應吃素」這樣的提問不陌生,特別當動物保護的行動往往又是以人類身邊的動物(即〈導論〉所論及的貓狗等「人性化的動物」)為起點時,更免不了招致如下的質疑:「為什麼只關心貓狗?牛羊雞鴨豬就不可憐?只關心某些物種,難道不是選擇性的仁慈?一面吃肉一面說愛動物,難道不是偽善?」而如果投入動保的人本身其實也關心經濟動物福利、甚至支持全素,質問也只是換成「難道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而已。
事實上,這些疑問不只出自於對動保不以為然者,想為動物保護做點什麼的人也

可能如此自我質疑:「如果關心的物種有順序之別、如果不能一視同仁地善待所有的生命,是否就犯了雙重標準、邏輯不一致的毛病?」
其實不管是動保與素食的關聯性、或是只關心部分物種是否就是「選擇性仁慈」甚至「偽善」,這些議題都早已有許多動物研究相關的專書深入討論過。「值得玩味的是,儘管如此,類似的質問聲似乎從來沒有減弱過。
究其原因,到底是因為沒有一套足以讓人信服的倫理論述,能夠幫助我們思考上述的問題,還是人們對於邏輯一致的要求真是如此不可讓步?又或者可能如《深層素食主義》(Deep Vegetarianism)的作者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所推論的,那些要求他人在道德上達到百分之百一致性卻不太自我要求的人,其實是無法面對自己「良心上的不安」?也就是說,會不會有許多人即使心裡知道,動保所提倡的諸如減低對動物的利用、剝削與傷害,至少並不是壞事,但依然擔心若是認可這樣的立場,就可能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造成衝擊與不便,因此寧可選擇以「人活著就不可能不殺生」「動保做不到邏輯一致地對待所有生命,所以是一種偽善」等理由,全盤否定動保的意義?
若是如此,面對這個看似關於邏輯的問題,或許我們需要的解方未必是更多的哲學論辯,而是一種能更誠實地面對自我的態度。例如非裔美籍女作家沃克(Alice Walker),就透過〈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Why Did the Balinese Chicken Cross the Road?)一文,面對了自己做為一個真心在乎動物的非素食者,曾經感受到的徬徨、迷惘與了悟。
〈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是一篇看似平淡無奇的散文,描寫了沃克在峇里島時看見一隻母雞所引發的種種隨想。一面帶著三隻小雞找食物、一面領著牠們過馬路的這隻母雞,竟讓沃克不禁與牠產生了認同的情感,她不但揣想著牠的「身世」,也細細觀察牠的身形姿態。沃克度假結束後,擔任編輯的友人瓊安向她邀稿,希望她談談峇里島之行,她卻不知該如何告訴對方,她想寫的不是峇里島的風光、習俗或食物,而是她與母雞的認同。沃克認為她的編輯應該無法理解這種看似奇特的選擇,何況,「瓊安應該有吃雞肉吧?我猜。」
如果只看到這裡,或許讀者會猜測沃克要強調自己做為素食者或愛護動物者不被

理解的孤單。然而沃克讓人驚訝之處在於,她緊接著說的是,「我也吃雞肉。」前一刻還心心念念想刻畫母雞的驕傲、個性、意志,結果她自己卻吃雞肉?那麼沃克該如何解決這種衝突呢?答案是,她沒有辦法解決。
她只是誠實地述說著自己如何嘗試更理解動物權運動、思考著自己能否完全禁絕肉食,並逐漸以海鮮與蔬食為主食;但她也不得不承認,總是有某些時刻,一隻雞腿或是一片火腿,不知怎地就進了她的嘴裡。在峇里島,她甚至還吃了雞肉沙爹。沃克坦言她覺得自己恐怕永遠當不了純粹的素食者,而她所陳述的困境,對許多曾嘗試奉行素食主義卻失敗的人來說,應該也相當熟悉:有些肉食和童年、家鄉的味道是連結的,讓人難以戒除,而招待朋友用餐時若堅持以蔬食招待,則可能引來對方的不快。還有,當肉食與在地文化甚至傳統產生連結時,如何權衡「動保vs.傳統飲食文化」這種問題?又如何選擇吃素但不影響人際關係?這些動保實踐上必然碰觸到的矛盾問題,沃克都在文中一一道來,卻沒有給出解答。
然而這看似沒有太多建設性的「告解」卻出現了轉折,沃克又再次令人驚訝地導向了自我肯定的結論——既然自己的飲食有百分之九十都是非肉品、非奶製品,這已經和原本被教導「吃肉乃天經地義」的自己完全不同了。沃克所傳遞的訊息是,面對吃肉這件事,「態度」的差異是有意義的——即使無法吃素,至少不應該理所當然地吃、不在乎肉品生產的過程殘酷與否;而少肉的飲食方式對推動友善動物而言也還是有意義的:「也許,如果牠們知道或在意的話(而我就是知道牠們是知道的、是在意的),我的雞和魚姊妹們——我在這星球上的同路人們——也會對我這樣的努力給予肯定。」沃克這樣告訴自己。
是嗎?無論如何都還是被人吃掉的這些「雞和魚姊妹們」真的會肯定沃克這種「能做多少算多少」的努力嗎?「我懷疑。」前一段剛下定決心肯定自己,下一段又見沃克如此幽幽地說,無比誠實地面對了自己的掙扎。
不過儘管沃克到最後仍不確定她的掙扎是否會有個盡頭,她還是選擇這樣思考:「我永遠無法不知道我所看見的雞是我的姊妹(視牠為姊妹和一般用語中「妳們這群小雞(小妞)」的意義是全然不同的),而牠對牠孩子的愛絕對與我對我孩子的並無二致。」雖然沃克終究無法用「知道」那麼篤定的口氣,說自己確信雞是自己的姊妹,而只是用雙重否定「無法不知道」,來表示她想要如此相信,但是她至少「看見」了一般人看不見的雞——看見了雞在成為人的食物之前,作為一個生命的樣貌。
至於峇里島的這群雞到底為什麼要過馬路?沃克最後嚴肅地回答了「雞為什麼要過馬路?」這個哲學上的腦筋急轉彎。她說,「為了試著讓我們都到另一邊去。」這裡的另一邊,已經不是馬路的另一邊了,而有某種被動物渡化到另一境地、從而能理解更多、看得更遠的意涵。當人自以為是萬物之靈,把人和動物分隔在疆界兩端時,往往變成眼裡只看得到自己,也無法和任何物種共處。但其實不論是峇里島的雞、或任何一隻不期而遇的動物,都有可能正以牠的存在,彰顯著某種關於生命的課程,足以帶人跨到另一邊,不再劃地自限。
沃克在文章最後說,「其實問題並不在於獅子和綿羊能否有和諧共處的那一天,而是人類到底願不願意和任何的生物,或是說存有(being),和諧共處。」或許有太多的時候,我們害怕被批評對動物不夠友善、被指控對動物進行太多剝削,於是急於防備、急於拿出「獅子還不是會吃綿羊?」這樣的理由來替自己辯駁,以便合理化人類對動物的各種利用。
但沃克並不然,她誠實地面對了自己的掙扎及「邏輯不一致」。她的反思或許能說服一些人,也或許不能;甚至沃克恐怕也無法迴避自己在生活中不時要遭受的自我質疑,但是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詰問並且去省視這些問題,就是倫理的開始。畢竟任何倫理的決定都是艱難的,而每一個自我質疑的瞬間,都可能攸關倫理的思考。
事實上,倫理行動也並沒有一套不變的守則可以遵循,而是要因應不同狀況做出亦不能等同於偽善。面對邏輯一致的訴求,美國學者奧力佛(Kelly Oliver)就曾在決定,換句話說,「邏輯的一致性」對倫理的實踐並沒有太多助益,而邏輯不一致《動物課:牠們如何教導我們成為人類》(Animal Lessons: How They Teach Us to Be Human)一書中,依循了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解構路線,反過來指出一體適用的道德標準如果真的存在,人豈不是很反諷地變成了「計算機」:一般在強調人與動物之別時,常用的標準是,只有人能回應(respond),動物只能反應(react),也就是依循笛卡爾心物二元論、動物如機器、動物沒有靈魂等說法,認為動物就算有一些反應,也是像機器按照程式指令動作一般,不像人的回應是涉及心靈、靈魂的,是更複雜的。既然如此,為何談到動物倫理的議題時,我們又認為需要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守則,讓我們知道在什麼狀況下要做出什麼反應才是正確的?
如果倫理只是照表操課的「反應」,人豈不也只是按預設的程式來運作的機器、是精密估算百分百一致性是否存在的計算機?當然奧力佛的重點並不在於詭辯,而是要體現西方動物研究中越來越普遍認可的「回應的倫理」(responsive ethics)這種觀點:回應這個字和責任(responsibility)之間是有關聯性的,願意對他者做出回應,就是擔負了倫理的責任。而每一個倫理的決定都是偶然的(contingent),個人在當下某個處境,面對某隻動物時,所決定的最好的對待方式,就是一種倫理的回應。
這樣來看沃克的這篇散文,會發現這並不是一篇沒有建設性的「一個關心動物的非素食者的告解」,而是對她在峇里島遇見的雞所做的最真誠回應:看見牠之後,透過自己的筆,讓更多人看見動物。那一天,峇里島的雞顯然帶著沃克,跨到了另一邊,跨到願意承認動物與人同為地球過客的那一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919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