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elected poems:張錯的《詩人托夢》
2022/06/05 05:18:27瀏覽368|回應0|推薦9
Selected poems:張錯的《詩人托夢》

這本《詩人托夢》可以看出近年詩風句法轉變,為了投射聲音多元變調,不惜把意象摺疊、揉合、重新打散、濺射,採用大量斷句逗號,欲說還休,產生波浪起伏聲音斷續的節奏,像孤鷹飛翔迴旋(鷹常是我詩歌主旋律),臨近又逸遠,消失又回頭。世間諸事正是如此,似有情卻無情,像無望卻有望,常有一些猝不及防,不能轉寰的消失、斷絕、或死亡。

  即使世間再無牽掛,心的懸念
  永不停息,它的消失,全是虛空
  人需要是光亮,無數反覆追求
  最後響往不過是一個乾淨明亮地方
  這麼單純這麼孤獨空虛,卻又圓滿。

這些都是我對詩的信念,這麼單純這麼孤獨空虛,卻又圓滿。
——
張錯,〈前序:流散與詠物〉

閱讀資深詩人的作品,雖然經常是較多悼亡、懷舊、衰老的主題,但這何嘗不是人生必經之路。

在這本詩集中,更能感受張錯詩意盎然的表現,無須經營文字,就如同行雲流水般泄出,這樣的詩作還需要什麼評介嗎?恐怕只是蛇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207
詩人托夢
Omens
作者:張錯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6/02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張錯

原名張振翺,客籍惠陽人,澳門出生,香港九龍華仁英文書院中學畢業,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學士,美國楊百翰大學英文系碩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系榮譽正教授(Professor Emeritus),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人文藝術講座教授,曾獲台北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國家文藝獎、中興文藝獎。
張錯為台灣著名學者詩人,著作等身近六十餘種,詩集即達二十一種。多年由文入藝,以文化詮釋視覺藝術,相關著作有《從大漠到中原:蒙古刀的鑑賞》(唐山,2006),《雍容似汝:陶瓷、青銅、繪畫薈萃》(藝術評介,藝術家,2008) ,《瓷心一片》(藝術評論,藝術家,2010) ,《風格定器物》(藝術評論,藝術家,2012) ,《中國風Chinoiserie:貿易風動.千帆東來》(藝術評論,藝術家,2014)。《青銅鑑容:「今昔居」青銅藏鏡鑑賞與文化研究》(英中雙語藝術評論,藝術家,2015),《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 (藝術評論,藝術家,2017),《遠洋外貿瓷》(藝術評論,藝術家,2019),《沉船外貿瓷》(藝術評論,藝術家,2021)。


送你
——揮別李永平

茫茫人海拋起浪頭,一個浪子又過去了
還不包括身邊淹沒了的,無聲無息的
未曾興風作浪的,隨波逐流的
無數南洋仔女,港澳同胞,波濤洶湧
也曾是個風雲時代,群雄逐鹿中原
相逢不必相識,流落天涯親若家人
當年物與類聚,如今物傷其類
夜如何其?夜未央,大樂未央,毋相忘
來日不漫長,長夜有盡時!
青春會老,你轉身匆匆離席,拋下一句:
「夜已不再年輕。」
你就是李,李就是離
原來,人,真的會死!
會病,會衰老,還會不捨
此不捨彼,彼不捨此
彼此均是無奈,從此不再重疊
我欠你一杯咖啡
你欠我半天淡水渡頭。


沉落

失手把時間掉落海
帶著鐘錶一直沉落千噚
一直仍在但要不回來
像想見在或不在的人。

是愛麼?把最愛留給海底
在,仍在最遠最深處想念
寂靜無聲,僅心在跳動
撫觸不到藏在海洋珠寶箱
叫回憶,打開時叫追憶
鎖上時叫遺忘
鑰匙丟掉叫失憶。


蘇州遇馮至十四行

初識馮至十四行於西雅圖
松柏常青之州,四季陰雨連綿
湯姆森大樓地下室東亞圖書館
沈從文魯迅老舍老靈魂長駐徘徊
造就一個遠方博士詩人
後訪啟蒙於京城傾談終日
惺惺相惜,然後揮別。
三十六年後群賢畢集蘇州全季旅舍
慶祝學者詩人榮休,桌上明信片
赫然是『十四行集』卷內十六首
訴說人與自然變化,生命奧祕神奇
化成平原交錯蹊徑
慈祥臉龐依然,溫馨言語
像山坡松樹,濃霧城外飄來。


當我老時

強行把我推入遺忘年齡層
雖不言,總覺爾等不識時務
我拒絕,不希罕
勤讀詩書,舒展拳腳
吃香喝辣,半醉餘生
日落紅霞滿天,夜鷺啼
伏虎羅漢拳改楊家太極
跳躍擒拿化作掤履擠按
長拳截短為太極廿四式
執起單鞭,直撲野馬分鬃
勤練八段錦,一柱擎天
左右彎弓惟顧腰腿胯肩。

家庭醫生花白鬍鬚滿面
微胖海明威般歡喜告知:
「骨質密度特好,如三十許人」
腰椎四、五節軟骨卻勞損殆盡
結交大批專科學者專家:
骨科、骨神經科、泌尿科、復健科
精神科是舊識,尚有針炙拔罐師。

早上開窗晚上關窗
晚上開窗早上關窗
亡友悼文捧讀再三
寡情落日飛快西沉
毫不猶豫說:
「這是啟示錄,旭日東昇
那是命,無生就無死。」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456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