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溫德斯談藝術》
2021/08/13 05:28:52瀏覽402|回應0|推薦10

Excerpt:《溫德斯談藝術》

有些人總是思緒清晰,
也有些人不善思考,
並總是一下子就迷失了線索,
以至於必須重新開始。
我也是這樣的人。
唯有寫作,
能讓我徹底釐清事物。
——
文‧溫德斯,〈我寫故我思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964
書名:溫德斯談藝術:塞尚的畫素與觀看藝術家的眼光
Die Pixel des Paul Cézanne und andere Blicke auf Künstler
作者:文溫德斯
譯者:趙崇任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31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中談及的藝術家包括:
舞蹈——碧娜鮑許;
繪畫——保羅塞尚、愛德華・霍普、安德魯魏斯;
電影——柏格曼、安東尼奧尼、小津安二郎、安東尼曼、道格拉斯瑟克、塞繆爾富勒、曼諾奧利維拉;
攝影——詹姆斯納赫特韋、彼得林德柏格、芭芭拉克雷姆;
時尚——山本耀司。
本書是世界頂尖導演談論重要藝術創作者的心得體會,是大師級創作者對其他大師的私淑心得,不必長篇大論,每篇簡潔扼要的看法,便能擊中創作的核心,讓人捉摸到觀賞藝術的眼光,也開啟了新的視野。

作者簡介
溫德斯 Wim Wenders

一九四五年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後居於柏林。是當代德國重要電影導演,也是德國電影新浪潮導演群裡重要成員。
溫德斯拍過許多電影與紀錄片,並獲頒過許多各國獎項,更多次被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他的重要電影作品有《守門員的焦慮》、《愛麗絲漫遊城市》、《公路之王》、《美國朋友》、《事物的狀態》(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巴黎,德州》(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尋找小津》、《慾望之翼》(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城市時裝速記》、《直到世界末日》、《咫尺天涯》、《里斯本的故事》、《樂士浮生錄》、《百萬大飯店》、《碧娜鮑許》、《薩爾加多的凝視》等,二〇一五年榮獲柏林影展榮譽金熊獎。
除了電影之外,文・溫德斯的興趣和工作還涉及攝影、繪畫、音樂、寫作、出版等多個領域,他在各國有許多攝影作品個展。溫德斯有多本著作出版,包括:攝影集《一次》、電影拍攝日記《和安東尼奧尼一起的時光》、電影論集《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影像邏輯》與《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為》等。溫德斯出版的圖書創作、隨筆與訪談已被翻譯成十六種語言。

Excerpt
美國夢圖集(愛德華霍普)

……
儘管周遭不斷地有新的風格來來去去,霍普仍毅然決然地堅持著自己引人入勝的畫風,連攝影的出現都不是問題。他可以說正是衝著攝影而來的。霍普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自信地認為,唯有畫家能決定畫布上所呈現的事物樣貌。他因此將外在的一切都壓縮到了畫裡頭,並扎扎實實地為畫中的世界鋪了石頭、砌了牆壁、上了柏油,再用玻璃罐封裝起來。他的海景畫近似於雷内馬格利特 (Rene Magritte);他也是一名善於封裝現實的畫家,但手法不同於霍普,他將現實轉換成幻象,對霍普來說沒有什麼是幻象。除此之外,儘管霍普年輕時曾向印象派畫家學習,但之後的創作也不是走這個風格。他不想要溶解視覺印象,相反的他要強化視覺印象:不是流動的盛宴,不,是永恆的確認。對於畫中的靜物,霍普更像是敘述者,而非畫家。他不只捕捉了美國的表面形象,更深掘了美國夢探索了裡頭表面與實際之間極端差距的美國困境。
……


無論裡頭或外頭,在霍普作品中都是同樣不真實的生活空間,並散發出陌生的氛圍。那些窗戶往往都是開啟的,而我喜歡的畫作,通常是沒有什麼其他主題,而只是表現窗洞本身。例如霍普完成於一九六三年與一九五一年的晚期作品〈空房内的陽光〉(Sun in an Empty Room)與〈海邊的房間〉(Rooms by the Sea)

第一幅畫儘管充滿了陽光,但空蕩蕩的房間散發出了毛骨悚然的氛圍。窗外是一片森林;顯然有人被逼瘋了,因此從開啟的窗戶跳了出去。儘管陽光普照,仍照不進那一片漆黑的自殺森林。從喬霍普的日誌可以知道,第二幅畫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躍下之處〉(The Jumping Off Place),原因可從畫中窺知一二,亦即先前有人從敞開的大門跳入海中。大海延伸至房門前,使這間房子看起來就像是蓋在峭壁上,或孤立於海中央。不久之後,遠方的海面上可能會出現一艘船,但因距離實在太遠,便無法及時將跳海的人救起。儘管這幅畫中空蕩蕩的房間也曬進了明亮的午後陽光 (喬於日誌中註記時間是十月初),仍掩飾不了世界的敵意。

第三次觀看(安德魯魏斯)

所有偉大的畫家都會教我們觀看,
即便抽象派畫家也跟寫實主義畫家一樣。
羅斯科 (Mark Rothko1903-1970) 將我們提升到了感官的新階段,
有别於維梅爾 (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博伊斯 (Joseph Beuys1921-1986)
克利 (Paul Klee1879-1940) 與湯伯利 (Edwin Parker "Cy" Twombly Jr.1928-2011)
但就字面意義上來說,
他們的「見解」不能被遺棄。

我莫名地總是會被畫家吸引,
亦即那些在藝術圈不斷地變化中
「實際」存留的畫家
(
我想不到更好的詞了)
例如神秘的巴爾蒂斯 (Balthus)
與著名的貝克曼 (Beckmann)
尤其是那些沉著與堅持的美國畫家。
即使他們的藝術面對了不同的抽象派,
以及來勢洶洶的普普藝術,
看似已被超越。
(
或許因為我認為,
守護舊現實比創造新現實值得敬佩……)
我這裡說的當然是愛德華霍普,
但還有一個畫家,
在美國以外的地方鮮為人知,
甚至常被誤解
亦即安德魯魏斯 (Andrew Wyeth)
……

他最知名的畫作,
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
(
與之相襯的是,
霍普於二十世纪創作的〈夜游者〉﹝Nighthawks﹞。)
或許你對這幅畫作有印象。
前景左侧的一名女子背對著我們,
坐在遼闊的荒原上,
而唯一的建築物,
是遠處斜坡上的兩層樓農舍,
其左側有一座穀倉。
女子與房屋之間充滿了空蕩與貧瘠,
而她的頭髮輕輕地隨風飄逸。
透過草的擺動,
也能感受到同樣的微風,
遍及她面前至房屋的範圍。
有好幾個月的時間,
安德魯魏斯除了這片棕色草原以外,
其他什麼也沒畫。
甚至每枝草莖都看得清清楚楚,
連女子裙裝的材質,
及她的肌膚與頭髮,
都深刻到難以形容。
儘管那是畫出來的,
卻毫不死板。
這呈現出一種
畫家直接與清晰的視角,
種往往只能透過快門呈現在相片上的視角
女子充滿了年輕與朝氣,
彷彿下一刻就會轉過身來。
……

單要欣賞這幅畫,
並無需知道 (儘管我得知真相後幾乎心碎了一地)
克里斯蒂娜事實上半邊癱瘓。
由於她的雙腿無法活動,
若要如同畫中那般,
從一定的距離望向自己的房子,
唯一的方式是一路爬過去,
之後再一路爬回家。
除此之外,
當魏斯畫這幅畫時,
她已經是一名老婦人了。
這幅畫「真實」的模樣當然是虛構的,
而魏斯也只有一次,
透過一扇位於二樓的窗戶,
短暫地看過克里斯蒂娜在屋前爬行的模樣。
然而這個畫面實在太令他印象深刻,
因此他還是以這個角度作了畫。
只可惜,
兩人在克里斯蒂娜年輕時還不相識。
(
當時她還能走路。)

這名女子呈現出了強烈的優美感,
但我們只能看見她的背影,
(
或許會為那纖細的手臂與雙腿感到驚訝)
而面容只能在腦中
(
第一個想法是她相當美麗)
透過姿態所散發出來的內在美進行想像。

魏斯這裡所畫的
是一個短暫與倉卒的瞬間,
但越是看著這幅畫,
感覺畫面越是永恆,
彷彿獨立於時間之外。

我突然想到魏斯的另一張畫作,
是「靜物」,
這能滿足一切想得到的概念定義。
它一方面確實包含了「靜」,
但從時間觀點來看,
又有「穩定」與「不動」的含義,
如此一來「靜」便代表了一種持續
(
例如「我『還是』肚子餓」)
接著是「物」,
這個字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含義,
尤其那個物是從我們的觀點來看,
抑或是畫作本身。
物就像是一個王國,
一切可見的內容都包含在裡頭,
因此它是最珍貴的象限,
(
且無法自我釐清)
與時間巨流中事、地、存在的謎團。
物也同時代表了時間與存有,
如在〈海邊的風〉(Wind from the sea) 這幅一九四七年的畫中,
便充滿了「靜物」的迴響。

能看見的,
只有窗外的景象。
沒錯,
這就是克里斯蒂娜的家。
我們 (就是我們) 從開啟的窗戶望出去,
穿過飄動的窗簾,
看見了空無一人的景象,
與一條蜿蜒至 (推測是位於遠方) 大海的道路。
……

因為如此,
我認為魏斯是了不起的畫家。
人們都忘了視覺的複雜,
並僅將其視為一次觀看的動作
(
許多情況下是無可選擇的)
他教導我們第二次與第三次觀看,
就像是在說:
「請用心感受觀看背後的責任,
並挖掘出裡頭的喜悅。
請為一個人、一件物體、一片風景,
找出其中的價值。
請擺脫以往的視角,
真正地以更永恆、更嚴肅、更歡愉與更多共感,
來觀看與認識世界的光芒。」

對於觀看這件事,
除了畫家以外,
沒有更好的老師了。




保羅塞尚的畫素……(保羅塞尚)

……
當我透過過去的思緒,
試圖沉浸於這幅畫時,
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無法想像
〈聖維克多山〉(La Montagne Sainte-Victoire) 這幅畫,
塞尚究竟是如何創作的。
(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即使已經二十一世紀,
這幅畫的形成,
對我而言仍是一個艱澀的謎團。
材料當然是鉛筆、水彩與紙張,
但這並無法解釋我眼前的畫面。
最令我難以置信的是,
這幅畫同時具備了情感與分析。

……
當時 (甚至現在) 怎麼有人能夠
如此地「拆解」眼前的現象,
之後再將支離破碎的一切重組?

或許我在意的是時間點,
畢竟塞尚之後過了百年,
這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
人們能將極細微的原子 (或像素) 重組。
數位相機就能做到,
無論使用者想不想或願不願意。
我們已經習慣了這一切,
並視之為理所當然。

或許這小幅的〈聖維克多山〉畫作
其令人不可思議的特點是,
透過最新科技能夠輕易達成的成果,
當時首次有人能夠做到,
而且用的還是鉛筆與水彩。
我們為他所做到的威動不已,
因為我們至今仍做不到。

如此一來,
觀賞這幅一九○○年的水彩畫,
可說是一種對於巨大失落的體悟。
(
或是對於歷史的文化適應。)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6636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