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飯澤耕太郎的《與寫真同歡》
2020/10/15 06:09:33瀏覽484|回應0|推薦9
Excerpt:飯澤耕太郎的《與寫真同歡》

要出版這本書之前,我與岩波書店的編輯所思考的是,打算出版一本前所未有的書。在日本雖然有很多與攝影相關書籍的出版,但大部分是關於教人「拍什麼」、「如何拍」的技巧性書籍,或是解說相機等攝影器材的書籍。雖然也有針對攝影史、現代攝影等評論的書,但這類書畢竟門檻很高,對象只能局限在某些範圍內的讀者群而已。針對那些在攝影方面有興趣卻不知從何入門的人,以及那些比起拍攝照片、對閱讀攝影作品集與觀賞攝影展等方面更感興趣的讀者所寫的書籍,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從各種角度來解說「觀賞」、「閱讀」、「拍攝」和「收集」這四個層面,談論享受攝影的樂趣。這樣的一本書,若能在開拓更多新的攝影愛好族群方面有所助益的話,就讓我心滿意足了。
——
飯澤耕太郎,〈致繁體中文版讀者〉

對我來說,拍照如同文字是一種記憶的方式,以至於在生活中總是想要利用手機紀錄一些影像。然而如果能再技術一點或學術一些,其實我也想要一窺「攝影」的堂奧……

倘若諸君有類似我上述這般的癡心妄想,飯澤耕太郎的這本《與寫真同歡》應該是相當適合你閱讀的一本書。

飯澤耕太郎從十九世紀達蓋爾 (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1787-1851) 發明攝影術開始談起,攝影沙龍、攝影展、攝影集,這些與攝影相關的歷史和作品介紹,都能深入淺出、諄諄善誘,比起曾經苦讀的班雅明的《攝影小史》、羅蘭‧巴特的《明室》或是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算是輕鬆許多。

其中,個人覺得蠻有趣的是書裡頭提到了二戰之前一位大阪業餘攝影家安井仲治發表的「寫真家四十八宜」,而附錄精選八本必讀攝影集的簡介,大家更是不容錯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79526
與寫真同歡
作者:飯澤耕太郎
譯者:李鳳新
出版社:田園城市
出版日期:2013/03/13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飯澤耕太郎
1954 
出生於日本宮城縣
1977 
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學科畢業
1984 
筑波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寫真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
日本當代重要攝影評論家,現任日本攝影雜誌《deja-vu 》總編輯。
主要著作有:《增補  都市的視線──日本的攝影1920-1930年代》(平凡社圖書館系列,2005)、《攝影力》(白水社,1989)、《戰後攝影史筆記──攝影表現了甚麼?》(中公新書,1993)、《日本攝影史漫步》(筑摩學藝文庫,1999)、《歡迎蒞臨寫真美術館》(講談社現代新書,1996)、《數位成像──數位會殺了攝影嗎?》(中央公論新社,2004)、《來談談攝影吧》(角川書店,2004)、《日本攝影家系列》(岩波書店,合編,共40冊加別卷一冊,1997-1999)、監修有《彩色版 世界攝影史》(美術出版社,2004)等多本著作。


Excerpt
安井仲治的「寫真家四十八宜」

在我寫下桑德的「格言」時,忽然腦海裡浮現出另一位傑出攝影家的話來,那就是在一九二到一九三年代,在大阪「浪華攝影俱樂部」、「丹平攝影俱樂部」活躍的靈魂人物,安井仲治曾說過的「寫真家四十八宜」。
安井仲治 (Yasui Nakaji, 1903-1942) 雖然是在大阪經營洋紙店的業餘攝影家,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關西地區的攝影界他可是一個領導人物。
……

這位安井仲治在一九四年於「丹平寫真俱樂部」的會報上曾經發表「寫真家四十八宜」。這個以日文五十音為每則起首的「寫真家心得」,直到今天讀來,有很多內容依然鏗鏘有力,充滿新鮮感。我們把這「寫真家四十八宜」的全文抄錄在這裡:

1
跌到谷底就會變好,曰宜
2
不欽佩不好之物,曰宜
3
靈感乍現便拍,曰宜
4
微微一笑的自信,曰宜
5
善用自身的長處,曰宜
6
拙於巧、巧於拙,何者宜
7
不能無法拍的東西就不拍,曰宜
8
痛徹心扉的批評,曰宜
9
即便紙上談兵有時也,曰宜
10
塗佈的藥劑是感光乳劑,在物質艱困時期絕不浪費,曰宜
11
雖物以類聚但決卻不抄襲,曰宜
12
被捧時稍微陶醉一下,曰宜
13
一直研究到徹底了解為止,曰宜
14
不為相機品牌而自鳴得意,曰宜
15
也能夜裡拍攝的軟片,曰宜
16
人皆可為之事不為,曰宜
17
即便是例會也要認真參與,曰宜
18
帶點含蓄而有內容的作品,曰宜
19
相機經常不離身,曰宜
20
熱衷、鍥而不捨,曰最宜
21
夏天從暗房走出時,曰宜
22
即便輕輕鬆鬆做出來,只要是好東西,曰宜
23
即便克服萬難才做出來,只要是好東西,曰宜
24
領略到「肯定能夠拍出來」的竅門,曰宜
25
自認井底之蛙而不自大,曰宜
26
讓沖昏頭的寫真家冷靜下來,曰宜
27
再多一些女寫真家,曰宜
28
明白脖子上掛的相機不是裝模作樣,曰宜
29
想放棄的人就讓他放棄,曰宜
30
再差勁仍不屈不撓的人,曰宜
31
絕不輕忽,曰宜
32
軟片供應充裕,曰宜
33
認定僅此一途可走,曰宜
34
周日養精蓄銳,曰宜
35
要有適度的勁敵,曰宜
36
不因業餘而隨便,曰宜
37
喚醒那些還不清醒的人,曰宜
38
向討厭的作品學習,曰宜
39
有夢想的作家大大地,曰宜
40
眼光挑剔的人越多,曰宜
41
(底片)水洗要細心地,曰宜
42
不怕失敗重來,曰宜
43
對有緣的模特兒動作要細膩,曰宜
44
《光》這部攝影集銷路好,曰宜
45
差一點就被推薦,雖可惜亦,曰宜
46
哪怕只是偶爾,被誇讚,曰宜
47
不會輕易驕傲自滿,曰宜
48
明天的作品會比今天的更好,曰宜

當成座右銘

如何?不論是哪一則「心得」,都是讓人讀來心有戚戚焉的內容。這些心得以很貼切的形式將安井仲治這位攝影家的睿智、經驗嶄露無遺。的確,也有「塗佈的藥劑是感光乳劑,在物質艱困時期絕不浪費,曰宜」,或者像「軟片供應充裕,曰宜」這一類,讓人感受到處於戰爭時期的時代感。而「《光》這部攝影集銷路好」這句話,指的是收錄了安井仲治所屬的「丹平寫真俱樂部」會員們的作品,在一九四年發行的攝影集《光》。不過,這些心得要領大部分的內容都讓人覺得,即使到現在讀來依然很貼切。

「也能夜裡拍攝的軟片,曰宜」、「再多一些女寫真家,曰宜」、「喚醒那些還不清醒的人,曰宜」。當我們讀到這些話時,會感覺到原來安井仲治已經以他驚人的先見之明,預言了當今攝影該有的做法和方向。而在最後一則「明天的作品比今天的更好」,他表達了積極寄託於攝影未來的看法,只要一想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裡,攝影家們幾乎無法自由創作的艱難狀況,不禁讓人對於他樂觀積極的態度而感動萬分。
……


〈必讀攝影集——精選八本最佳導讀書〉

威廉‧塔伯特的《自然的鉛筆》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 , The Pencil of Nature, 1844-46


這本是世界最早的攝影集。雖然英國女性攝影研究者安娜‧阿特琴在一八四三年出版了《英國的藻類——氯版印象》,但是那只在私人小圈子裡流通,是為了興趣而做出來的手工攝影集罷了。因此,這本真正以大眾為對象出版的《自然的鉛筆》才算是史上第一本攝影集。
……

從影響現代攝影的這層意含上來說,若是所有的攝影家們都應該回到某個原點,那麼我們可以說,所有的攝影家們都有意識以這本攝影集作為回歸的原點。例如東松照明在一九七五年發行的《太陽的鉛筆》(每日新聞社出版),從這本攝影集的書名就可以感覺到是向《自然的鉛筆》致敬的題名。在以一九七三到一九七四年之間停留在沖繩及隨後前往東南亞旅行為主題的系列作品裡,對東松照明來說,就是「回歸原點」的嘗試。


桑德《時代的臉孔》
August Sander, Antlitz der Zeit, 1929.


二十世紀代表性的肖像攝影集。或者更應該說這是一本通過人像——即通過人類的臉孔與姿勢意圖將時代的整體構築起來,極具抱負、野心同時也是不可能任務的紀念碑式攝影集。
……

桑德所投入的志業是現代所有人像攝影的原型。以後面章節會提到的黛安‧阿勃絲 (Diana Arbus, 1923-1971) 為首執著專注在人像領域的攝影家們,幾乎或多或少都受到桑德的影響啟發。可以說,桑德直面無諱的描寫,以及精微細膩的觀察力,是人像攝影家們的榜樣。


威廉‧克萊因的《紐約》
William Klein, New York, 1956.


這本書既是威廉‧克萊因的初試啼聲之作,同時也是都市抓拍的先驅,直到現在都以這種形式風格持續帶給人們強而有力的印象。這本書正式的書名是:Life is Good & Good for You in New York (《紐約的生活對你有利》),《紐約》(NEW YORK)則是一般對它的通稱。
……

克萊因在這本《紐約》一舉成名後,陸續出版了《羅馬》(Rome, 1958)、《莫斯科》(Moscow, 1964)、《東京》(Tokyo, 1964) 這個「都市四部作」系列。隨著後出轉精的熟練,也更講究抓拍的技巧,當成攝影集來出版的完成度也更上一層樓了。然而,不禁讓人覺得,這幾本攝影集當中,最初的《紐約》裡面那種絕命關頭與千鈞一變的瞬間急遽迸發出的激烈能量,還是表現得最精湛、最具魅力。此外,一九九五年他出版了一本標題為《紐約 1954-1955(New York, 1954-1955, Marval) 的攝影集,不過,裝禎和編排都與最初的版本截然不同,是另外再編輯的版本。


羅伯‧法蘭克《美國人》
Robert Frank, The Americans, 1959.

這本書與克萊因的《紐約》同時並列為現代攝影起點之重要攝影集。就影響力之鉅而言,兩本書可說是雙璧相輝映。
……

《美國人》裡的抓拍風格,在當初並沒有獲得什麼好的評價,卻深入到比他同時代還年輕一輩的攝影家們心裡,給予他們關鍵性的影響。抓拍,並非卡堤耶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流的「決定性的瞬間」,反而是在與事件最飽和、達到頂點的瞬間稍微有間隔的時刻按下快門,這樣的抓拍,讓人感覺呼吸輕飄飄地,就像是漂浮在空氣中一般,餘韻蕩漾,並且充分運用營造出不安定感、空無一物的留白構圖,在一九六年代以後有許多的追隨者。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人》這本書,恐怕就沒有李‧佛瑞蘭德 (Lee Friedlander, 1934-)、蓋瑞‧維諾格蘭 (Garry Winogrand, 1928-1984)、丹尼‧萊昂 (Danny Lyon, 1942-) 以及賴瑞‧克拉克 (Larry Clark, 1943-) 等人那樣的攝影創作了吧。


梵德‧埃思肯的《塞納河左岸之戀》
Ed Van Der Elsken, Liebe in Saint Germain des Prés, 1956.


攝影敘事故事的傑作。青春的歡樂、痛苦和傷悲滿盈,漫溢於整本書裡,將每一位觀賞者引領進入那個誰都熟稔的戀愛故事裡。

出身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德‧埃思肯,在一九五年幾乎身無分文地來到巴黎。當時他住在許多年輕學子和未來藝術家等明日之星眾集的塞納河左岸的聖日耳雙德佩 (Saint-Germain-des-Prés) 區附近,並且開始拍攝在那一帶所遇到的特立獨行的朋友們。就在紐約現代美術館攝影類主任愛德華‧史泰欽肯的建議之下,他將累積拍攝下來的作品匯集出書,於一九五六年同時在荷蘭、英國和德國發行出版《塞納河左岸之戀》。


黛安‧阿勃絲《黛安‧阿勃絲》
Diane Arbus, Diane Arbus, 1972.


一九七一年自殺的美國女攝影家黛安‧阿勃絲的作品集。這本是一九七二年以紐約現代美術館為展覽第一站,在美國全國展開遺作紀念巡迴展所發行的展覽圖錄。

阿勃絲最初是與丈夫亞蘭‧阿勃絲 (Allan Arbus, 1918-) 搭檔合作,從時裝攝影師起家的。一九五六年,她去上女攝影家李塞特‧瑪朵 (Lisette Model, 1901-1983) 的攝影工坊講座,瑪朵以勁道十足的抓拍著稱,這個機緣使阿勃絲開始將鏡頭轉向被美國社會摒除的邊緣人,尤其是「畸形人」(freak) 的題材。

在她的鏡頭下,膨脹的是她深切寄託的渴望。她認為「愈特殊、愈有個性,那麼那張攝影裡就愈有普遍性。」於是藉由拍攝怪異奇特的人,冀望能解除她打從少女時代以來就深深困擾她的非現實感。同時,那些攝影也是以肉搏的方式逼近人類這種充滿謎團的存在之既乖張、古怪而沉痛哀淒的紀實圖像。


思坦利‧伯恩斯編輯的《睡美人;美國的紀念照》
Ed. Stanley B. Burns, Sleeping Beauty, Memorial Photography in America, 1990.

攝影集並非僅限於攝影家的作品為內容的而已,先特定某個主題來蒐集攝影作品,再將之編輯成冊的攝影集也出版過很多。《睡美人;美國的紀念照》,可以說就是箇中的翹楚。這本攝影集在內容上精彩饒富趣味,而且在「編輯」方面也相當具有創意,可以仔細地欣賞領略。

攝影術從草創期以來,就拍攝了許許多多以死者為對象的紀念照。尤其是在天主教國家,父母親請來攝影師為剛過世的嬰兄或小孩拍攝照片的習慣,深入且遍佈於各地。這本攝影集是以自一八四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為止,拍攝於美國的「死者紀念照」(Post-mortem photography) 大觀。誠如書名《睡美人》所顯示的,有許多照片理的人物看起來彷彿只是安詳地沉睡著,其實那些氣氛是經過攝影師們修飾過的結果。

收藏這些攝影的人,是紐約的眼科醫師思坦利‧伯恩斯 (Stanley B. Burns) 。他是世界最大的醫學攝影收藏家,收藏的總數量超過五十萬張。《睡美人》就是從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七十六張名作。二○○二年又追加了一百三十四張照片,以《睡美人 2》出版發行。


威廉‧伊果史東《威廉‧伊果史東導覽》
William Eggleston, William Eggleston’s Guide, 1976.


《威廉‧伊果史東導覽》是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辦真正以彩色攝影為內容的最初展覽會,而這本書就是該展覽會的圖錄。在此之前,由於彩色攝影可能褪色的問題,彩色攝影展就從來沒有被書廊和美術館考慮在內。彩色攝影主要還是做為配合雜誌文章紀事的插圖而已,或是運用在廣告的世界裡罷了。

威廉‧伊果史東 (William Eggleston, 1939-),是第一位為了使彩色負片沖洗出來的照片能夠以「因為帶有顏色而存在的世界本身」(出自策展人約翰‧札可夫斯基之口) 的原貌固定下來而使用彩色攝影的攝影家。他作品裡展現出並非特別強調色彩的韻味,而是直接描繪現實原色的攝影風格,引起許多攝影家們的共鳴迥響。由於這場展覽帶來的契機,日後被歸納在「新色彩」(New Color) 領域的攝影家們,因此一舉躍上攝影的舞台。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5080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