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布魯諾·舒爾茨書信選
2014/07/03 21:36:22瀏覽93|回應0|推薦6

Excerpt:布魯諾·舒爾茨書信選

這是一個幾乎無法用語言複述的世界,一個此前從未有人展現過的奇觀。
這裡時空錯落扭曲,幻象層出不窮,處處流淌著隱喻與夢魘,神秘、幽暗、怪誕、栩栩如生、富麗堂皇、驕奢靡逸、匪夷所思……這裡是單純與繁複的迷宮,詭異與天真的花園,夢想與神話的源泉,充滿了數學的精準和音樂的律動,步步為營的詩意美不勝收,令人窒息。
舒爾茨筆下的世界根植於人類潛意識深處,根植於原始的尚未成形的宇宙,因此充滿流動不居的無限可能—— “每一頁紙上都有生活在爆發”(大衛格羅斯曼語)。同時,這個世界凝結了難以啟齒的辛澀與羞恥,使卑微之物發出閃光,向著平庸、固化、死寂的現實和歷史開戰。這個世界可以感知,卻無從捕捉。當它如巨大的星團朝我們豁然敞開時我們感到由衷的眩暈、驚奇,卻不知如何命名和處置。在偉大而縝密的美面前,讀者不得不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宛如回到了懵懂而滿懷憧憬的童年。是的,只有回到人類童年,才能深入這個魔鏡與萬花筒的世界。
——瓦當,尋找布魯諾舒爾茨 (代序)

雖然,這本書信選的文字不若《鱷魚街》或《用沙漏做招牌的療養院》這兩本小說集那樣迷人,似乎總是欠缺了夏夜晚風一般心曠神怡的舒適感,但靜心觀察還是偶見理性思維的精采火花。
在此摘要分享以下兩封書信的部分內容給大家欣賞。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069033
與撒旦的約定:布魯諾·舒爾茨書信選
作者: ()舒爾茨
出版社:天津楊柳青畫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語言:簡體中文

布魯諾·舒爾茨被視為與普魯斯特和卡夫卡比肩的波蘭文學大師。他不但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卓越的畫家,在歐洲超現實主義美術和電影領域有着重要的影響。

自《鱷魚街》在中國出版以來,舒爾茨及其作品在中國有了眾多的愛好者。本書是布魯諾舒爾茨生前與自己的朋友、情人以及眾多藝術家的書信集,其中涉及貢布羅維奇、維特凱維奇等眾多歐洲藝術大家,是研究舒爾茨藝術生涯及生平活動的珍貴資料。


Excerpt
致維托爾德貢布羅維奇

……

其實,你的內心世界也驚奇地注意到,儘管這一切違背你的意願,但你還是贊同那些人對你的迎合,儘管那些都是你陌生的和你所鄙視的。你認為你所具有的那種力量,其實是你天生的弱點。親愛的維托爾德,你喜歡烏合之眾對你虛偽的贊揚,烏合之眾的話語阻止了你心智的發展,迫使你高興地為此歡呼雀躍。這是動物的反應,讓我們不會明智地思考,失去理智,使我們的頭腦變得衰老和庸俗。我們的頭腦只能侷限在那種古老的邏輯和返祖的邏輯中思考。你的那種幽默與下等人的感覺相吻合,這種幽默與你的默契是黑暗的和難於言喻的,就像受過訓練的熊一聽到吉普賽人吹笛子,就會自動站起來一樣。

……

無疑這種閃爍不定的矛盾情緒我個人生活的兩面性,到底是注重醫生夫人美麗動人的臀部還是她的智慧,讓人猶豫徘徊,促使人們做出一種哲學的解釋和畫 出形而上的景象。我認為,這就像我們能適時地抓住人類靈魂的矛盾,就像我們感受到了形而上的生活實質。
我不喜歡把事情簡單化,直到心理學能把這些問題解釋清楚,我建議接受這種解釋,存在於我們意識形態之中的性別,與我們的智力都從屬於另一種發展形態。總的來說,我認為,人們的心理狀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並不是一致的。人們的心理矛盾可以解釋為與許多不同大腦系統的互為共存和交叉。這就是我們思維的多層次和多樣性的來源。

……

但是生物的主導力量就是思想,是研究,是創作的發明。我們才是戰鬥著的生物,發展著的生物,我們才是真正的生命力。
你別笑!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對我們生命的評價非常低,這讓我心痛。你把我們的生命與住在維爾查大街的醫生夫人的生命相比,你認為,只有醫生夫人的生命才是現實的,才是紮根於大地的。當我們在雲下飄忽不定之時,在苦惱的壓力之下仍然幻想著什麼的時候,我們還在搞那些無人需要的創作。維托爾德,煩惱,對我們來說是愉快的事情!我們高貴的苦行生涯就是優美的事物。苦行生活和煩惱不允許我們去享受那種奢靡酒宴生活。我們的品味是不能被收買的,我們的品味是一道的未知美味菜肴
請允許我最後再說兩句話,我想在哪兒與你見面,你的位置應該在哪裡,你的任務是什麼。你是一位偉大的人文學者。你的病態的自相矛盾到底是什麼?那不就是對普遍性的思念,在新的領域賦予人性的教化,剝奪區域性的狹隘思想,把它們合併成一個偉大的統一體嗎?我不知道你怎麼能做到這一切,但是我認為,這是你所能做的事情的積極意義,你迄今為止的所有活動就像是趕走一切鳥類,把動物變成半人化的物種,以便獵人打中。


致斯坦尼斯瓦夫伊格納齊維特凱維奇

……

不知道為什麼孩童時代的畫會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影響。這些孩童時代畫的線條以一種化學形式的反應給人開創了對世界的印象,除了上述這些畫面,我心中還有一幅畫,那就是父親懷抱孩子在漆黑的夜晚與黑暗對話。父親把懷中的孩子抱得很緊,想保護他,讓他遠離塵世,可這個外在的世界卻對孩子在說什麼,而對孩子來說,父親的懷抱是透明的,不能讓他真的與世隔絕。夜晚還是來到了這個在父親懷抱中的孩子,儘管父親在對孩子喃喃地說著安慰的話,但是孩子還是聽到了夜晚可怕的話語。孩子覺得很累,他命中注定當該如此,於是他想掙脫開父親的懷抱,準備回答夜晚的可怕的審問,因為他知道,他無法擺脫這可怕夜晚的纏繞。
每個人都會在他生命之始遇到影響他一生的事情,就像我在八歲時完全接受了歌德提出的形而上學的世俗論。儘管我的德語不好,但我還是懂了他的意思,當媽媽給我讀看了這段故事的時候我被深深地震動了,那時我流下了眼淚。
這些畫面構成了我生活的內容並構成了我精神的資本,這實際上早就在我們大腦中形成,只不過我們並沒有完全意識到而已。我認為,我的整個下半生都會受到這些影響,去有意識地不斷理解孩童時代給我們留下的畫面,理解整個畫面的內容,盡最大的努力用我們的智慧去解讀這些畫面。其實這些畫面總是會縈繞在我們心中,這就構成了每個藝術家創作的侷限。藝術家的創作都是從自己的潛意識中獲得這些靈感而演繹來的。但後來他們就不會再有什麼新的發現,他們只想學會怎麼更好地去理解在孩童時代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秘密。他們的創作只是對自己孩童時代留下的印象的詮釋。當然藝術是無法解開這些秘密的,這些秘密終究是不會被揭開的。人的大腦中的謎團是最不容易被揭示的。相反,人大腦中的謎團會越來越亂。但人們又總是想辦法竭力用一切手段解開這些謎團,希望在謎團中找到頭緒,找到終結,這一切就構成了藝術
有人問我,在我的繪畫中是否包括我文字中描寫的那些內容,回答是肯定的。實際上這表現的是同樣的現實,只是手段不同罷了。所用的材料和技術只是作為一種表現方式的選擇。只是繪畫所能表現的內容比文字表現的內容更有侷限性。所以,我認為,在文學中我能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得更清楚一些。
有人問我,我是否能以哲學的方式解讀自己的《肉桂舖子》這一作品,我覺得最好還是對此不做任何評價為好。我認為,通過藝術作品去解讀現實,那就等於揭開了作家的面具,這就只能是遊戲的終結,那作品就毫無價值,就沒有什麼意義可言了藝術不應該成為神秘莫測的、暗藏的鑰匙,而哲學正是為了揭開人們的迷惑。但它們之間有比這更深層次的差別。在藝術創作中的臍帶是不能被剪斷的,因為它是連接整個外部世界的重要紐帶,在那裡血液還在秘密地循環著,末梢神經的血液循環在夜裡又會產生新鮮血液:所以藝術創作是離不開與外部世界的聯繫的。因此,哲學對藝術的解釋,是解開一切謎團的最具體的解剖製劑。我自己也感到很好奇,在《肉桂舖子》的東拉西扯中秉承的哲學信念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試圖描述現實。
這可能就是要從《肉桂舖子》中找到對現實的解釋,而不是對現實的推理。

……

但是我說不清楚這種對現實普遍失望的意義何在。我只能說,如果對現實的普遍失望不能在某種空間 (維度) 得到補償的話,那麼,現實就會令人無法忍受。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缺憾的現實中獲得一種滿足,我們甚至會對現實的毀滅很感興趣。
有人說這本書有破壞性的傾向。從某些價值觀上來說,有可能是這樣。但是藝術總是在深刻的非道德價值觀中運作,道德的價值只有在創作中才可以發現
藝術作為對生活不由自主的表現是對道德倫理觀的挑戰,而不是相反。如果藝術只要表達墨守成規的東西,那就不需要藝術了。藝術應該去探索不為人知的領域。藝術家就是負責記錄在能產生價值的範圍內的儀器。
破壞性?但是,事實上是,這本書的內容本身就是藝術發明,就意味著我們都認可這本書的內容,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的信念就展現了這本書的內容
《肉桂舖子》屬於哪類小說?怎樣給它下定義?我認為《肉桂舖子》是一本自傳性的小說。這倒不是因為它以第一人稱寫成,而是能在這本書中看到某些事件和作者孩童時代的經歷。這些事件和孩童時代的經歷就是作者的自傳或者說是作者心靈的發展,Geneaologia Kat’ Exoche (家譜)展示的是作者個性的發展,展示心理歷程的形成,直至發展到神話的地步,甚至到了精神錯亂的地步。我一直覺得,個體的精神根源,如果我們去探索它們來自何方,它們就會消失在神秘的森林之中。這就到了一切的邊緣,人們的大腦就不可能再觸及到什麼。

……

在某種意義上這些歷史又是真實的,能代表我的生活方式,代表我個人的命運。我的命運中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內心深處的孤獨,脫離日常生活,與世隔絕。
這種孤獨就是一種化學試劑引導現實發酵,使物種和顏色沉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4745746